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欲讓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就要來給大陸交換
2011/10/12 14:15:05瀏覽172|回應0|推薦0

          欲讓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就要拿“像樣”的東西來給大陸交換

      一、人們之所以習慣在“中華民國”四個字上注上引號,是因為它目前還沒有被聯合國接受,法律上屬於未被國際法承認的意思表述。所以,身為聯合國成員國之一,而且是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大陸,當然不能公開接受臺灣方面的這一要求。中國大陸考慮全面,希望臺灣方面不要急躁,要先從國際法這個角度體諒大陸。試想,如果大陸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年大會上突然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中國大陸違背的是聯合國憲章精神。
     二、中華民國屬於中國,無論過去在大陸,還是現在在臺灣。這點應該沒有異議。1949年,嚴格來講是1971年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那時起,中華民國已經在法律上不能代表全中國了,甚至說不能再以這個國號名稱繼續存在了。如果存在,無論站在國際法立場,還是站在國內法立場也只能說是非法存在著的。這點道理也容易理解。目前臺灣方面一直強調讓大陸接受中華民國沒有滅亡的觀點的心情可以理解的。但是,這要有很多路要走,除非中國兩岸目前一直是在交戰狀態下的實戰狀態,目前沒有一個政府在聯合國註冊,否則,現在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國際上出現兩個都代表中國的中央政府的國家。兩蔣時期的臺灣方面也是這樣看這個問題的,否則就不會出現大陸要進入聯合國去宣佈代表中國時,臺灣方面一直反對,甚至不惜做出以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為重的重大選擇––主動讓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現在臺灣方面一再表達正視中華民國,其實就是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合法性,而不是事實的存在。因為,存在的未必合法,我想臺灣方面不會只是要求大陸簡單地承認其存在.正是因為要求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的嚴肅課題,大陸目前對此確實看不到新的解決這一問題的嶄新思路.也不知道臺灣方面是否通盤考慮過現在就承認中華民國在國際法上如何圓滿解釋,從此以後距離統一是近了一步,還是更遠了!
    第三、個人認為,臺灣方面其實在乎的不是中華民國的存在是否被大陸承認的問題,而是西方的民主核心價值能否在中國大陸出現。我們也可以從馬總統的就職演說和最近的國慶文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來。臺灣方面可能以為,只有維護中華民國這個已經自由、民主化包裝盒子,才能誘導中國大陸一步一步地深入進退維艱的境地。
    問題是,中國大陸到底適合不適合走這樣的路子,走下去會不會出現新的地方割據勢力,中國大陸會不會從此開始停滯發展了,今後會不會出現來自其他方面的領土完整的挑戰,等等。這些,我想我們的臺灣同胞們可能沒有替全體中國人民鄭重地考慮清楚啊,他們中的很多人只知道荷蘭入侵、軍國主義50餘年、臺灣二二八起義等,對於整個中國的近現代史掌握得不夠,分析得不多,甚至不瞭解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一些沉痛教訓,只是以臺灣地區的經驗來設計整個中國的未來。對960多萬平方領土、13多億人口、56個民族、大陸的生產力以及大陸人民的觀念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考量,當然,也有一少部分人是希望不適合中國大陸的西方民主來實現搞垮中國大陸的,讓中國大陸肢解成7大塊的陰謀。
    中國大陸到底適合不適合走臺灣方面建議的西方民主道路,大家可以暫不爭論,兩岸人民首先都應該進一步加強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不能只站在自己生活的一個角落來看待整個大中國的政治架構問題,更不應該只考慮維護自己長期生活的一片區域的利益來做坑害整體中國人利益的事情。
    第四、中華民國已經被一個新的政權取代60多年了,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前,中華民國小些,勢力弱些,總希望中國大陸多多禮讓的心思可以理解。問題是,咱們通過戰爭決定的當前兩岸格局總不能讓大陸把所有的戰利品無條件地退回給中華民國吧?況且,中國大陸治理的主要的中國地區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已為中國大陸人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吧,中華民國難道沒有思考過可以拿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政治承諾來讓中國大陸思考可以階段性地接受中華民國法理存在的這個議題嗎?
    中華民國應該知道,中國大陸的目標是讓中國早日統一。只要能談判統一、走向統一、實現統一,也一定會積極地思考臺灣方面持續關注的那些高政治議題,包括階段性承認中華民國的政治地位問題。
    但是,我們看到是只是臺灣方面希望中國大陸這樣那樣的各種呼籲,從未看到臺灣方面拎著“像樣子”的東西來和大陸等價交換。這不能說不是一個缺憾。當然也就一個巴掌拍不響了,馬總統無論呼籲一萬次讓大陸“正視現實”,大陸也因為看不到適當的交換所以總沉默以對。對此,臺灣方面應該反思了。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w20070607&aid=573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