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09 12:18:53瀏覽3919|回應2|推薦107 | |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春分是最美的節氣。此時氣溫開始回升,尤其來到清明節氣前後正是草木生長萌芽期,大自然生機蓬勃,到處春意盎然。而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非常適合戶外活動。 春分絕對是一個踏青出遊的好節氣。但一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病毒,竟趁此勢爆炸開來,無端阻斷了我今年躍躍欲試的春遊計畫。因為直到目前,這個被命名為 COVID-19 的新型冠狀病毒,人類還沒研發出可防治它的疫苗,而被感染者也無解藥可完全醫治。現在人類要避免被病毒滅絕,必須和病毒搶時間。也就是在新藥問世前,唯有採取延緩病毒傳播的速度為對策,而最具體有效的做法,不外就是「減少人員流動、保持社交距離」。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人們不能去旅行當然是事小,但對人類的生活後座力就大了。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鐵定沒有人是贏家,暫時也看不到盡頭,結果會如何我不敢去想像,但絕對不會是那瞞天喊價式的預測。我們升斗小民只能尊守規定、謹慎以對。(彷彿聽到新冠病毒的嗆聲: "人類不許動") 「去年底、今年初」,就當COVID-19 首宗感染、到出現大規模疫情之際,期間我們正在台東縣境內漫遊散心,當然還不知有這麼回事。如今想起來,還真是慶幸有先去玩那一趟。 其實這次假期很長,即便受限無法出國,卻也足夠一般人做環島旅遊了。但我們仍秉持一貫的旅行風格,就算在島內也要慢慢玩,況且每次若只探訪一個縣市,累計加總起來終還是可完成環島之旅。因此,決定以 "順時鐘"的方向環島(分次),而首發當然就是相鄰的台東縣了! 基本上,要由花蓮往返台東有兩條主要的途徑,我們選擇走縱谷去、由海岸回。而花東縱谷內又有兩條主要的連絡道路:一是比較靠近中央山脈的台9線(縱谷公路)、二是沿海岸山脈而行的193+197縣道。 我們決定先走193縣道,之後切換到台9線再直驅台東市。當然這沿途會選擇景點做蜻蜓點水式的遊覽。 當我車子駛出193縣道的終點時,其實就已在玉里鎮了。隨機在Google地圖上搜尋,發現附近有一個新的打卡景點「玉里熊讚彩繪田」,覺得很有趣就決定去看看。 ↓結果"熊讚彩繪田" 被收割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縱谷早已是休耕期,也就說這是個有品嚐期限的景點 幸好,不遠處還有個熱門程度更勝一籌的景觀。 ↓「客城鐵橋」有台灣鐵道攝影最美景點之美譽 「客城鐵橋」位在玉里火車站往南幾分鐘,跨越源城溪與仁愛路的兩座大紅色鋼鐵拱橋,是因為玉里客城地區鐵路截彎取直後而興建的,名為客城一號橋與客城二號橋(通稱客城橋或客城鐵橋)。因左右兩旁均為稻田,讓此鐵橋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樣貌。一為逢稻田放水期間新插秧,藍天白雲青山紅鐵橋與穿梭其間的各式火車,倒影在田間水面上;二為休耕期間,獎勵耕作大面積波斯菊與油菜花形成花海鐵橋的獨特美景,吸引眾多遊客與成為攝影愛好者拍攝的美麗視野。 隨後,我們接上台9線(縱谷公路)繼續往南行駛。離開玉里鎮後,約莫半個多鐘點便駛進了池上鄉,算是剛踏上台東縣的土地。想說,差不多也是正午時刻了,不如就在池上大街上找店家吃個簡單午餐。其實這條中山路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幾年前的一個春節年假曾在此地留宿過幾天。 ↓發現一家老店新開的「甘味堂」(原甘盛堂)牛肉麵食館 上次來的時候,記得是有一家頗具故事話題的「甘盛堂」(有興趣的朋友可逕自上網搜尋)。當時雖已小有名氣,但因其營業天數少,又逢過年期間,並無緣一探。 今日我們路過池上,下車覓食剛好看到此店,算是有緣。既然上次向隅,此回怎可錯過,於是就進來了。 ↓店內只有幾張木製桌椅,不失簡潔樸實 店家因為曾經失去健康,才體會出自然食物的可貴。堅持以原味、無毒的食材烹煮,並強調清淡、少油、少鹽無添加。 ↓小菜:悄悄話(熱拌薄片豬耳)、豆陣(滷豆干&涼拌豆包 )、翡翠(涼拌黃瓜) 目前店內麵食只供應簡單的四種:牛筋肉麵、牛肉麵、炸醬麵、榨菜肉絲麵。麵條是使用自行研發的池上米磨成粉混合麵粉製成的米麵條,乃因米的黏性正巧可補足麵粉只有筋性不夠Q的缺點。米麵條無添加就很Q彈,但需要花較長的時間煮,食客就請耐心等候吧。 ↓牛(筋)肉麵是琥珀色湯頭,沒有一層浮油或濃重中藥味,香氣淡,入口卻有蔬菜和肉汁的清甜馥郁在味蕾迸散開來,滋味深長 隱身在這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池上擁有一片如詩如畫般美麗的稻田,特別是沿197縣道上有很多熱門景點。上次我們在池上慢活了幾天,其實也大部分都遊覽過了。 不過,今年(2019)農委會與台東水土保持局更是共同策劃了為期5個月的《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活動,將秘境多多的197縣道作為第一屆藝術祭舞台,邀集芬蘭、德國、土耳其、日本及臺灣共10位藝術家駐村創作,結合泰戈爾《漂鳥集》詩意,在12個景點設置了12件藝術作品。 今次,雖然我們已經決定走台9線直下台東,但剛吃飽飯也不宜趕路,不如就彎進197縣道將池上田園轉一圈再上路,沿途能看到幾個藝術作品就隨緣了。 台東池上為典型的農村聚落,常可以看到婦人們在溝渠中清洗衣物、一邊閒話家常的農村景象,宛如農村田邊俱樂部般熱鬧。現今,池上仍保存這樣的農村生活習慣,隨處可見公共洗衣亭,也有許多人仍會在溝渠清洗衣物,別有一番復古滋味。 ↓錦園洗衣亭(田邊俱樂部)即是昔日的公共洗衣亭,一樓以水泥蓋成一座座的位置,並貼心製成洗衣板可供使用,每個洗衣服的民眾都能有獨立的洗滌空間,中間則有潺潺流水經過;二樓則有觀景台,洗完衣服還能到這裡賞景聊天,相當特別 ↓錦園洗衣亭內可以看到德國藝術家Jens J. Meyer的創作《 洗滌的殿堂 》 相對應的詩句是泰戈爾《漂鳥集》第174首:雲兒把河之水杯注滿;自己卻隱藏在遠處的山中。 ↓《 洗滌的殿堂 》透過作品營造與洗衣亭對話的機會,希望觀賞者在作品引導下,走進洗衣亭靜靜感受這座洗滌的殿堂聆聽水流、觀察水流與織布互動的光影變化,深深呼吸水流與空氣激盪出的清新空氣,逐漸地洗滌出嶄新的心境 「伯朗大道」上依然是人滿為患,我們疾駛而過不敢稍作停留,直接前往「天堂路」。 ↓位於池上天堂路入口的「自然療癒」,為台灣藝術家撒部‧噶照的作品《 自然療癒 》。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站在土地上; 感恩大地的給予,享受自然的療癒 作品詩句《漂鳥集》第41首:樹木就像大地的渴望,踮起腳尖,遙遙窺向天堂。 老實說,近年來要很悠閒的領略池上的自然美及其深沉內涵,似乎也不容易。 ↓你需要排一陣子的隊,才能拍到這張相片 我們直接穿梭間小路,當車子再重回到台9線上行駛時,也差不多離開已池上正往台東的方向奔馳。 由於上次才造訪過,沿途經過關山鎮、鹿野高台都沒停,但平鋪在鹿野高台下方的龍田村,我倒是一直想找機會去走走。 龍田村是東臺灣極富歷史又兼具人文風采的聚落。早年的龍田村是卑南族人的狩獵場,被稱為「鹿寮」,並有漫天蝴蝶飛舞,以及成群野鹿奔跑嬉戲。隨後歷經了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開發花東,興建規劃了多處移民村,鼓勵日本人來台灣開墾,鹿野的龍田村就是當年著名的日本移民村之一,至今仍保有了不少傳統的日式建築。不同時代的移民,帶來不同的文化,使得龍田村擁有多元的風格。 日本人到台灣生活,自然也會把宗教信仰帶過來,因此移民村會建神社,讓這些日本人有心靈寄託。 ↓「鹿野神社」即為龍田村之神社,由臺東製糖會社出資,鹿野村日本移民義務出役共同修建,在1923(大正12)年7月10日鎮座,原址在部落北方靠近馬背附近的山腳下。1931(昭和6)年11月13日遷到今崑慈堂所在地 台灣光復後,日本人將神社內奉祀的神明請回日本,當地的居民就在神社原址奉祀土地公。民國四十二年(西元1953年),當地信眾請來媽祖奉祀,至民國四十七年又迎瑤池金母令旗入祀。而崑慈堂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在民國49年,崑慈堂草創之初,當時尚未剃度出家的證嚴法師曾隨師父在此掛單修行三個月。 ↓現今所見的「鹿野神社」,由當年原有基座,以日本檜木由日籍匠師技術指導的合作模式重建而成,新建後的鹿野神社規模小巧簡單、古色古香,僅有本殿、鳥居、手水舍等主建築 ↓「鹿野神社」主要祭祀自然神,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重建後未供奉神明於神社內,僅是修復原有樣貌、供參觀為用 ↓除此之外,村裡漂亮的棋盤式農田與茶園風光,也是相當地令人嚮往。農村景緻豐富,景色迷人,農村環境造就的豐富生態 ↓筆直的道路,整排的小葉欖仁並立夾道形成「龍田綠色隧道」 ↓讓人心曠神怡的「龍田綠色隧道」 ↓另一邊可以看到一大片「龍田大草坪」 這裡曾經也是很大一片的茶園,當時歷經了兩個階段才變成現在的草坪。第一個階段是民國93年當時的鹿野鄉長找來一群熱愛飛行傘的人,看上鹿野高台適合從事飛行傘活動,因為也需要一個降落場,因此鄰近的這塊地就成了首選。那時先劃定了1甲地做為降落場,之後因為花東縱谷管理處積極推動觀光,接著又把全區5甲地都劃設為降落場。 ↓現在,你只需一台腳踏車,便可以緩慢的穿梭其中,全村的坡度平緩,適合親子共乘單車自由行,感受龍田村的農村風情、歷史和文化的交錯片刻 我們從龍田村出來便長驅直入台東市了,而抵達也差不多是進旅館時間。 仍然是帶貓出來旅行,由於可選擇的住宿不多,也不宜頻頻更換。因此,這次雖要在台東縣趴趴走,但只會集中住在台東市內的一家民宿。 ↓『小貓兩三隻』正如其名,晚上只留兩三隻貓看家,民宿主人並不住這裡。只是一家寵物友善的民宿,並無特別之處就不多介紹了 剛到陌生的環境,不敢讓寶妹獨處太久,所以決定速去快回,到市區張羅幾樣網路熱推的台東小吃,外帶回來當晚餐。 結果一趟回來也算是豐盛:黃記蔥油餅、江南冰鎮滷味店、林家臭豆腐、七里香水煎包等。其中只有「黃記蔥油餅」比較特別。 ↓「黃記蔥油餅」的做法比較費工,並非一般簡單的蔥油餅,沒有排隊還吃不到呢 ↓一般我們知道的"蔥油餅",先在裡面的鍋子煎烤好備用 ↓在外面的鐵板油鍋打入滿滿的雞蛋同時去煎,接著在蛋上面還加入大量的蔥和九層塔 ↓最後在蛋還沒煎熟前,迅速將"蔥油餅"覆蓋上去,組合完成便起鍋 「黃記蔥油餅」的美味,在於用餅和蛋巧妙的將蔥與九層塔的香氣鎖住。 ↓白色陋屋(台東阿伯小白屋)是位於「黃記蔥油餅」附近的另類景點,雖然沒什麼看頭,但順便去打卡無妨 「白色陋屋」位在海濱公園旁,有著台版霍爾的移動城堡之稱,是一位名叫李文昌的阿伯花了40年一人徒手搭建、修補的房子,經過多年颱風、強震的摧殘,白色陋屋的頹廢樣貌絕對撐得起「全台最頹廢的台東阿伯小白屋」的稱號。它是台東最殘破的老厝,卻也是IG最熱門打卡景點,不過由於老屋主已於2017年逝世,小白屋的存廢成為了新的問題,想一觀這棟特色建築得加緊腳步了。 繼續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