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性朋友注意 名醫太太死於乳癌
2013/11/12 00:00:19瀏覽98204|回應11|推薦319

國內權威醫生的妻子年年乳房檢查卻因為乳癌過世,得年五十二歲。醫生妻子每年固定做乳房檢查,發現時卻已是晚期,讓身為醫學院教授的先生很沮喪。

亡者先生是醫學院教授,曾任台大教授,專長為遺傳學、產前診斷、分子生物學等,與前衛生署長侯勝茂、葉金川、林芳郁是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他在書上懷念亡妻,透露「這是我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名醫的妻子在九十一年發現乳癌,當時五十一歲,之前的三年都在和信醫院做乳房檢查,發現乳癌那年也有做,醫師都沒發現乳房有異狀。

九十一年的某一天,太太摸到乳房有硬塊,到和信找專長乳癌的醫師求診,醫師卻說正常,他跟太太也接受醫師的說法。三個月後,他感覺不對勁,帶太太到台大醫院就診,乳房超音波發現太太的乳癌「很明顯」,已有五到六公分,屬第三期的晚期乳癌。

「我跟太太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兩個人不知道抱頭痛哭多少次!」身為醫師,沒有辦法救太太,醫生感到沮喪。太太本身也是台大護理系畢業,曾在台大當過護士,也在台大護理系任教過。

「在台大確定診斷是晚期乳癌後,太太跟我就做最壞打算!」名醫說,有人介紹偏方給他們,他們沒有去用,都在台大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先開刀清除乳癌,然後化學治療,也使用標靶治療藥物,當乳癌轉移到肝臟之後,也接受手術清除並使用酒精注射治療。

名醫以喪妻的切膚之痛建議婦女,不要只信任一位醫師的說法,感覺身體有異狀,醫師卻說正常時,應該儘快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

名醫也呼籲,發現乳癌的女性應勇於面對事實,接受正規治療,不要因為少數成功的例外,就去使用偏方延誤病情。

名醫說,他跟太太原預定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後,要出國旅遊,沒想到臨行前太太突然嚴重黃疸,檢查發現乳癌已經轉移到肝臟淋巴結,阻塞總膽管膽汁無法排出引發嚴重黃疸。醫師建議開刀引流,但太太跟他決定不開刀。

名醫說,太太當時的症狀已代表全身都有乳癌的轉移,即使開刀引流,對乳癌的病情也無濟於事,太太跟他決定放棄開刀,自然安詳地離開人世。

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前,名醫的太太去世。至今名醫的房間仍放著太太的雕像,追思愛妻,身為名醫卻無法救太太,他也只能長嘆。

所以女性朋友請注意某些乳癌不是定期篩檢就可發現,有可能是篩檢時只有做乳房X光攝影,沒有做超音波,因此未能早期發現乳癌。但某些乳癌也不是超音波就能發現,例如某些腺管癌的病程進展很快,不易透過超音波早期篩檢出來。

婦女應該每年做乳房篩檢,去年做沒有問題,不代表今年沒有問題,婦女每年乳癌篩檢,X光攝影與超音波都做是最好的,但限於健保制度,通常都只能先做一項,有發現異狀,再做另一項。

目前篩檢乳癌最好的工具是乳房X光攝影和超音波檢查,但兩者只能找出九成患者,臨床上有百分之五到十的癌細胞生長迅速,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X光攝影沒有問題,但超音波發現乳房組織有問題,之後的篩檢就以超音波為主;若X光發現乳房的鈣化點,超音波沒有發現問題,往後的篩檢可以X光為主。

台灣婦女的乳房較緻密,脂肪較少,X光攝影可穿透脂肪,但無法穿透與腫瘤類似的緻密乳房組織,區辨不出某些腫瘤,X光偵測不出約一成五到兩成的乳癌。

一位患者手術,她三個月前在南部某醫院接受過乳房MRI檢查,當時一切正常,回家後卻老覺得乳房摸起來有硬塊,忍不住再到三總檢查,卻被診斷出乳癌第二期,立即接受手術。患者對前一位醫師非常不滿,要不是自己夠警覺,就要被耽誤了。

這種狀況有時不能怪醫師。乳房診斷與醫師經驗、影像判讀都有很大關係,但臨床上有百分之五至十的乳癌細胞進展迅速,在短時間就長大,另外腫瘤雖然通常有外觀不規則等特徵,但並非所有腫瘤都如此「猙獰」,有些外觀平滑,很像腺瘤或纖維囊腫,影響判讀。

X光攝影可以看到乳腺組織的微小鈣化,藉此找出許多零期的乳癌,可偵測的最小乳癌組織約在零點五公分到一公分之間,但偵測不出組織比較緻密的小葉癌。

若X光攝影照出一片白白的,代表乳房組織中的脂肪少,無法被穿透,這種緻密的乳房組織可能必須另用超音波篩檢,以免遺漏潛藏在緻密乳房組織中的腫瘤。不過,超音波篩檢的不確定率較高,能否篩出,醫師的經驗有很大差異。

磁振造影適不適合用來篩檢乳癌?

最好的方式還是跟乳房專科醫師討論,視每個人的情況決定究竟該用X光、超音波,或要加上磁振造影(乳房MRI檢查)。

若做為社區篩檢,磁振造影的效益無法獲得支持,且偽陽性比其他篩檢方式高,較易出現「假警報」,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追蹤,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有問題。

衛生署資料顯示,九十四年女性乳癌死亡數為一千四百卅九人,每十萬人死亡率為百分之十點八。

國民健康局指出,女性發生乳癌的年齡高峰在四十五歲至五十五歲間。

國健局原本打算進行乳癌磁振造影試辦計畫,希望徵求高危險族群,也就是家族裡有媽媽、姊妹或女兒,其中兩者曾經罹患過乳癌者,進行磁振造影的篩檢,但是公開招標時並未通過。

目前進行的研究計畫是針對四十到四十九歲女性,以一年X光、一年超音波的交替篩檢效益評估。

東方停經前女性的乳房比較緻密,乳腺也較多,X光穿透力較差,對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準確也較差,而超音波雖是很好的診斷工具,卻尚無文獻證明在大規模乳癌篩檢上的適用性,國健局才會委託五年研究計畫做為未來政策參考,現仍進行中。

乳房MRI(磁振造影)檢查,要價不菲,費用約萬餘元,到底需不需要?

乳房MRI的敏感度高逾百分之九十八,除非是高危險群,否則不建議以MRI做為初級乳癌篩檢工具。

MRI敏感度很高,針對已經成形的腫瘤,診斷率高於乳房超音波檢查和乳房X光攝影,但必須「腫瘤要長到夠大才行」,對早期診斷,有其限制。

MRI用於乳房檢查,建議對象包括高危險群,例如母親或姊妹曾患乳癌、曾一側乳房得過乳癌、乳房組織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患有卵巢或子宮內膜癌患者、及帶有基因突變者。

由於MRI非常敏感,好處是一點點蛛絲馬跡都不會錯過,但缺點是非腫瘤組織也會被發現,需要進一步解讀。若配合可動態顯影的磁振造影,打入顯影劑後觀察組織血管性質、腫塊顯影特性等,可提高判定良惡性正確性。

磁振造影可補X光與超音波篩檢不足,台大乳房醫學中心就曾發現一名病人,醫師觸診感覺有異狀,但X光、超音波檢查都看不到乳癌,使用磁振造影才發現這名病人是罹患難以診斷的小葉癌。

30歲以上 每月一次自我檢查

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的乳癌會有無痛的乳房腫塊,乳癌的其他症狀還有腋下淋巴結腫大、乳頭凹陷、乳頭異常分泌、皮膚橘皮化、皮膚下陷,少部分人有疼痛的乳房腫塊或腫塊潰瘍。

醫師建議,卅歲以上婦女應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檢查,發現有異狀,立即求醫。國健局建議,女性每月自我乳房檢查,卅五歲以上女性,每年由專科醫師檢查一次;五十至六十九歲婦女,政府補助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

紅肉增加乳癌率 一天1.5個漢堡風險倍增

根據哈佛醫學院一項大規模研究指出,經常吃紅肉的年輕婦女,罹患乳癌機率會較高。這項研究調查超過9萬名婦女,發現203040多歲的婦女紅肉吃得越多,在未來12年內因為荷爾蒙誘發的乳癌機率就越大,其中吃最多紅肉者,罹病機率近乎不常吃者的兩倍。

這項發表在「內科醫學檔案」期刊上的報告,是第一次檢視停經前婦女食用紅肉與乳癌間關係的研究,也是第一次檢視有關乳癌類型的研究。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9萬零659位年紀在2646歲之間的女性,這些婦女都是參與一項有關婦女長期健康問題的「護士健康研究二」的計畫,因此能夠每4年提供飲食的詳細資訊。

當研究人員分析從19912003年的資料後發現,整體而言食用紅肉與罹患乳癌風險增加之間並沒有關聯。但是當他們進一步檢視罹患乳癌的512名婦女的乳癌類型時,卻發現由雌激素和黃體素誘發而來的乳癌,的確與食用紅肉有關。

食用紅肉的數量與罹患乳癌風險大小成正比。一天吃超過1.5餐份牛肉、羊肉或豬肉者,罹患乳癌機率是那些一周吃3餐份或更少者的將近兩倍。這裏的一餐份大約是等於一個漢堡或一條熱狗。

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證食用紅肉與誘發乳癌關聯性及其可能的原因,但領導該項研究的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周雲容(Eunyoung Cho,音譯)說,這項發現提供了又一個減少食用紅肉的理由。醫界已知經常食用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險。

其他的研究人員則說,這項發現可能可以提供婦女一個減少自己罹患乳癌的機會。全美國每年約有213千人罹患乳癌,並奪走近41千人的生命,這使乳癌成為美國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婦女罹癌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研究人員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紅肉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但是過去的研究曾經指出幾個可能的原因:料理紅肉時使用的食材可能會致癌,肉中的天然物質可能會模仿荷爾蒙的行為,或者是農民餵食牛隻使用時加入的生長荷爾蒙可能誘發乳癌

研究人員早就懷疑乳癌與食用紅肉之間可能有關聯,但是很少有研究去探索這個問題。之前一些大型研究沒有發現兩者間擁有關聯性,不過,這些研究都是把焦點放在年長婦女身上,而且沒有區別乳癌的類型。

夜貓族 乳癌危險群

近年來,褪黑激素的功能一直被熱烈討論,特別是生活緊張的資訊時代裡,人的生活規律起了很多變化。

根據諸多學者研究,每個人在一天24小時裡有其固定生理時鐘,日夜循環,周而復如,形成一定的生活型態,而其運作受制於腦部中的下視丘,而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其分泌量也隨著日夜的循環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白天日光照射下,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而晚上入睡後,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則增加。

至於其真正功能及松果體和下視丘間的關係仍不甚了解,褪黑激素一般認為與免疫有關,如果常有時差,或有失眠狀況,則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可能相對減少。

近年來,有很多研究指出,夜間工作而不能正常睡覺者,血液中的褪黑激素含量較少,而乳癌甚至其他癌症的發生率較高,特別是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員最為明顯。另外其他夜間工作的女性也有同樣情形。

今年七月份在美國極具知名的醫學期刊《美國國家癌症期刊》報導,人體體內褪黑激素的含量可以利用尿液檢測,而且頗為客觀,薛漢美爾博士指出,褪黑激素由松果體分泌,而後分佈於體內血液中,最後的代謝物由尿液排出。

薛漢美爾博士認為,測量每天晨起尿液中褪黑激素的代謝物(aMT6s)最能反應一天24小時血中的褪黑激素含量,從其研究中共收集192乳癌病人和384位控制組的正常女性做比較,結果證實乳癌患者晨尿的褪黑激素代謝物確實比正常女性較低。

根據此結果,證實祇要褪黑激素的量較低,則罹患乳癌的機會就增加,所以如果能提高體內的褪黑激素,應可減少乳癌的發生,所以祇要能夠作息正常,而且有規律睡眠,不要熬夜或晝夜顛倒,應該是所有女性朋友最佳的生活方式。

肥胖致乳癌

肥胖對健康真的多害無益!脂肪細胞分泌某種細胞激素的生物訊息傳遞路徑,既促進癌細胞生長(例如乳腺癌),又會導致糖尿病;不過,如能鎖定這條路徑,即可發展出同時治療乳腺癌及預防肥胖的標靶藥物。

據統計,民國91年女性乳癌佔全部惡性腫瘤案數約8.38%,死亡人數約3.5%,為女性十大死因中的第四位;發病年齡集中在4055歲,較國外的年齡年1015歲。學界認為,國內乳癌在分子生物標記治療方面,腳步較國外落後。

脂肪細胞裡某種細胞激素的單一訊息傳遞路徑,一方面會促進腫瘤新血管生長,以提供腫瘤增生所需的養份;另一方面會抑制胰島素的訊息傳遞,減少葡萄糖被細胞吸收,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加,進而引起糖尿病。

在治療方面,目前已知血管內皮抑制素(endostatin)具有阻斷新生血管的功能,而常用於癌細胞自殺基因療法的自殺基因cytosine deaminaseCD),則可製造出一種酵素,將不具毒性的化學物5-fluorouracil,轉化成具有毒殺癌細胞的化療藥物。

抗新生血管抑制癌細胞的原理,與癌症標靶治療相結合,發展出具有協同作用的抗癌新藥物endo-CD

至於目前的癌症標靶藥物中,多半是抑制癌細胞膜表面生物訊息傳遞,避免癌細胞藉機繁殖,但是部分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療效不彰;細胞核內也有傳導訊息的功能,有助於找尋新的腫瘤診斷標記及抗癌藥物新標靶,被視為重大的發現。

日前衛生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仍連續位居十大死因之首,腫瘤的發生與環境、遺傳有關,可是如果長期吃進了致癌物質,也會引發癌症。

75%~80%的腫瘤是環境因素引起的。在內、外環境因素作用於遺傳物質之前,多數有害因素會受到體內防護系統的抵抗或修飾,而遭到消除或減弱。

只有當致癌因素過多,累積效應過大;或因人體免疫缺陷;或因DNA損傷修復功能欠缺,這才可能發生腫瘤。

導致人類癌症環境因素中,飲食因素佔有重要地位,約有40%的癌症是由飲食因素引起的。從世界癌譜分析中可知,消化道腫瘤佔全部腫瘤的30%,而中國大陸因患消化道癌死亡的患者,所佔比例更高達65%。因此,飲食因素與癌症關係的研究,已受到關注。

較常見的致癌物,諸如:烹調過程中形成的致癌物、亞硝基合物、色素、調味劑等食品添加劑、殘留農藥、真菌污染食物等都是致癌因素。

另外,反覆加熱的油,多含有醛、酮、氧化物和熱聚合物等有害物質。研究發現,烤牛肉、魚等食物燻黑、烤焦部分,有強烈的致癌性。亞硝酸鹽是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它能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同時保持肉色鮮嫩,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它與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豐富胺類物質結合,會形成有強烈致癌性的亞硝胺。

糖精是目前使用甜味劑中最早和最廣者。WHO限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5毫克,最近有人發現它可以引起尿道癌和膀胱癌。

很多農藥有強致癌性。在污染人類食物的致癌物中,黃麴毒素是對人類最強者,還有幾種真菌會致癌,要預防癌症,請遠離這些致癌物

1/3清潔劑 含過量環境荷爾蒙

致癌物質清單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ov&aid=9404375
 引用者清單(1)  
2014/09/30 02:09 【udn】 這裡更低價!天然 美國 結合 女性比價

 回應文章

timwestf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名醫並非萬能
2013/12/12 11:04
名醫豈能醫遍天下皆痊癒?名醫只是名氣大,就算醫術高超,也敵不過閻王召喚。

若名醫意欲醫治的病人就可痊癒,世間便無病死之人。絕無之理也!

人生皆有死,早晚不同,過程不同,因果不同罷了。

太過相信現代醫學的數據不是好事,多學學古人的少思寡慾,粗茶淡飯,勤勞不懈,很多病本不會產生,即便有病也會不藥而癒。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癌症泰半來自環境與自我壓力~觸發內分泌失衡。特別呼籲女性格友:放下家務、工作與國事樂活養生。
2013/11/15 13:58

癌症泰半來自環境與自我壓力~觸發內分泌失衡。

我一個小姨〈家中三姐妹〉年輕時還是運動健將~

幾年前卻罹患乳癌,奮鬥一年半往生,令人錯愕不捨。

五十英齡事業正待收成,卻因公私兩忙壓力過大離世。

特別呼籲女性格友:放下家務、工作與國事樂活養生。

放下不是撤手不管,而是以平常心面對人生享受喜悅!


文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健康大事 不可大意
2013/11/14 10:13

謝謝medov醫生專業的提醒, 人人家中都有女性......

多看.多聞.多瞭解.總會有幫助.尤其是年紀漸長者......


老頑童上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2 23:35

生為現代人何其不幸!

藉此,敬祝醫師節平安愉快!


張黎晞(若竹)雪之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應發生的
2013/11/12 21:16

這原本不應發生的

真令人扼腕


若竹敬上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真是讓人沮喪的報導
2013/11/12 12:36

名醫都救不了老婆

知名醫院和專家都查不出來

那還搞個屁啊

還是真的要從飲食作息開始改變

不過酷媽本來就不愛吃牛肉

要改的是熬夜惡習切


其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2 11:24
乳癌,橫掃這一世紀.真毒辣!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2 08:41
功德文!感激!

Apple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換醫生, 醫院時要注意:
2013/11/12 03:02

我曾因為換保險和搬家而換醫生, 醫院.

每年照mammogram之前, 他們都確定要有前兩年的片子(好做比較).

即使有疑問, 例如dense tissues, 也可藉歷史來判斷有沒有變化.

Apple

 

 


一杯飲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的是命...
2013/11/12 02:42
再怎麼「萬」全,都算不到那「一」個...尷尬(///、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