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01 21:35:09瀏覽1298|回應0|推薦1 | |
腦海中,想到「里長」,你聯想到的是什麼?想到年節禮金、調解鄰里糾紛、淹水時指揮巷內交通、清貧老弱的送餐服務?還是選舉樁腳、發走路工、選舉將屆的遊覽車出遊等等?里長這個機制,半似公務員半似民意代表,存留著時代遺痕,只能夠說,它是個奇妙的綜合體。 里長一詞,始自春秋戰國,歷代稱作「里正」、「里宰」、「里有司」...,管的庶務可不少,包括傜役賦稅、政令宣導等等。到近代,傳統的里長伯以勤懇熱心搏感情,關注里內各種待辦事宜,但問題卻在於服務為本,平常勤跑婚喪、負責鄰里瑣事,人脈也自然浮現!瞭解里內的家庭型態與生活作息,也熟知各戶的政黨取向,到選舉時候,里長常是最有效的樁腳,也成為政黨固票的主力。各黨派的政治人物都很清楚,買票透過里長,肯定彈無虛發。 傳統思維之中,人情是結合劑,默契中卻有借有還。里長在選舉時發揮催票固票的影響力,縣市首長當選後兌現建設支票,除了例行的經費,里長手上常又掌握了更多資源。在某些村里,里長的經管範圍關係到建商利益,有的還牽涉焚化場、高壓電設置地點的拉鋸等等,相關於回饋金、賠償金的發放,里長如何表態,牽一髮而動全身,存著政治操作的空間。 里長轄下的人脈,許多時候,屬於民主監督的死角。尤其做了多任的「萬年里長」,關係盤根錯節,決策過程經常成為不透光的黑箱。 近代草根民主的理念裡,里長更適切的定位是個組織者,重點在於鼓勵里民的參與。里長一職的前瞻性職責是,無論環保、生態或者社區發展的議題,在社區內促成創造各種對話的空間,激發出里民參與的熱情,達成共識之後,經由里民的主動投入,進而凝聚社區意識。 換句話說,傳統的服務鄰里之外,里長一職需要另類的想像,而落實在具體作法上,包括社區經費應該公開、帳目應該透明,預算的分配以及其他重大議題,應該遵循程序正義,經由審議式民主來決定。前幾個月,「太陽花學運」蔚為風潮,顯示的正是在年輕人的認知裡,傳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需要徹底翻轉。學運之後,NGO如「種子文化協會」等發起「大家來選村里長」的活動。近日裡,不同的政黨也相繼提出具體方法,號召年輕人站出來競選村里長。想想看,若是年輕族群紛紛投入里長選舉,會引進怎麼樣的理念與創意?在我們想到政治就想到利益分配的思維框架中,將造成撼動性的典範轉移。 想想看,若真能激發出年輕人選里長的興趣,從候選人提出競選政見開始,社區居民對於社區前景的想像已然不同!等待的是因為這非傳統的想像,里長一職與「樁腳」的設定徹底脫鉤,真正成為公民社會的奠基點。 在我心裡,還存著另一種期待。里長職責之一,應著手規劃「里民誌」。工作包括走訪里內耆老,影音或文字做成記錄,將里的歷史沿革與居民的事跡滄桑,聯繫成充滿人味的生命故事。由此發掘的社區特色,將成為每個里永續發展的凝聚力。我聽過一些值得傳頌的例子,譬如新竹金山里,就曾經由於一位老里長李慶杰的推動,護樹護溪之餘,學者與社區發展界積極介入,開展著社區史與社區報的傳承。 期待未來,年輕人多願意站出來選里長,而我們的思維中,里長一職從傳統樁腳轉型....逐漸成為公民社會的推動者,選風的改變之外,補強的是台灣民主政治最基礎的環節。 (原刊於 2014年 7月 聯合報 名人堂)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