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15 13:19:51瀏覽11152|回應10|推薦177 | |
續上篇《出雲神話・須佐之男の歸鄉》 日本島根縣在台灣的知名度較低,但其實旅遊資源也頗為豐富。概括來說,我是分為三大部分來玩,除了之前介紹的兩區: (1)與京都跟奈良齊名被列為「國際文化觀光都市」的松江市(含足立美術館、大根島)。(2)日本神話舞台的「出雲國」,以「出雲大社」為主所連成的結緣聖地。再就是,(3)接著我們要去探訪的世界遺產「石見銀山」。 「石見銀山」是於2007年7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特別的是,這是亞洲第一個以「產業」遺址型態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案例,也是日本第14個世界遺產。 「石見銀山」位於島根縣中心地帶,是日本為數不多的銀礦礦山遺址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數僅存有的銀礦山遺跡。在1526年被開採以來將近有400年的歷史,是戰國後期~江戶前期日本最大的銀礦山。但以一個礦山遺址會被登入世界遺產,必定還具有其歷史意義。主因是,在那大航海時代(16世紀),從那裡開採出來的銀,經過東亞輸出到歐洲,使得「石見銀山」當時在歐洲近乎家喻戶曉,這在東西方交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石見銀」年產量約為1萬貫(約38噸)曾占了世界銀總產量的1/3,而這鼓動了世界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事實上,當初是以「石見銀山與其文化景觀」的定義被列入世界遺產,因此範圍非常大。其中又分為「銀礦山跡和礦山町」、 「石見銀山街道」、「港與港町」三個區域。 現在我們就從「銀礦山跡和礦山町」開始吧! 交通:由出雲市駅搭乘山陰本線(JR西日本キハ120形300番台氣動車),約42分鐘在大田市駅下車。大田市駅前搭乘石見バス(石見銀山遺跡方面)約26分鐘在銀山公園前下車。 顯示詳細地圖 銀山礦脈位於當時石見國的東部,相當於今日島根縣大田市大森地區的中央位置(行政區上稱為大森町),故又稱大森銀山。 ↓「銀礦山跡和礦山町」是以銀山公園為中心,這裡有完備的停車場、巴士站、觀光指南諮詢處。從銀山公園往南至銀礦山跡有2.3km。從銀山公園往北至礦山町(傳統街道地區)有0.8km路程,石見銀山資料館就在這裡 巴士下車處正好在「銀山公園」周邊,趁天氣還好,我們決定先往南邊的「銀礦山跡」去參觀,然後回程再往反方向去逛「礦山町」。 ↓羅漢寺(五百羅漢)是「銀山公園」附近著名的景點,橫越過銀山川支流的三座圓拱橋(石反橋)是最主要的景觀 羅漢寺正式山號「石室山・無量寿院」,屬於高野山真言宗的寺院。是明和3年(1766年) 由観世音寺高僧・月海浄印發願所創建的。起先是為了追悼犧牲的銀山礦工和供養他們的祖靈,得到當時的大森代官・川崎平右衛門定孝、八代将軍吉宗的次男・田安中納言宗武的援助,在石窟內耗時25年打造了「五百羅漢」。 ↓在陡峭的石室山壁鑿出了左、中央、右三個小石窟,各對應一座橋 ↓左、右石窟都開有兩個禪宗樣式的窗框及一個大門,兩扇門扉的彩色雕花頗為精美。石窟內約只7坪大,可惜不能入內拍攝,因為被列入世界遺產項目的「五百羅漢」就安置在裡面 ↓「五百羅漢」是由來自温泉津町福光的石工一門多人,在這小空間石窟內、耗時20年的歳月雕刻而成。500尊石造羅漢像形形色色、喜怒哀樂表情生動栩栩如生(資料圖片) 「五百羅漢」完成之前,明治元年(1764)先在石窟的正對面建立了羅漢寺,並由月海浄印當任初代住職。參觀石窟受付處就在羅漢寺門口(成人 ¥500, 小 童 ¥300)。 好吧!就正式出發了。這段路程因無公車等交通工具(除當地居民外不得開車進入,巴士只能停在銀山公園),所以必需徒步或租腳踏車來方便行程。但我們冬季前來,因路面積雪,只有徒步了。 ↓路口有一棟国指定史跡「渡邊家住宅」,當年的武家屋敷、現在開設日式餐館「咄々庵」繼續使用 ↓「下河原吹屋跡」是17世紀初頭(江戸時代初),也就是最早期的銀精錬遺跡 石見銀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產量,原因之一是因為於1533年從朝鮮半島引進了「灰吹法」精煉技術。把銀礦石和鉛溶化後製成的合金放在鋪滿了灰的火爐上,然後再加上高溫的話,可以抽取出不容易被氧化的銀。最終這種「灰吹法」從石見銀山推廣到日本全國,使日本的金、銀出產量得到了飛躍的發展。 由於「石見銀山」的歷史和礦山技術當時震動了全球,若用肉眼觀看是無法體驗它的全部魅力。有興趣者可前往「石見銀山世界遺產中心」閱覽詳細的資料與展示。 ↓對面的西本寺為1631年創立,最初是天台宗、現在改為真宗的寺院。門前寫有「山吹城城門西本寺」的字樣。山吹城是位於要害山山頂,1533由大森銀山守・大内義興所築城,之後1562年被毛利元就攻破,山吹城陷落解体後,四個城門之一被移轉至此 再往前幾步路有個豐榮神社。 ↓「豊栄神社」主祭毛利元就的神体木像。1867年之前,此神社還稱為洞春山・長安寺(曹洞宗的寺院)。毛利元就是後來統治中國地方的霸主,洞春是他的法号、所以又被稱呼為洞春公。1561年毛利元就將自己的木像安置在山吹城内、1571年建立長安寺,遂將木像移轉至此 ↓這段路約2.3km、沿著銀山川而行,感覺像漫步在鄉間般輕鬆自在 沿途民家的町屋錯落,整個區看不到現代建物,似乎都還停留在早期的江戶時代。 ↓為了迎接"世界遺產"的年代,有許多民家已改裝成優雅的茶屋(或咖啡屋),供遊客歇腳。難能的是建物仍保留著原有古樸風貌,這或許是被登入世界遺產的因素之一 ↓這是某戶民家院子的植栽花藝,雪地小牌子寫著:寒菊(寒宝石),菊的一品種。花葉都小形。耐霜性強、12月到翌年1月開黄色的花 1526年(鎌倉末期),博多商人神屋壽禎在海上航行時看見了銀峯山(仙の山)上的反光,發現了日本最大的銀礦山,也就是島根縣的「石見銀山」。 從戰國前期開始,石見銀山就是戰國諸大名爭奪的重點,由大內氏(周防國大名)手上奪得銀山的毛利元就運用銀山增強軍備,進而成為支配中國地方的霸者。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豐臣秀吉,成為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擔任奉行共管。在戰國時代後期,產量曾高達當時全球的30%,這座銀礦為豐臣秀吉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並被用來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來源。之後德川幕府也覬覦石見銀山而三番兩次要毛利氏交出銀山,但都被強硬的拒絕,直到豐臣氏被滅、毛利氏被迫減封到只剩下今天的山口縣範圍,銀山才正式成為江戶幕府的手中物。成為獨立於幕府領地之外的「天領」(直屬於幕府的領地)。 明治維新後,石見銀山曾交由民間團隊經營,但效能不彰,最終載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山。 我們以悠閒的步伐,約半小時抵達銀礦遺跡「龍源寺間步」的入口。 開採銀礦時所挖的橫穴式坑道(像螞蟻巢般)稱之為「間步」。石見銀山有600餘條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間步,其中龍源寺間步是規模最大的間步之一,在江戶時代中期開山,曾經是代官所直營的坑道。 1988 年的考古調查中,在坑口附近發現了當年鑽探礦脈的痕跡,內部殘留著無數工人們用鑿子鑿刻的痕跡。 1989 年經修整後該坑道內部的道路貫通,遊客可以入內參觀。 (門票 : 成人 ¥400 ( 外國遊客半額優惠) 小人 ¥200) ↓「龍源寺間步」是在1715年挖掘的,為現在唯一公開參觀的礦坑遺跡 ↓走進間步之中,彷彿能想像到一切由徒手挖掘的開採樣子 ↓在主坑道之外,還可看到密密麻麻的支坑道,岩壁可看到銀光閃閃的亮點,也可發現一些小生命的生存 ↓「龍源寺間步」坑道長約600m (出口),是規模最大的間步之一 ↓「佐毘売山神社」座落於郁郁蔥蔥的山閒,緊鄰龍源寺閒步出口。神社內供奉着冶鍊之神 「 金山彥命 」 ,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山神先生。這座全日本最大的山神社現存建築物是1819 年重建的 此地會成為世界遺產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豐盛的大自然環境長期共存。這裡四周都被茂盛的山林所包圍,流露着一種神秘的氣氛。山林在因應當時所需要的木材量被採伐後,然後又持續地種植樹林去補充被採伐的樹木,如是者循環不息。在這裡,仍然保持着在大城市看不到的城鎮面貌,能夠在這裡漫步走走,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沿著銀山川的彼岸也規畫了一條可親近山林的「銀山遊步道」,雖然冬季積雪難走,但我們還是決定回程走不一樣的路 在「銀山遊步道」上也散佈著幾多重要的古蹟與遺跡,不至於讓人只是純走路。 ↓史跡「吉岡出雲の墓」在遊步道起(終)點處不遠,他是第一任代官大久保石見守所任用的技術官員,曾對石見銀山、伊豆、佐渡金銀山等處的開發建立不少功績 ↓「清水寺」是在推古天皇時代創建的真言宗古刹寺院,初創時稱天池寺,當時位於「仙の山」山頂的石銀地區 ↓延曆17年(798)遷至清水谷,其後改稱清水寺。明治11年又轉遷至現址 ↓清水寺(本堂)與銀山開發的歷史有著深深的淵源,曾作為領主、代官的信仰中心。鎮寺之寶中有德川家康賜與商人安原備中的「十字花染丁香花紋僧服」(辻ヶ花染丁字文胴服) ↓「清水谷冶鍊所遺址」 建成於 1895 年的大型冶鍊所,當時採用最先進的冶鍊技術,承擔了明治時期石見銀山地區的白銀生產 。 雖然冶鍊所不復存在,但是週邊的曠工住宅遺址 、 變電所遺址 、 選礦場遺址和礦山道還在傳達當年冶鍊白銀的情形 我們在此處離開「銀山遊步道」,又走回來時路,往中央的銀山公園。 ↓又回到西本寺 ↓經過銀山公園附近的住留Cafe,繼續往北邊的礦山小鎮走 ↓『中田商店』位於銀山公園的附近,門口木樁上寫的字引起我們的興趣,《田舎に泊まろう》不就是在台灣播映的「來去鄉下住一晚」嗎? 另一個《鶴瓶「家族に乾杯」》也是我常在NHK台常看的節目 『中田商店』其實並非餐館,而是一家只提供外賣的店家,主要商品是芝麻豆腐、鮮魚。 ↓招牌人氣商品「芝麻豆腐」,簡單的美味 ↓老闆見我們是外地人,讓我們到裡面坐,並提供簡單的佐料 繼續閱讀。。。 相關連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