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教科書談教育改革
2010/03/16 08:27:05瀏覽739|回應2|推薦17

整理家裡的舊書,看到一本800餘頁的代數I課本,捧著孩子們七年級時唸過的厚重課本,不禁想到前些天和一位在台灣的朋友聊天,談到他家孩子補習的往事。那孩子現在是剛出爐的醫生,用台灣標準來看應該是相當會唸書考試了,但這朋友說他孩子在剛上高一時,不是資優班,竟然數學還趕不上進度(班上中後段,50分邊緣)。問孩子原因?說是上課時老師都在閒扯,講課時間沒到10分鐘,課本雖然看了,考試卻不會,所以只好去補習了。我在聊天當時頗不以為然(常自以為是?),總覺得台灣的地區一流高中,無論老師如何,自己唸總行吧?第一次翻看手上印刷精美,例題解釋詳盡的美國代數課本,回想自己印象裡單薄的中學教科書,以及超難的考試,才了解為什麼台灣參考書/補習班氾濫,不免同情起台灣學生了,剛好上星期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上,才看到一篇前美國教育部助理部長戴安拉維奇(Diane Ravitch)寫的文章,提及她對美國教育改革態度的改變,現在她認為如NCLB法案的標準測驗,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或近來要求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否則開除教師等都是皮毛之舉。基本上,她覺得只有從課程教材上著手(適才適教?),才是解決之道,因為教育改革都沒有觸到低學業成就的核心指標:貧窮。

我們台灣的情況雖然和美國不盡相同,我想,教育改革也可以從教科書,上課學習和考試內容三方面著手。

首先是學習內容分級:至少是兩級甚或三級,課本內容在涵蓋觀念上近似,但內容深淺不一,比如說,不需人人會演算三角函數,但初級的學生,至少應知道什麼是三角函數,它的圖形和應用。同樣也適用於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法律等課程。讓未來的國民,都有能力閱讀大眾化的科學刊物,討論環保,氣候變化,物價指數及消費者權利等議題。還有,台灣教科書是一綱多本,但不曉得有哪一本能夠內容說明詳盡,例題豐富,清楚,使(相對教材)中等程度的學生都能僅依賴課本,就能達到自修學習的目標?由於個別教師敬業態度與表達能力不一,不是學生能決定,所以只能從教科書內容著手,而非依賴補習或參考書。

其次是依照學生對某學科的程度分班上課,而不是籠統的能力分班:以美國的例子,早上到校,大家到隨機編班的教室(homeroom)報到,然後依照個人課表(程)到各自教室上課,同班同學間有時會到相同教室一起上課,有時會到不同教室和不同班同學上課,文科特好學生,和數理強項學生都能各得其所;這種方式分班,一方面避免了所謂好壞班的標籤,同時每個學生都是上自己能力最高所能及的課程。

至於考試也該分級:考試內容應有七成是以課本例題,習題為架構,二成為內容引申,最後一成才是綜合變化的難題。無論從小學到高中,務使肯上進的學生,學習的平均成績都能達到70分以上,保持學習興趣與自信。

教育是為學生永續學習打基礎,所以課程應由大處著眼,不拘於細處鑽牛角尖解題,有了好的課本,肯上進的學生都有個公平的機會,若遇上認真教學的老師,對多數學生,一定都能達到非常滿意的學習效果,課後補習,則留給真正需要輔助的少數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t22&aid=3857517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及早分流
2010/03/18 12:22
及早分流,才能因材施教。
matt22(matt22) 於 2010-03-19 23:05 回覆:
課程分級觀念,和傳統好壞班不同,而是(適才適教),每個學生都往自己最大能力的地方去發揮。尤其本篇重點,在改進教科書,以減少不稱職教師的影響。使得肯上進的學生,有個較公平競爭的機會。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有一級
2010/03/17 11:39
台灣學生只有一級,叫做「資優級」,
「每一個」家長都這麼認為,誰敢反對?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matt22(matt22) 於 2010-03-19 23:03 回覆:
部份美國家長也有這種現象,所以在開學時,某些「資優級」課程班級人數稍多,但一個多月後,學校會建議轉課程。由於這種學生,在其他「資優級」課程仍舊能夠勝任(還是在好班),家長就不會覺得難堪,而會往自己子女長處的課程發展,比較容易接受轉課程的安排。又,從進階轉普通課程,學生銜接的問題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