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6 10:12:03瀏覽21162|回應15|推薦48 | |
金馬頒獎前兩天,我在個人部落格分析預測,標題是「奪命金VS 神探亨特張,金馬雙強」,原因很簡單,北京的神探勇於挖掘與 呈現大都會裡人性窮惡陰險的黑暗面貌; 香港會奪人命的是金融 風暴後地上金融與地下經濟失衡脫序的光怪衝擊,兩片都緊貼近 城市的時代脈動、社經處境、人心浮盪等現象,做為傑出導演與 優秀電影,最為難能可貴。 今年台灣電影慘敗絕不意外,長期自我封閉於情愛溫馨的小格局 裡,即使「女朋友男朋友」企圖有學運卻止於淺浮,台灣的政治 經濟社會每天都有動盪不安的新聞,彷彿都與電影創作者無關, 台片內容與社會脫節,無論在題材創意深廣度、反映社會浮動層 面、編導演乃至技術水準,都離中港電影還有一段距離。 可悲的是台灣戲院市場早已視中港電影為票房弱勢,「奪命金」 每個進銀行投資理財的小市民與銀行理專都應該看,台灣不引進 ,「神探亨特張」至少在赴陸觀光可以提防警覺城市敗類竄行的 偷拐搶騙手法,也不可能上片,久而久之台灣觀眾看華語片的視 野狹隘,產與觀都惡性循環。 就像大陸導演高群書拿最佳影片時,自謙是個只拍過幾部片的小 導演,少看大陸片的台灣觀眾,可別被他這番話「忽悠」 (蒙騙 )了,也許你聽過他在微博抨擊台灣大腕中生兩個老婆還在大陸 包三奶的八卦新聞,但你可能沒看過他「風聲」外執導過的作品 「東京審判」、「千鈞一髮」、「西風烈」,題材多樣且手法強 勁,是大陸公認的青壯派重量級導演。 台灣電影在拚產業、提升競爭力的同時,不知是接收的訊息錯鋘 還是沒有分辯虛實的能力,最常掛在嘴邊引以自豪的是「台灣有 兩岸三地最自由的創作環境」,多年來徒留一句空話,無論選材 廣度與呈現深度,都遠落於中港之後,加上媒體基於保護所移情 的厚愛,使台灣電影對內自我澎漲放大,唯有在金馬獎面對平常 毫不留心的中港優質電影,帶來殘酷打擊,但也唯有這個機會能 讓台灣影人靜下心來內省。 台片2008年前還在谷底時,短片與紀錄片的創作活力異常豐沛, 常在金馬有倣人成績,今年連這兩項獎也被陸片拿走,不令我意 外,我去年做金穗獎評審,就發覺這兩類創作水準明顯滑落,我 解讀是大部份工作者都被長片挖去拍電影,結果長片還沒準備好 ,短片又失守,紀錄片也缺乏新意,層層落空。 「奪命金」與「神探亨特張」裡的演員,平均年齡都40歲以上甚 至更老,終身成就獎得主石雋被問到還能為台灣電影做什麼? 香港有「桃姐」、大陸有「飛越老人院」 (台灣明年終於有「親 愛的奶奶」),全世界電影工業強的國家,都有專為老演員做主 角所寫的劇本,只有台產片幾乎都是年輕演員挑樑的年輕人情愛 ,應該想想如何善用資深影人這塊寶藏,充實台片的整體能量。 台灣之光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明年又是奧斯卡大熱門, 台片多少年才會出一個想拍不同題材的魏德聖,台片不能永遠沈 溺在李安的國際光環中,也不能僅靠少數導演撐起門面,金馬獎 落幕,頒獎典禮的冷熱好壞只是一場秀,台灣電影從基礎教育、 產業實質面、到面對華語甚至亞洲電影的競爭能力,才應該被討 論與重視。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