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麥胖報告_Super Size Me
2005/10/13 22:56:40瀏覽775|回應3|推薦2
照順序是第三部,而且開始出現,終於有喜歡的電影了這樣的感覺。

後來我才知道這部片子很有名,本來以為他不過又是一部邪惡帝國出產,打資本主義的偽善紀錄電影,想必可以賣的很好,不過我不免對導演的態度有做作噁心的感覺。

電影看到一半,我就已經有噁心的感覺了,不過,那實在是因為不想再看到大麥克,還有Super Size的可樂杯等等令人倒盡胃口的垃圾食物,一口一口的送進導演的嘴巴裡,那讓我覺得好像是我正在吃一樣。你曉得那種已經吃飽了又硬被塞食物的反胃感。
Morgan Spurlock異想天開的以自己做實驗,證明大家說垃圾食物不好的說法在醫學上為什麼站的住腳。所以他連續吃了30天,每天三餐的麥小勞,而且不做多於一般美國人的運動量,得到的結果是,他快死了。
很有趣,也不花很多錢(我想...)的一部電影,他透過大量的訪談,建構出麥小勞這個邪惡笑臉的小丑,是造成大量胖子的重要原因,而且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fast food,not healthy food.
麥小勞成功的在資本世界下存活,得有幾個條件。首先,連鎖店,連鎖店使物流成本降低,人事訓練與經驗累積可以倍數複製,增加據點意味著收銀機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大賺。
其次,行銷。電視打入每個家庭成為接觸管道最頻繁的媒介,大量的電視廣告成功建立品牌形象。來店顧客則由店員強力推銷各種產品組合,包括Super Size的漢堡包,人來越多賺越多,人買越多賺越多。

當然,他是紀錄片,主要是紀錄導演一個月的生活與健康情形,天天吃,吃到快死的心路歷程,也因為賦予記錄片很強的劇情張力,所以觀眾不會無聊,不會在他丟論點討論的時候分心,因為大家想知道Spurlock最後會怎麼樣?會死嗎?胖了幾磅?還是他撐不下去呢?故事性深深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導演藉親身經歷引出麥小勞這些食物的可怕。但他其實更想探討的,是飲食習慣的改變,除了生活型態改變造成外食人口大量增加,而速食產品大規模行銷的影響改變大眾飲食習慣外,學校販售汽水可樂等等高糖分的飲料,對學生的傷害不亞於麥小勞的大麥克,其中,還有位在華府的雜糧公會等等利益團體對法案進行遊說,活脫脫是當代美國政治的小小縮影。

類似的電影我看過Michael Moore討論科羅拉多州高中生掃射校園的事件,更好笑,說理分析也更有條理。不過我很佩服Spurlock的勇氣,也欣賞他的創意,而且,當他在訪問反麥小勞的專家學者,檢查完到處是病的身體後,還是繼續吃著Super Size的漢堡包和沾滿美乃滋的生菜時,我就不禁想偷笑,搞不好,包包裡還留著剛剛沒吃完的薯條呢。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ilman&aid=80714

 回應文章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要誤會
2005/11/12 09:06
不是來談優秀
是想指出你挑的這片不同一般
竟是大學課程的教學片呢



七月,一片金紅豔豔。

流浪郵差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真優秀,而且
2005/11/11 23:45
mm
我相信是很有趣的課。

最近又看幾支日舞影展(sun dance)的電影,
大資本主義國家的獨立製片電影,
有很多也相當的好看呢。^^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部片將留名
2005/11/11 11:38
酷媽的二貓在高中最後一年
但因她一路資優班唸上來
所以現在預修六門大學課
其中一門心理學
老師就放這部記錄片給學生看
並且全班討論人類社會的問題

七月,一片金紅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