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蚵子寮文創之旅---拜訪巷弄裡的素人文創、藝術家
2011/09/09 15:07:26瀏覽1389|回應0|推薦24

(高雄市文創設計人才回流駐市計畫)

九月六日是大家開心又興奮的日子,早上九點不到學生個個背著包包帶著笑容來到集合地點,準備開始一天的文創、知性之旅。

跟著李銑瑞大哥的腳步,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梓官區的一家汽車檢驗場,進到這裡我跟學生們是一頭霧水,不是文創之旅嗎?怎會來到一家汽車檢驗場?

心裡正納悶著,進了辦公室的門,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辦公室內是有玄機的,

那麼就用圖解方式來說明囉!

街頭藝人的汽車檢驗場

李大哥手指的是廢棄的木門雕花,經過裁切釘製後,變成了燈箱。

廢棄的木門框,裁切後襯上客家花布,變成妝點辦公室的休閒一角---泡茶區

 

乾燥的椰子,寫上書法變成了辦公室的一個藝術品。

原來這家檢驗場的技師也是一位街頭藝人,只要有空假日也會到文化中心擺攤。

原住民的手工琉璃珠

明秀老師是來自屏東山地門的排灣族,目前定居於梓官區的巷弄內,這個地方沒人帶還真的找不到,進到琉璃工房,聽著老師訴說著他們夫妻兩個辛苦的創業過程,老師從核能廠優退之後,夫妻兩個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便開始著手

做起明秀老師喜愛的琉離陶藝,起初夫妻兩個還曾被笑說有豐厚的優退金,可以很輕鬆的過退休生活,為何還要找罪受的辛苦做琉璃。

因為明秀老師是傳統的原住民,他希望可將琉璃這項手工藝再繼續的傳承發揚光大,因此有了另一半的支持,夫妻兩個一路走來的辛苦終於有了代價,出自他們手中的琉璃逐漸被認同,也陸續得了不少獎項,最讓他們開心的是得到高雄市政府的最佳伴手禮獎,這些獎項也讓他們對於自己族裡的傳統藝術有了更大的信心。(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創作,照片僅提供解說部分)

老師一一為我們解說琉璃的製作過程。

金與木的結合--李銑瑞大哥的工作室

這對鶴是用女生的髮夾和鐵球及鐵絲做成的。

李銑瑞大哥自法院書記官退休後,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活,李大哥喜歡到高雄的十全跳蚤市場挖寶,有次跟著他去,那次的經驗真的讓我叫苦連天,十全路的跳蚤市場是沒有什麼遮蔽物的,高雄的豔陽可是出了名的熱,李大哥悠哉的邊走邊尋寶,我呢!則是四處找陰涼的地方躲太陽,整個中午我什麼寶都沒挖到,只是很認真的在躲太陽,一個半天下來我真的是累翻了,下次再找我鐵定不去了。

今天他帶著我們參觀他的工作室兼住家,學生們進入到裡面連連發出驚訝聲,說

這些作品是在外面從沒看過的,我想這就是文創帶給人的一種開心和感動。

這些都是女生的飾品及衣服的釦子所創作而成,真的很像柏來精品。

鐵與鐵絲、釦子的結合

素人文創、藝術家尤辰允阿公

尤辰允阿公今年77歲,70歲的時候才開始拿畫筆,人家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用在阿公身上一點也不為過,今天他坐在門口等著我們的到來,開心的準備了好多好多的午餐和水果招待我們。

阿公說他拜師學畫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因為老師會跟他說要怎麼畫會比較好,但他覺得畫畫是可以不受限的,喜歡怎麼畫就怎麼畫,如果按部就班的畫則顯得綁手綁腳,於是他選擇了隨性的畫,將記憶中的兒時畫面透過畫表現出來,也因為

在整個成長過程有太多太多說不出對於土地、家鄉的熱愛,他說這些記憶都清清楚楚的在腦海中,現在他要將一段一段的記憶變成一張一張的圖畫。

其實,我跟學生的共同感受就是,今天我們到這裡走訪參觀的除了阿公的畫之外,也學習到阿公身體力行的精神,做任何事如果沒有持之以恆是不會成功的,

對於一件作品的創作如果沒有熱誠,那也只會事倍功半,無疾而終。

阿公還會一項技藝,那就是紙漿的創作,家裡不用的報紙透過阿公的手變成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古早味家具、農具和人物。這些長者可說個個都是瑰寶呢!

舊報紙做成紙漿所創作的作品。

阿公送我他的作品CD

英雄阿公的農具古文物之家陳金榮

英雄阿公今年74歲,本名陳金榮,大大的鼻子、和藹的笑容是我見到他的第一印象。從小就在故鄉梓官務農,年輕時做過橋仔頭糖廠甘蔗原料包辦人,由於工作比牛還勤快,成為各方雇主爭相拉攏的工頭。

早期,阿公和老婆兩人養豬當副業,未料運氣不好,連三年發生兩次豬瘟,賠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有段時間被迫躲在牛寮「跑路」。

四十七歲那年,英雄阿公改作園藝業,當時台灣正掀起一股「發財樹」熱,阿公時來運轉,因為俗稱「發財樹」、「美國花生」的馬拉巴栗植栽,讓他得以就此翻身。

牆上有他寫的幾個大字,也是他的座右銘,忍、振作、福、一定要成功。時時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遇到困難一定要忍、要振作、福氣才會來,也一定要成功。

「經濟好轉後,他懷念起古早的農村生活!」儘管廿幾年前,鄉下到處可見雞籠、豬槽等農器具,但對阿公而言,這些不起眼的農器具,都是陪伴他大起大落的記憶,格外有感情,因此開始「賣樹買骨董」,蒐集各地古農器具。

阿公苦笑說,由於老婆和兒子起初都極力反對他蒐購看似一文不值的農器具,因此他都是偷偷在外成交,再趁三更半夜偷搬回家藏放,十幾年前買下赤崁北路這塊四分大農地開設農園後,收藏的大型石雕、牛車,總算有個棲身之地。

阿公說:我的收藏可不是破銅爛鐵喔!這可是彌足珍貴的寶貝ㄟ。

左起李銑瑞、英雄阿公、蚵子寮協會理事長蔡昌杰

早期的採水車

早期的米量桶

英雄阿公和我們一起敲鑼打鼓

與英雄阿公留影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n0783&aid=562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