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20 21:11:09瀏覽5930|回應4|推薦105 | |
續上篇《原民美味紅瓦屋》 對於一個長年居住在天龍國蛋黃區的人而言,突然要他遷移到偏鄉小鎮定居,不管是在生活習慣或心理層面上,都不可不說是個巨變與挑戰。為了讓日子在不驚不擾中隨遇而安,我給我們自己兩年的時間什麼都不做(指旅行),只為了深深地紮入鄉居生活,盡量過得樸實、簡單,並且把一切屬於都市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一心僅僅守著簡單的安穩與幸福。 果然「山中無歲月」,不知不覺就第2年快過一半了。眼看時序逼近中秋,天候轉涼不免讓人想到郊外走走,似乎可以開始先來安排一些暖身活動了。 記得最後一次來花蓮旅行時(當時還住天龍國),完成了一趟「砂卡礑步道」 的壯遊,大家可能會認為那只是大眾路線算什麼「壯遊」。是沒錯,雖然「砂卡礑」比慕谷慕魚難走一些,但終究只是輕量級的建行路線,而其難就難在我們仍是推著娃娃車走完全程的。 不過,另有一條銜接在「砂卡礑步道」 前端的「小錐麓步道」,對我們一家三口來說真的就窒礙難行了,不得不先放棄。雖說這兩條步道是串接在一起,而妙就妙在它們也可以拆開,讓人可以各自獨立去完成。對於「小錐麓步道」,我總覺得有個跳空小缺口的遺憾。 話說回來,既然現已安居在花蓮,也就說只要是可以當日往返的行程,我們就不用推著娃娃車帶寶妹出門。再說那一趟旅行的遊記,最後剛好就寫到「砂卡礑步道」卻因搬家而告中斷。我何不就趁這秋高氣爽之際,挑個晴朗的日子去回補這個缺口,同時將兩條步道、兩篇遊記合併完成。 在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們開車來到了「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的停車場。這個行程不只停車方便,連乘坐交通工具的遊客也可在太魯閣遊客中心下車,馬上就能輕鬆去郊遊踏青。 停好車後,我們就直往太魯閣國家公園方向奔去。老實說,光是這個遊客中心也夠你玩上半天,但我們還以達成目標為先。 ↓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處的台地上,鎮座著一尊大型太魯閣族勇士雕像(於2013年8月8日揭幕),在群山背景下顯得威嚴莊重。左側隔著立霧溪可以看到「小錐麓斷崖」 這尊高230公分,長、寬各150公分的「勇士」,以坐姿睥睨太魯閣峽谷。他頭戴羌角頭飾,是象徵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領導者,有別以往攜帶獵犬、揮舞獵刀的勇士形象,作者刻意以選擇收起殺氣,讓勇士展現自信、和藹的笑容,黑色花崗岩則讓雕像更顯穩重,是族人可以倚賴的靠山。整個作品雖強調寫實,但「勇士」修長、翹起的腳趾,則是採用誇張寫意的手法,象徵這名「勇士」雖已是部落中極有威望的長者,仍有顆蠢動的心,嚮往馳騁山林狩獵。另外,作者對服裝、飾品、山刀都仔細考據,連紋面、肌肉線條、皺紋等細節都相當講究,就是希望遊客能一目了然,直接感受作品傳達的太魯閣勇士精神。 ↓「小錐麓步道+砂卡礑步道」的路標指示牌,就在勇士雕像背後的道路旁,位於距離太魯閣遊客中心約1公里處 ↓記得去程要從隧道左邊進入,沿著畫有原住民彩繪圖騰的導引走,步行約至400公尺處有個分支隧道,由此轉入即能銜接「小錐麓步道」入口 ↓分支隧道的末端有一綠意透光通風口,這就是「小錐麓步道」起點的入口 ↓小錐麓步道的前段,以木棧道沿著山壁高低起伏鋪設而成,一路幾乎都在樹林中行走 前段棧道階梯上下曲折,林蔭路段易濕滑,請小心慢行並注意落石。 由於緊鄰著立霧溪下游的邊坡,步道上一邊是立霧溪谷,另一邊則是生長在山坡崖壁上的森林,步道在樹林中穿梭,林蔭蔽天。由樹林縫隙向東望出去,隱約一片斷崖地形。 ↓有幾處沒有遮蔽的地方就成了遊客喜愛的展望台,可以俯瞰立霧溪下游寬闊的河床,然後是一片大理岩斷崖,那即是小錐麓斷崖,地形垂直陡峭 「小錐麓步道」於2015年1月16日起全線開放通行,由於步道東端可以欣賞到一片地形貌似「錐麓斷崖」,因而被取名為「小錐麓 」。整段步道雖然只有短短650公尺,但卻隱藏不少優美景色。 據悉「錐麓斷崖」開始實施收費後,許多遊客陸續轉到此「小錐麓步道」旅行,也可享受壯麗美景。 雖然「小錐麓步道」沒有「錐麓斷崖」那麼刺激高聳,但步道中間也有一處特別的設計,讓遊人可以體驗趣味性的小刺激。 ↓「小錐麓步道」中段有條棧道吊橋(限行20人)橫跨過一道乾溪溝,此外一旁又多設置了一條與之平行的繩索吊橋,可供尋求刺激的遊客選擇,就看你想玩哪一種? ↓繩索吊橋名為「探索吊橋」,最多可容納5人,一次只能單排一個人行走,完全無法並行,而且必須遵行方向以東往西單向通行 ↓走在「探索吊橋」上,像是被吊橋包覆著,有種被設下的陷阱抓到般的感覺,別具野趣 ↓通過小吊橋後,地勢漸緩,不遠處有一座觀景平台,站在平台上,立霧溪下游河道曲流及太魯閣口一目然。甚至連東西橫貫公路牌坊和橫跨立霧溪的錦文橋也可以清楚看到 通過吊橋後不再是木棧道,轉而變成路面得平緩的碎石子步道,接著便到達砂卡礑隧道的西通風口。 ↓西通風口外是地勢平坦的階地,階地上長著台灣櫸、九芎、光臘樹和山肉桂,不妨在這裡休息片刻 ↓從西通風口續往西行,步道更寬闊了,一路之字型下坡 ↓經過幾個轉折後,眼前突然開闊,接著看到一條橫架在砂卡礑溪谷上的紅色大橋 (砂卡礑橋),即表示已達「小錐麓步道」的終點了 ↓砂卡礑橋下,即是「小錐麓步道」與「砂卡礑步道」的銜接點 在穿越砂卡礑橋下的同時,請容我將時間倒轉2年,如此便可以像穿越時光隧道般,不著痕跡的繼續接走「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同時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開鑿出一條長約4.5公里、寬1公尺寬的步道。因此最初步道可說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原先步道名稱為「神祕谷步道」,因為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而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意為「臼齒」。因此於2001年改回泰雅族慣用的名稱。 「砂卡礑步道」起點設有解說牌,對砂卡礑步道有全面性的介紹。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終點,全線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一邊行經鏤空的峭壁步道,一邊又可以欣賞呈現藍綠色的砂卡礑溪,難怪深受旅人喜愛 ↓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皆屬於變質岩 ↓從這裡回頭向南望去,可看到砂卡礑溪水由橋下穿過後,在不遠處注入立霧溪中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溪水都能保持清澈。可觀察到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這也是因為岩石崩落後尚未能經過長距離的滾動,因此保留原有的大塊巨石的形貌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 ●砂卡礑溪溪水湍急,禁止離開步道範圍或進入溪床、從事游泳溯溪,營火、烤肉及其他國家公園禁止事項。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除了回憶什麼都不留,請勿採摘花木、撿拾漂流木及石頭,以免觸法。 整個步道最美的路段,就屬接著要走的這段「大褶皺」。 ↓這是一處兩岸山壁陡峭對立的地形,走在由峭壁間攔腰鏤空而過的步道中,可以看到對岸裸露的山壁上有許多柔美的線條,像千層糕一般,層層分明地堆疊著,這種地形稱為「褶皺」 ↓這些岩石遠在數十到數百萬年以前,都被深埋在超過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在地層深處的高溫與高壓作用之下,岩石是半流體的狀態,且相同成分的礦物會聚合在一起,形成層層顏色分明的現象。由於臺灣受到板塊運動劇烈的影響,地殼快速隆起,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擠上來,快速冷卻,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樣形成了 ↓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除了褶皺之外,這片山壁還可看到山壁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洞穴,這是砂卡礑溪的傑作,在溪水切割的過程中,水侵蝕岩層較鬆軟的部分,而留下較硬的部分所致 巨石、藍綠相間的水色、山谷、石鑿步道是這段路程中最常映入眼中的美景。難怪砂卡礑步道獲得《米其林綠色指南台灣篇》的星級加持,成為國內外遊客喜愛走訪的步道。 ↓過了「大褶皺」開始走下坡路,轉了幾個彎溪谷豁然開朗,溪流趨緩步道也回落接近溪床 ↓沒多久便抵達了距步道入口約1.5公里處的「五間屋」,此地舊名為「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有當地住民販售農特產品 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包括稜果榕、幹花榕、雀榕、水同木等都是「斯維奇」,由於此地榕樹族群數量相當多,因此太魯閣族人也以「斯維奇」為地名。此處為平坦的河階地形,至今仍有太魯閣族人在此農耕,以種植山蘇等作物為生,過去因有五間房舍,也稱為「五間屋」。 我們行過「五間屋」,再往前走便看到步道盡頭的警示柵欄。 ↓「砂卡礑步道」連年受到風災影響,步道中段地基嚴重流失,僅開放遊客步行至5間屋後折返 也就是說,當時我們就只走到「五間屋」為止,而這已是兩年前(2016年) 的事了。 今年(2018年) 秋我們再訪「小錐麓」時,得知「砂卡礑步道」已經修復,目前可以從入口直行至終點「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原路往返全程約需4至6小時。 「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因過去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但太魯閣族人卻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過去應是長滿姑婆芋而得名。 ↓再折返兩步道交會點的砂卡礑橋下,循著迴旋梯直上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入口 ↓步道入口就位於砂卡礑隧道西洞口外、砂卡礑橋上的兩側,如果你只走「砂卡礑步道」的話可以直接由此進入 此處同時也做為「小錐麓+ 砂卡礑」步道的出口。 晚餐我們仍是回到花蓮市享用,今天這家店經媒體多次報導後,接著吸引部落客的追捧,在花蓮算是曝光率極高的店家,所以我就簡單帶過。 ↓『欣欣麵館』就位於號稱「花蓮美食一條街」的民國路上,初代老闆原本主要是提供麵食類的傳統麵店 該店現在已由二代老闆高志偉接手,40歲的他相當喜歡釣魚,熱愛海洋活動,也有自己的漁船,於是店裡開始提供海鮮、手釣魚料理,之後就愈來愈多樣。 ↓現在店門口又加掛了個『不是麵館』的招牌,同時以大量象徵花蓮魚產的鬼頭刀魚乾裝飾門面,不難看出二代老闆的經營頗有在傳承中又帶點創新風格的意味 如此一來,店裏賣的餐點就相當多樣了,除了保留原有的傳統麵食外,最主要的特色是豐富、平價的創意海鮮料理。不過,即使是常客,也不一定都能隨時吃到的固定的菜色,尤其是手釣魚,因為海鮮食材都是老闆自己或是船長朋友當天出海捕獲來的,有什麼吃什麼。 一進到店內,就可以看到一盤盤的豪華海鮮盤、青菜等等的小菜,讓客人直接選擇點盤交給店家料理,而冷藏櫃內則是有著生魚片、海膽、大生蠔、鮮蝦等等的新鮮海鮮盤,一旁的小冰箱,裡面就擺滿許多手釣魚,客人現點現料理。 ↓無論何時客人都超多的「欣欣麵館」,用餐空間似乎稍嫌小了點 ↓幸好,今年秋(2018)我路過該店時發現他們已做好擴店的準備了 既然已聲明「不是麵店」,我們當然是全部都點海鮮吃。 ↓厚切的生魚片感覺CP值超高,上面居然還撒蔥花,這也太台味了吧 ↓烤扇貝的調味很有創意 ↓在這裡能吃到價位親民的鮑魚,也太幸福了吧 ↓石蟳是難得吃到的食材,外殼堅硬,肉質鮮甜有口感 ↓曼波魚是花蓮名產之一,推薦一定要吃的是富含膠質的「曼波魚皮」 ↓最後當然要點一道花蓮產的有機蔬菜 晚飯後,我們又回到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處,夜黑了不可能再有行程。只因為我們訂的民宿就位於立霧溪出海口附近,明早由此出發上蘇花公路回台北比較方便。 ↓由民宿眺望太魯閣大橋夜景 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