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11/26 10:21:32瀏覽9325|回應1|推薦21 | |
小魏川菜隱藏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附近,不起眼的破樓房裡不起眼的三樓,只從牆上透出粉紅俗艷的招牌,有誰會去注意?又是一間走味了的川菜館吧。店裡的裝潢,如果稱得上有的話,很是老舊,哪張桌上的檯布沒有一兩個香菸燒的洞呢。店裡這光景,很像,如果你也去過的話,西門町裡那間福州新利大雅餐廳。 老餐廳有老餐廳的特色,大大本的老菜單,掀開來有 A3的氣勢,一桌子簡直放不下。映眼就是一堆需要預定的大菜,罐煨牛筋、紅燒牛尾、魚香八寶鴨、陳皮牛肉,好些個傳說中的菜餚,明明白白告訴你,川菜的領域,變化多端,不限於常見的宮保雞丁、麻婆豆腐、豆瓣鯉魚、水煮牛肉這些個麻辣料理而已。 怎麼配菜才適合闔府光臨呢,阿謙小捷兩個傢伙只嗜微辣,那就來兩捲荷葉粉蒸肉、半隻樟茶鴨、一份乾燒蝦仁再配個開陽白菜吧,有名的乾煸四季豆只好割愛。女倌還懷疑,半隻鴨很大耶,吃得完嗎,安啦,我對阿謙有信心。 兩捲粉蒸肉上桌,用筷子輕巧地揭開那油亮亮的荷葉,嗯~~,香氣撲鼻。用湯匙挖開鬆軟的糯米飯,裡頭紮紮實實的可是大排骨肉,熟爛到連骨頭都酥了。五分鐘不到,這荷葉粉蒸肉已經成了歷史。 越吃越餓,小孩子哇哇叫。那,耐心等候的功夫菜呢,樟茶鴨終於上桌了,油亮亮的脆皮裡盡是紅嫩嫩的鴨肉,半隻哪裡夠大,太小看俺家了。小魏還為樟茶鴨配上甜麵醬和大蔥,簡直把這鴨當北京烤鴨來辦。不囉唆,阿謙盡挑鴨腿和上翅,可人家的鴨胸肉半點不嫌老,香嫩的鴨肉配上薄脆鹹酥的鴨皮,肥嫩而不油膩,迥非其他鴨肉料理可比。 老闆娘說,跟北京烤鴨那種把鴨子吹脹再烤的方式不同,樟茶鴨是把鴨肉浸泡料汁後再用炭火燻香。沒用樟樹葉子?好吧,這裡是台灣,沒那麼多樟樹葉子可用,小弟理解。那是用甚麼醬料呢?嘿嘿嘿。不過,老闆娘可是透露一招私房料理,燻好的鴨肉切後再下鍋炸到酥脆,然後加蒜苗爆炒,這可是他家的下酒菜喲。天哪,這種吃法不會太鹹嗎。 乾燒蝦仁是對付小捷的利器。肥厚的中蝦仁從背後剖開,加上滾刀切塊的涼薯,用濃稠的醬汁慢慢收乾,讓蝦仁吸飽那酸酸甜甜的滋味。這菜是用來彌補在上海沒吃到梅龍鎮酒家的乾燒明蝦的缺憾,幸好,小魏沒讓人失望,只見小捷一塊又一塊的往嘴裡塞,蝦仁的厚度正適合慢慢咀嚼彈牙的鮮嫩口感,若是江浙菜裡用的指尾小蝦,萬萬做不出這種口味。 陪襯的開陽白菜用的可是津白,粗厚脆長的白梗與開陽煨得軟香入味,平衡而不奪去這一餐的重口味,正好。 滋味萬端的川菜,可以粗分為麻辣、辛香、鹹鮮酸甜三大類,吃多了麻辣類的宮保、麻婆、豆瓣和水煮,換換辛香型的樟茶鴨和酸甜式的乾燒蝦仁,令人越發對於川菜的豐富感到驚艷。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