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教學法與指導要領【概要】 蕭新榮、施秉宏 撰
第一節 概論
蛙 泳(Breast Stroke)顧名思義,是一種模仿青蛙游泳動作的泳姿,由英文字義來看Breast指的是胸部,是一種胸部在前游泳的泳姿。另日本人稱呼蛙泳叫平泳,又 是另一種蛙泳的名詞,字義上解讀為平浮在水面上的泳姿,綜觀三種文字對同一種泳姿雖有不同的稱謂,但都很貼切,加以融合整理就可浮現出蛙泳的形式,它是一 種游法像青蛙,胸部在前,全身平浮於水面的游泳方式。
人類何時學會蛙泳,可能不得而知,但從已知的文獻或是考古發現的浮雕證據顯示,人類 開始游蛙泳可推至4千年前(劉修武,民77),可見蛙泳不但是一種古老的泳姿,而且也是極受世人喜愛的一種泳姿。蛙泳開始進入奧運始於1904年聖路易 (St. Louis)奧運,比賽長度為440碼,此後經幾番規則演變,現今的蛙泳競賽項目有50公尺、100公尺、200公尺等三個項目,因規則的修改,其間還產 生出一種全新的泳式出現-蝶式,在1933年時美國人亨利.梅耶(Henry Mayers),首先在比賽中將雙手伸出水面來游蛙泳,因這種游法可得到更大的划手空間,產生更強的推進力,後人競相模仿,從1933至1956這段期 間,可說蛙、蝶不分,至1956年墨爾本(Melbourne)奧運才正式與蝶式劃清界線,奠定現今蛙泳的官方泳姿(Counsilman. 1968)。
在近50年中,國際游泳總會(FINA)為了使游泳成績的進步及方便釐清犯規動作,也陸續在泳姿上做了少許的修改,如允許頭 可沒水,雙肩可不同高度,轉身可高低手觸壁等(Lawless. 1988),但在基本泳姿可說沒什麼大幅度的改變,1961年印第安那大學學生賈斯特姆斯基(Chet Jastremski),採用一種上下起伏、窄划、窄踢、划手後換氣的方式,改寫了所有蛙式的世界紀錄,這種游法稱為波浪式(Wave Style)游法,但這種游法相對損耗體力較多,一般只有競技游泳者使用,普羅大眾還是大多採用水平式的游法(何忠鋒,民92)。
蛙泳因 受規則限制,划手與踢腿的過程均須在水面下完成,所以相對阻力比起其它泳式要大,另一種影響速度的主因是它在收手與收腿過程中,產生出一定的反作用力所造 成,但到底划手重要還是踢腿重要?泳者與學者間各有看法,1956年墨爾本奧運蛙泳冠軍,日本人Masura Frukawa以自身經驗說80%的動力來自踢腿,20%的動力來自划手(Councilman. 1968),但自賈斯特姆斯基波浪式游法後,手所佔的比率有明顯升高,學者謝伸裕用滑輪拉力器測試15名大學泳者,結果顯示,踢腿的推進力佔44.7%, 划手的推進力佔39.2%,另有16.1%是由身體協調能力而來(謝伸裕,民81),顯見划手的比例在蛙泳中已逾形重要。
絕大多數人學習游泳,並不以參加比賽、追求速度為目的,多半是為了自身健康、娛樂、自救等因素,所以即便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它有易浮、易辨別方向、易換氣、讓人有安全感等好處(丁益文,民82),一直是初學者的最佳選擇,也是一種很值得大力推廣的水中運動。 引用網址:校園游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