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1 09:30:26瀏覽511|回應2|推薦9 | |
(一)國外/國內 一位朋友送么子來美唸高中,箭在弦上才告知,雖然事不干己,卻不免為之輾轉反側。天下父母心,望子(女)成龍(鳳),心情是一樣的,但在尷尬年齡漂洋過海,進入一個非母語的地方,很難不為他捏一把冷汗。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問題是:就受教育而言,何謂高低?美國與台灣國情/學制不同,但都能培養出好學生,如果從小就在台灣受教育,且適應良好,值得放棄既有的成果來美國重新適應嗎?台灣教育固有城鄉之別,但總是在一個教育部之下:師資水準,教科書,學校經費之間差異有限,美國幅員廣大,各地區基礎教育參差,學生背景懸殊,不是台灣的人能夠想像的,在缺乏系統研究/統計數字證據下,看到聽到的小留學生,多半只有報章新聞裡成功的例子。 人的認知多偏向樂觀,覺得自己也有機會,這本來是件好事,我們身邊確實有許多正面的例子:爸爸留台灣賺錢,媽媽帶著唸國小的子女到國外來,由於經濟尚算寬裕,媽媽專心教育,等到子女進入大學後,媽媽才返台與先生團聚,這些子女在國外優秀出眾,勿庸置疑。然而若客觀的檢視:這些孩子在台灣就不會優秀出眾了嗎?夫妻子女分處異地,家庭的起跑點已經輸了,即使子女優秀,也不能挽回失去的家庭生活,何況若有個閃失,後悔時已太遲了。 (二)名校/非名校 台灣的名校除了名氣,資源多,還有公立大學實質學費便宜及某些人離家近的原因,值得一試。但是我們若倒溯三十年來看,名校畢業的就真正比較優秀嗎?或許有人說,比例上較好,但我們要問,到底是個人的本質,還是名校教育的結果?考試制度,讓高中時所謂的精英集中在建中/北一女,大學在台清交,但是看看三十年後,台灣中小企業主,有多少是台清交畢業的?精英們在比例上,享受多少政府資源?現在台灣唸博碩士的人很多,希望有人做個研究,包括我們熟知政府輔助的大企業,看看政府的投資報酬率如何? 美國的名校更是鈔票堆出來的結果,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不就是比錢嗎?錢多資源多,成果當然較好。但是對個人來說,依據學者戴爾(Stacy Berg Dale)和克魯格(Alan Krueger)的研究(NBER Working Paper No. 7322):從6335名學生在1976年被名校錄取但是選唸比較沒有名氣的大學,等到約20年後的1995年,他們在勞動市場上的收入和名校畢業並無不同。戴爾和克魯格稱之為斯皮爾伯格模式(Spielberg model),因為大導演斯皮爾伯格(Spielberg)曾經兩度申請南加大(USC)都被拒絕,最後在加州大學長堤學院畢業,但依舊不妨礙他事業的發展,在1994接受南加大榮譽學位,同時於1996年當選南加大董事(Trustee)。顯然學生個人的學習動機及抱負,影響他們日後的事業,遠超出所謂名校的影響! 回想當年大專聯考,很多人不也只是一時的認真或鬆散,分別進入名校/非名校,但是數十年後,有多少人會覺得名校/非名校畢業不一樣?所以我們可以認定:除了個人運氣不同,一切操之在我。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