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4 23:30:33瀏覽416|回應1|推薦1 | |
中國人,那麼在乎學校,老師。 孩子上學,要擠名校,求名師,要應付考試,就要補習。這些,其實都在指著同一個問題:我們不重視孩子的自學本能,更不看重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一旦扯掉學校的框架,抽走老師的掌控,孩子的學習力薄弱,學習欲望也就鼓動不起來。 夫人聽說有的在家教育學生,因為媽媽老師太能幹,太體諒孩子,結果學科步步依賴媽媽老師詳細解釋誘導,送到學校去,老師因學生多無法常常個別指導,孩子還勉
問題時,現實人生裡碰到的各樣事大都無人可教,難怪有人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就一路唉哼到老。
就像快樂教育提倡者史賓賽說的:「教育的最高目標,應該是培養一個能夠自治,自省,自我教育的人。」 夫人期許自己要成為另類老師,會樂於看見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越來越無關緊要!她真的盼望自己在私塾裡的重要性,會日漸衰微。
可是孩子幾年學校教育下來,「好學生」的榮譽已經把他們調教成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跟從者,現在孩子回家了,夫人決心要好好把握這個改變孩子的機會,使他們從被動受教育者,長成自動自發的自學人。
立定教育原則之後,第二次回去重新審視各家教材,夫人不再感到眼花撩亂,樣樣都好,卻不知哪樣合適,反而能夠有效率的根據所需,去分析各式教材優缺點。
因著以培養孩子自學力為私塾辦學目標之一,很自然的,夫人對在家教育的教材中那一大堆自學教材,就產生極大的熱情,沒有教育背景的她,也開了不少眼界 起初最震撼她的,是棄課本式的活書自學法。 此主張,來自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終生未婚的她,同時也被譽為「在家教育之母」。 梅森強調,學生應當直接從書本,而非課本,去擷取養分。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們的個性,喜好,長處,和思考方式,只要得到適當引導和激發,就能夠慢慢把裡面的豐盛成型地活出來。 課本看起來好像是經典書籍的濃縮劑,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多的養分,卻因此阻攔了他們在自己搜尋,想像,選擇,分解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去咀嚼吸收,並且再創造的可能。 因此,許多學校學生的腦子裡充滿了「知識」,卻很少擁有像讀一本精彩好書那樣被感動,震憾的經歷。另外,課本在濃縮節錄的過程中,往往砍斷裡作者的原始情感和歷史情愫,以至於學生無法熱騰騰地被一個生命,一個大時代的情感觸摸。 至於數學,物理,則需要配合其他課本式的教材。
夫人自己是書蟲,從小的學校經驗就是:趕快把課本讀完,好能有很多時間看自己要看的書。念大學和研究所時代,課本是她的reference book(參考書),從課本當中,她獲取不少好作者和好書的訊息,再從圖書館借或書局買來享受。 所以她並不那麼拒絕課本,只是不贊成以課本為學習主體。 多年來在教會中和許多媽媽們一起成長,夫人可以感受到,其實這一代父母漸漸都明白閱讀活書的重要性,愛看書的夫人每次介紹優良讀物,爸媽們總是踴躍地抄寫書單。可惜,孩子學校的功課日漸加重,能夠再撥出來讀活書的時間實在有限。 「書買了,但孩子抱怨說學校功課作不完哪!怎麼辦?」爸媽們常如此問。
當大環境繞著次要的重點轉的時候,即使眼睛看得見最重要的東西並不遙遠,但人不脫離那軌道,生活的次序,並不會改變,成長的方向,也不會更新。
其實面對不同的教養理念,夫人很少把任何一種真理化,包括從學校到私塾,她最珍惜的,還是能夠在改變中被修剪和拓寬的經驗。 而活書自學法聽來讓夫人熱血沸騰,突然間,她覺得私塾的世界實在太精彩。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