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2 11:02:40瀏覽6374|回應21|推薦257 | |
續上篇《維也納冬之戀・音樂廳》 Ring 的周邊 世界文化遺產 西元1857年為了擴大都市更新的範圍,維也納拆除了城牆形成現在的環城大道(Ringstrasse),或通稱為Ring。 環繞舊城區一圈的環城大道(Ring)全長約4 km,沿路都有高大林蔭樹,道路的西、南側周邊散佈著當時興建的各種風格建築物,其中還包含被視為「維也納歷史核心」入口的新皇宮(Neue Burg)正門,這整個城市的規劃不但是歐洲都市的卓越見證,如今也都已成為旅遊觀光的重點。此外,環城大道東北邊的一部分還涵蓋了多腦運河的河岸大道(Franz-josefs-kai),東側甚至穿越著名的市立公園(Stanpark),也都是值得走訪的景點。 除了上一篇已經介紹過的三個景點外,這篇Rinka要帶大家繞著Ring走透透,當然如果你要搭乘市電作定點遊覽也是很方便,但尤其是西、南側的周邊,Rinka建議以徒步漫遊才不致錯失細節。 市民公園 Stadtpark 市民公園( Stadtpark) 位於環城大道的東側,可搭乘地鐵U3或市電1、2路在Stubentor站下車徒步1分鐘。 公園是根據1862年維也納改造計畫所興建的第一座市立公園。因導入了多瑙河河水,形成貫穿公園中央的維也納河,也利用導入的河水使得公園內處處可見噴泉、水池等活用水流。 ↓在此寒冬,貫穿公園中央的維也納河都已結冰,因此料想公園裡必是看不到活水噴泉
市民公園充滿英式庭園的風格,在夏季應該是被綠樹林蔭所圍繞,隔離喧鬧市區的公園裡,到處都開著色彩繽紛的花卉,為市民最佳的休憩場所。我在冬季晨霧中造訪,雖說幽靜,但感覺有更多的冷清。 在這個公園裡最著名的,莫過於公園東南方樹下那個金色全身、拉著小提琴的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塑像,可惜我無緣見著花團錦繡圍繞雕像的景象。 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全盛時期,當時維也納正是歐洲的音樂中心。小約翰・史特勞斯就出生在維也納,那個古典派當紅的年代,由於他把華爾茲這種原本只屬於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為了哈布斯堡宮廷中的一項高尚的娛樂形式,使得維也納華爾滋舞會成為當時最流行的社交場所,而身著禮服、在《藍色多瑙河》樂聲中踏著華爾滋舞步的光景,正象徵維也納所代表的高貴、華麗。小約翰・史特勞斯一生中共譜出170首圓舞曲,為19世紀維也納圓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博得「圓舞曲之王」的稱號。 ↓小約翰・史特勞斯金像的背後是用大理石製的拱門,象徵多瑙河的綿流,宛如《藍色多瑙河》的曲子悠揚的貫穿整個公園。此雕像應該是出自青年風格藝術家之手
↓沿著散步道而行還可看到舒伯特、JE・辛德勒(馬勒之父)等音樂及藝術家的塑像
↓儘管在冷清的寒冬,公園內的花鐘仍優雅的轉動著
皇宮花園 Burggarten 在維也納市區裡到處可見名人的雕像,形成另一種觀光的賣點,這些雕像除了象徵其黃金時代的人文薈萃外,同時更能增進你遊覽時對維也納歷史的了解。而最廣為人知的當屬上述金身的小約翰・史特勞斯雕像,以及在皇宮花園內的莫札特雕像。 由國家歌劇院沿著環城大道往順時針的方向走,緊鄰隔著一個block的就是皇宮花園,在到皇宮花園前的歌德街中央會看到一個面帶思索表情的歌德(Goethe)之像,他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德國詩人,著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等名作,但好像和維也納沒有直接關係。 ↓皇宮花園是利用被拿破崙破壞的城牆遺跡改造而成為附屬皇宮的庭園,現在也成為市民與觀光客休憩的場所
↓皇宮花園的一角矗立著莫札特雕像,雕像前面原本栽種著季節花卉裝飾的音符,冬天已被冰雪所覆蓋,看起來有些蕭瑟
↓熱帶蝴蝶類博物館在花園北側,是一座大型玻璃帷幕的溫室,內有蝴蝶飛舞於人工瀑布及茂密熱帶植物之間,還設有咖啡座
皇宮花園再往前走就是皇宮了,由於維也納的皇宮分為新皇宮與舊皇宮,範圍廣大延伸到城中央,所以此篇暫時先略過,現在繼續來介紹環城大道上的其他景點。 藝術史博物館 KHM 隔著環城大道與新皇宮的正門對望的是瑪麗亞泰瑞莎廣場,藝術史博物館(KHM)就在廣場的左側,優美的文藝復興式建築與右側的自然史博物館形成配對而立,是1857年拆除城牆後的都市更新時,為展示哈布斯堡家族蒐藏的藝術品,在1870年動土於21年後興建完成的。館內所收藏的繪畫與藝術品,其規模在歐洲的美術館當中堪稱是最高級的。 ↓藝術史博物館是一棟優美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廣場中央有個氣勢逼人的瑪麗亞・泰瑞莎巨大雕像,似乎也說明她在奧地利史上不朽的地位
↓博物館的入口處是一個有著挑高巴洛克式頂棚的圓形大廳,內部大量採用帶黑斑紋的大理石與金箔來裝飾,感覺莊嚴又華麗
在博物館的一樓陳設的是埃及、希臘古代的美術品、貨幣及徽章,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經歷羅馬、日耳曼王朝時代乃至現代的遺物等,二樓則是畫廊及與維也納市變遷相關的收藏,這些哈布斯堡家族所留下的資產,使得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躍居歐洲五大博物館之一。總之,展示內容是包羅萬象、多彩多姿,要一次看完整個博物館是不可能的,因此事先最好安排好行程,可以分多次參觀,如果你是一位藝術品的愛好者就千萬不能錯過喔! ↓自然史博物館與藝術史博物館是成雙配對的設計,建築物的外觀幾乎沒有兩樣,館內據說展示無數自然生物的創造者,有興趣者可一併參觀
世紀末的青年風格藝術 前面提到,「維也納歷史中心」之所以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原因在於她的建築形式充分展現了中世紀、巴洛克、現代主義 3個不同時期風格的建築,其緊密度在歐洲是最好的歷史地點中之一。前兩項,如中世紀時期以哥德式聖史蒂芬大教堂為代表、巴洛克式風格則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黃金時期的產物,以其華麗的皇宮爲代表,這些以後再介紹。第3個時期就是指19 世紀後期的環城大道(Ringstrassen) 時代,除了壯觀的仿古新建築外,現在就來看最具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 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因受到法國「新藝術」的影響,維也納也醞釀新時代藝術的活動,於是所謂「青年風格」在維也納大放光芒。當時在排斥傳統藝術、追求融合美與實用的目標下誕生了此新形態藝術,其中以高揭「給藝術自由」口號為活動據點的「分離派會館」最具代表性。分離派 (secession)不但與在音樂、文學界活躍的藝術家展開交流,同時這股嶄新的藝術風潮也表現在建築物上,為維也納市街更增添一份風采。剛開始,該館屋頂上的金圓頂還被保守派的建築師潮笑為「渡金的大白菜」,如今卻已成為新銳藝術工作者的殿堂,也贏得多數觀光客的青睞。 ↓「分離派會館」建於1897年,屋頂中央有著取材自月桂冠樹葉造型的圓頂,牆面與門扉雕刻著令人聯想的蔓藤植物與爬蟲類動物,都是著名藝術家的傑作。館內展示著令人難理解的前衛裝飾藝術作品,就如該館正前方的幾個金字:「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藝術,而每一種藝術都有它的自由」
如欲造訪「分離派會館」可搭乘U4在卡爾廣場( Karlsplatz )下一站的Kettenbrucken-gasse 站下車,徒步走幾分鐘就到了。附近還有個納緒馬克市場(Naschmarkt) 可以順便去逛逛,那是維也納最古老的市場。 ↓Naschmarkt 是維也納最古老的市場,「Nasch」的字意就是指點心,所以這裡集合了各式各樣的生鮮食品攤,也可以吃到維也納的地方美味,市場一角還有跳蚤市場 在維也納的舊城中區還有許多結合青年風格藝術的建築物,下篇我還會再介紹。 還願教堂 Votivkriche 西元1853年,因逃過被暗殺劫數的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皇帝(Franz Joseph 1)皇帝,為感謝上帝決定在事件現場興建此教堂。而興建者是後來成為墨西哥皇帝的馬克西米連3世,設計者與擔綱維也納大學的設計是同一人。教堂於1879年在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皇帝的銀婚儀式時完工。 此教堂位於Ring的西北角、維也納大學的後面,可搭乘U2在Schottentor站下車徒步3分鐘。 ↓還願教堂有著高聳雙尖塔的歌德樣式的外觀,其石灰質的外牆讓人感覺格外莊嚴 國會大廳 Parliament ↓奧地利國會大廳面臨著環城大道,建築物的結構是仿希臘古典主義的風格,以彰顯維也納新國會的民主理想。其正面入口的雙層高大科林斯式(Corinthian)石柱,在設計上給人有崇高的感覺,石柱前威嚴的雅典娜雕像(Pellas Athena)面對街頭,感覺雖是守衛著國會大樓。然而,更進一步是把關注放在 Ringstrasse的人民 市政廳 Rathaus ↓新市政廳 (Neues Rathaus)是西元1872~1883年所建造的哥德式建築,雖然具有高大的尖塔,但也混合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手法。塔的實際高是 97.9米,連同塔尖上勇敢的騎士舉著的旗子高104.3米 此刻,維也納的聖誕活動已分別在各個場所舉行,在市政廳前面的廣場幾乎會被裝點得閃閃發亮的樹海,及各種聖誕節相關的展示所掩埋,市政廳大樓也會被聖誕顏色所包裝,而市政廳內則是舉行Advent 的演奏會。 「Advent 」是由拉丁語演變而來的字彙,意指聖誕節前4星期的期間,這是一項重要的宗教儀式,當這天到來時就會開始進行Advent 裝飾以迎接聖誕節的到來。 維也納市政廳曾被推薦為「世界十個最美的聖誕夜景」。Rinka 雖然不是在聖誕節造訪,但在這寒冬之夜,似乎也有些熱鬧的活動在進行,燈火輝煌的市政廳隨著音樂不斷變幻著顏色,想必是聖誕夜的餘威吧 ! 繼續閱讀。。。 音樂 : 《藍色多瑙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