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8 08:53:47瀏覽512|回應0|推薦0 | |
﹝二十一﹞「回收輿循環」 半千叟
西方人從古希臘以降思考的方式是直線式的,於是有始就有終。 從終點往上推到最初的元力,就是神存在的理論根據。 東方印度及中國看事物以圓為主,因此可以有始有終(圓圈上的一段),不過原則上則是無始無終的。 科技的進展提高了人類生活的素質,刺激社會經濟成長,但也相對地造就了資源的過度取用和對環境的污染。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就是資源回收。 但是我們如果用放大鏡來看人類生存的宇宙飛船 ─ 地球,就會驚訝地發現上帝在創造生命和讓生命存活的環境時,早就把回收的過程建立在裡面。 生物存活有三大要素: 氧氣、(低等生物有例外,如厭氧菌) 水、和養分。 這三大要素要不是不斷地經過淨化回收的過程,那一定是循直線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始有終」了。 氧氣回收的過程說來很簡單。 生物的細胞須要氧氣來消化食物,複雜的糖分、蛋白質、和脂肪被氧化分解成單純的水份、二氧化碳、和化學能。 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後, 植物和藻類會吸收它,經過光合作用 (需要太陽能)組成糖類, 進而組成蛋白質和脂肪。 於是大氣中和水中的氧被不斷地循環回收, 絕大多數的生物才能衍生不息。 地球上的水也不斷地被循環、回收、及淨化。 海洋中和湖川中的水被太陽蒸發成水蒸汽,水蒸汽聚集成雲層,雲層遇冷氣流成為淡水雨滴下落到陸地,生物才有可能繁衍在陸地和湖川中。 污水中大都含有大量的有機廢物,可是這些有機廢物卻是微生物中意的食物。 在它們求生的過程中,有機體被分解成為微生物的養分和能源, 於是污水又重新變為淨水。 人類現代化的廢水處理,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住在湖川或海洋中的生物雖然沒有缺水的顧慮,可是假如處在被污染的水裡照樣會導致死亡的)。 那麼養分呢? 原來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成四大類。 生產者 (包括植物和藻類)會自己利用太陽能製造食物, 然而素食者 (包括牛、羊、兔、鹿等)取食它們得到養分和能量, 素食者又成為肉食者 (如獅、狼、虎、豹、魚、蛇)的養分和能源。 等所有的這些生物死亡後 (上帝早有眼光,如果有一樣生物可以永生, 這個循環系統將被打破), 遺體就被微生物和黴菌分解。 微生物獲得能量, 養分如碳、氮、磷、硫、鐵、和鈣則回歸大自然,由下一代的生產者吸收成長,於是養分也被回收而循環了。 所以有生有死, 是大自然牢不可破的法則。 造物者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而能讓生命生生不息,死死不盡,沒有這個回收的過程是辦不到的。 雖然一切生命的能源 ─ 太陽,在五十億年後將用盡燃料而毀滅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當然也逃不出這個結局),或者如一些天文學家所聲稱的,\我們的銀河星系會在三十億年後與安卓米達星系碰撞,兩個星系中間的大黑洞將會吞食掉許多星球。 太陽系一則被吃掉,或者被拋向無涯的太空中而毀滅。 不過至少在這些事發生之前,地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個體。 我們不得不佩服和感激上帝創造世界的眼光了吧! 至於人間事,佛家有轉世輪迴的說法和善惡皆有報的觀念。 西方也有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 的諺語,以警惕世人不可為惡。 由是科學的發現和宗教哲學的處世方法,也有不盡相同之處了。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