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健] 血劍倪淑英──現代觀點的復仇與江湖
2010/09/13 14:34:37瀏覽1663|回應0|推薦2
Photobucket

他眼前一片黑暗---燈燭處越發黑。他第一次感覺到,黑暗也像光一樣,有灼燃的源頭,並且能不斷向外發散。
                                                       ──節錄自《血劍‧倪淑英》
 
 
翻開這本書前,先別急著依封面插畫風格,將它定義為一本寫給青少年看的青少年小說。它的主角是青少年沒錯,寫的也是青少年的成長,但這成長並非我們想像中那種──充滿光明、積極正面又熱血的成長,而是孩子受困於環境,被迫提早成熟,戴上冷血面具,以求自保(兼保護親友)的殘酷成長。
 
在法國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驚世駭俗的處女作《惡童日記》中,寫了一對行事作風令人悚然的年幼雙胞胎。這本小說的介紹文說:「當我們為書中主角荒謬、冷血、無情的行徑,感到不解、嫌惡、鄙夷時,請先認真的想像一下,你(妳)在一場戰爭中,住在一座被敵軍佔領的城市,一個既沒有仁慈,也缺乏道德的地方,糧食短缺,日子艱困。無處可去,無處可逃,唯一和你(妳)相依為命的,是一個不識字、骯髒、吝嗇、兇惡,甚至是一名殺人兇手的老太婆──你(妳),會怎麼樣?
 
這段話同樣適用在倪淑英身上──為了替父親報仇,殺了人人稱頌的大俠柳雨溪,與無論聲望、勢力與人脈都如日中天的柳家結上天大樑子,也因此幾乎得罪了整個武林。天下人個個都想將他們先凌虐後痛宰,不帶仁慈同情,也不講求道德規範(沒人會對「壞人」講道德)。他們勢單力薄、三餐不濟,師叔師兄師姐都像驚攻之鳥,軟弱善良、缺乏主見,面對接踵而來的殺機與危機,跟待宰羔羊毫無分別。在這種時候,能依靠的只有倪淑英。易地而處,換作是你,會怎麼辦?
 
有網友寫評,說這本書是給青少年看的,故事簡單,純娛樂、零負擔,拿來殺時間不錯,不必用到什麼大腦。對此,我很不同意。這部小說的確是單線敘事,也沒什麼旁支末節,但它對人性、社會醜惡面的觀察和揭露,並不亞於任何一本出色的小說;它把武俠中最常出現的復仇主題處理出新意和豐富的層次來,深刻到有時甚至令人不寒而慄的地步。
 
黃健畢竟是個中年人,寫出來的江湖,和年輕人那種意氣風發的江湖就是不同。
 
他把握住古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名言的精髓,筆下江湖也承襲了古式江湖的無奈、矛盾(但黑暗中仍透著一線曙光)。之所以身不由己,是因為活在江湖裡的人無法回頭、挽回或改變,沒人知道究竟該譴責什麼,也不知道就算一切能夠重來,要怎樣選擇才能達成最圓滿快樂的結局。
 
這個江湖是不講理的江湖。柳家找來評理人,想透過公權力討回公道。但一旦評的不是他們心中的理,討回的不是他們心中的公道,還是要以暴力來解決。這公道,說穿了只是私道。公不公平,全由個人來決定。除非倪淑英死,雪玉劍門被殺得片甲不留,否則不會善罷甘休。仇恨就是這麼自私、恐佈又霸道的東西。
 
因此,黃健在書中運用了好幾次「XX版」的寫法。誰的說法,就冠以誰的名字,不厭其煩地重述同樣事件。這樣的寫法乍看好像很拖篇幅,當中卻透著一股諷刺,及由此而生的惡趣味,令我聯想到黑澤明著名的電影『羅生門』。片中每個人(包括鬼)都專挑對自己有利的話說,因此模糊了整個事件,讓人摸不清頭緒。每個說法都只是某個人的觀點,要不要聽信,就看你心中那把尺和它合不合貼了。
 
除此之外,這個江湖,也是不公平的江湖。倪淑英他們要報仇,得餐風宿露,時時刻刻提防追殺隊伍;柳家要報仇,卻有整個江湖的資源聽任調度。倪淑英的報仇和出於自衛的殺生,被認為心狠手辣、行事偏激;柳家的報仇和捉到人質後的折磨虐待,卻被認為情有可原,甚至是「為武林除害」。對江湖正派人士來說,仁義道德,永遠只對自己打得過的人講。若對象是武功高強的「魔頭」、勢力龐大的「邪教」,就不再講江湖道義,以眾擊寡、不擇手段,都視為合情合理。有這種雙重標準和群眾暴力作為立足點,在審判前就已先定了一個人的罪,怎麼還會公平?
 
這個江湖,還是個現實的江湖。同樣是一條命,背後象徵的價值卻不同。報仇,絕非「殺人償命」就能一筆勾銷,還牽扯到與當事人有關的所有脈絡,涉及整個江湖的權力消長與勢力劃分。那些看熱鬧的圍觀群眾,其實不是與這場恩怨完全無關的局外人,也不是吃飽了撐著,因為柳家是勝是負,正攸關他們將來在江湖的地位和利益啊!
 
據我所知,幾乎沒有一個武俠小說作者點出過這個層面,因此看到時,我對作者的觀察敏銳,及一針見血的點評,十分驚豔。
 
與其說黃健在寫江湖,不如說他在寫我們所處的現實社會,只將「江湖」兩字套在它頭上而已(對報仇的探討,就類似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廢死問題)。因此它少了武俠小說中快意恩仇的浪漫,多了許多現代觀點與道德加諸其上的沉重。
 
比如倪淑英在書中有一段心靈獨白,認為他們這次的行動只是在報她自己的仇,與師叔他們無關。但這在武林觀念中,其實是毫無根據的自責。師叔他們都是雪玉劍門的人,掌門遇害,等於讓他們門派蒙羞,其嚴重性不亞於柳家這個古老大家族的名譽受損,為掌門報仇是天經地義,怎能說是連累。會這麼想,已經是現代思維,而不是古人會有的念頭了。
 
無論如何,正因為這個江湖既不講理,又不公平,現實得很,因此倪淑英非強不可。如果作者沒安排她學會所向披靡的冰魂劍法,在揭露江湖的真面目前,倪淑英一行人早就被斬草除根,沒什麼故事可演了。漫畫『聖傳』中,有句名言叫「我喜歡強者,強才是一切。」為此不惜犧牲自己所愛的東西。以前看到時覺得很扯,現在卻發現它是真理。因為不強,就沒有發言餘地,就沒有人會把你說的話當作一回事,就只有忍氣吞聲、任憑欺負的份。
 
這就是為什麼心狠手辣的人可以變成歷史上的英雄、梟雄,做出一番大事業;軟弱善良的人卻只能默默被歷史的浪濤吞沒。前者的成功,往往正是因為他們不惜犧牲身邊最親的事物,包括同甘共苦的親人朋友。只是成功背後的血腥味,在清算豐功偉業時,已漸漸稀薄淡去,人們選擇了忽視而已。
 
所以我覺得,黃健的小說更像一則長篇寓言,最終目的是烘托一個主題。書中人物幾乎沒有名字,只有一個稱號,如「師叔」、「師姐」,或綽號「小精靈」,更加深了這種印象。而為了達到說理目的,主角不宇宙無敵強就行不通了。因此無論王雨煙也好,倪淑英也好,都能技壓全場。這樣的寫法,就武俠中的「武」層面來看,是枯燥無聊又誇張了點,因為沒有驚喜,但卻是黃健小說中不可少的元素。
 
然而,令人激賞的是,黃健不曾為了說一個寓言,讓筆下人物淪為一個個樣板符號。無論有沒有名姓,也無論出場長短,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形象鮮明。或許性格並不完美,卻十分貼近真實(以大師兄為最)。倪淑英這個關鍵人物,更發揮所有魅力來吸引讀者,讓人能了解她那份冷血背後的無奈,為她暗地裡破碎的心掬一把同情淚。就像書中的神醫唐公子一樣,既為了她膽戰心驚,又忍不住關心她的安危。黃健在塑造人物上的功力,可說是非常出色成功的。
 
書中對啞姑的身世、快刀王良及兩位閔南刀客的下落,都沒有太多交代,給人許多想像空間;倪淑英與母親間點到為止的愛恨糾葛,也使故事在戛然而止的同時,留下無限悵惘與感傷。
 
回想當初剛翻開這本小說時,我曾因它迥異於武俠小說素來剛硬俐落的風格,筆法太接近中國白話,有股土味,而感到興味索然。毫不華麗的角色設定、毫不帥氣的打鬥場面,也讓我在看前五章時,有一搭沒一搭的。但進入第六章後,故事突然像搭上雲霄飛車般快速運作起來,且漸入佳境,給人倒吃甘蔗的驚喜,這驚喜一直持續到最後一秒。因此,就結果而言,它仍是部值得大推的小說。
 
聽同時看過『王雨煙』和『血劍倪淑英』的人說,後者比前者精彩,黃健在故事和人物的掌控力上,都比前作更成熟,可說是位有潛力的作者。看來我可以繼續期待黃健未完成的江湖八夢,看他還會以另八種不同的主題,寫出怎樣動人心弦的故事!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o1014&aid=4408653
 引用者清單(1)  
2010/09/22 19:05 【Nostalgiabyrinth】 以管窺江湖。黃健《血劍倪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