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9 06:56:16瀏覽1402|回應4|推薦12 | |
我一直都覺得當年高希均教授發表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文章很有道理,直到金融海嘯發生,接觸了現代貨幣理論( MMT )之後,才發覺未必是那麼回事:民主政治下本來有免費的午餐,只是都被銀行家( Bankers )給吃了!高教授勉勵人心,努力向上的事值得推崇,但他是以個體(經濟)的立場來看,在民主政治的總體(經濟)下,他卻沒有發揚民主政治特有,應該是全民共享的免費午餐:發行貨幣的利益。 過去的我,有個不正確的觀念:錢(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銀行則以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利差來牟利,即使華爾街變戲法,利用槓桿炒作擴大利潤,但仍以存款(投資)人的錢為基礎。事實上,以美國而言(所有其他現代化國家亦類似),市場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錢,是由銀行貸款變出來的。簡言之,現代金融的經濟是,先有債,後才有錢,沒有債,就沒有錢,銀行家就是現代的煉金術士。 所有貨物和勞務(即財富)的產生,容易看到的是摸得到的產品(貨物)或工人操作機器(勞務)的部分,但同時還需要交換,即所謂的錢,就不易察覺了。除非在以物易物的經濟,有多少人會問:錢是哪兒來的?為什麼我們願意將辛苦工作的結果(貨物和勞務),換取對方的鈔票甚或只有刷卡?在美國生活中,鮮少接觸到鈔票,工作/投資所得或購物刷卡,只是銀行帳戶上數字的變動,顯然的,交易雙方都相信銀行的這個數字,也就是錢( Money )或著說信用( Credit ),亦即債。 銀行是如何變錢出來呢?假如我們將全部銀行系統,看作是一家大銀行(一個獨占的封閉系統),則無論是房屋抵押貸款或信用卡,都只是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借 / 貸)雙方平衡的一個數字,就很容易理解。我們拿著銀行支票去付房屋款或刷卡,銀行只是將我們的帳戶和售房的賣主或接受刷卡銷售店家的帳戶之間,做一個調整而已,只有極少數中央銀行印刷的現鈔(硬幣)被提領而離開銀行,在完全現代化金融裡,甚至不須中央銀行現鈔的存在。買方負債,賣方賺錢,社會上就有錢了。所以,這不是私人銀行在印鈔票嗎?(客戶存款/存款準備,不是現代銀行主要貸款資金來源,美國大通銀行 JP Morgan 執行長最近才抱怨維持客戶帳戶費每年要 $300 美金,言下之意:他是做善事,才接受客戶存款) 有人或許說:銀行提供服務/擔保,賺利息天經地義,我同意這一部分,由此,我們也了解銀行的重要性,問題是:銀行的貸款等於借款 + 利息,債務人還了借款,還要還利息,而社會上的錢,只有當初銀行借出的錢(借款部分),若銀行的利潤(即利息)在付了銀行開支後(銀行人員薪水,房租等等),並沒有全部用盡而仍有賸餘,表示社會上沒有足夠的錢還銀行,只有銀行用新的貸款,創造新的錢,原始債務人才有機會再賺錢來還利息。這種貨幣系統,唯有靠永續的經濟成長才能走下去。但我們知道,房屋不能無限蓋下去,工廠生產也不都能賣出,一旦經濟成長減緩,銀行無法創造新的錢(貸款減少),表示社會上的錢不夠還銀行,就需要工廠倒閉,工人失業,銀行打消壞帳,才能重新開始,經濟的榮枯也由此而生。 銀行中間人的角色是現代經濟社會不可免,問題是:為什麼在民主政治的社會,我們要接受這種私人銀行創造貨幣的經濟系統呢?我們既然知道,錢是交易的媒介,也是儲存財富的工具,創造貨幣的成本固然愈低愈好,民主政府是不是該收回創造貨幣的功能?譬如說:政府給全國人民開一個電子帳戶,計算出每年需要的貨幣,平均分給國民,也接受國民存款,此帳戶不給利息,但收取少數維持費用,政府不做貸款,以鼓勵人民將錢轉出至私人銀行,由私人銀行負責投資貸款生息,但私人銀行只能以既有資金( Equity )操作,不允許授信擴張,政府也不接受銀行保險,由於個別銀行沒有信用槓桿放大,倒閉將如同一般企業,不會對經濟造成無法收拾的影響,創造貨幣的利益,也可以由全民所共享。 政府的目標是減少失業,避免通貨膨脹和緊縮,維持物價穩定。社會上游資過多時,政府可以用個人累進稅/貨物稅等,收回並摧毀多餘貨幣,經濟不振或游資不足時,可以通過公共支出,或如前例,直接發放給人民。前兩年的消費券不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學理工的總想以生產/創新/發明來提昇社會,但是社會進步的果實,若不能由多數人來分享,我想,這不但不是進步,反而是社會的大災難。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