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1 18:14:18瀏覽2909|回應0|推薦0 | |
野獸派 (Fauvisme)
背景 : 為法國的繪畫運動,1905年「秋季沙龍」展時,由記者Louis Vauxcelles 在會場,以驚呼語氣稱呼之「野獸」而得名,此運動於1907年結束。 畫家們意欲將色彩與對象的參考之客觀條件區分開,達到對色彩表現上的真正解放,同時亦企圖提升純色應用的地位。他們以極具挑釁的態度,反對印象派那種視覺效果上的把弄,也對攝影術的那種完全忠實反射,採取激烈的排斥態度。 事實上,野獸主義從新印象派那裡吸收到豐富的色彩運用經驗,並從高更頗富詩意的色調之作品中,以及羅特列克作品中自由奔放的線條中,獲得寶貴的參考價值。除此,非洲藝術及大洋洲部落的藝術,也是野獸派美學裏重要的內涵。 特徵 : * 主題、風景、人體和人像,經過簡化的呈現,但仍具有形象的特徵可辨認。 * 關於空間問題,野獸派傾向於將其深度削弱,主張具平面性的表現,否認具有立 體感的深度表現。 * 線條上具有起伏、飄動的特徵,造型經過些微的變更。 * 經由藝術家主觀上的衝動,表現出波浪狀的純色系,帶有猛烈及色光的張力之性質,他們應用打上白色為底,增強了色彩上的張力度。 * 筆觸強烈地傳遞出藝術家的情感。 野獸派與表現派的比較 : 野獸派與表現派維持著某種程度關係上的平行發展,只是前者並未帶有後者的悲劇內容,且前者仍保持著構圖上的和諧性。整體言,野獸派呈現出法國其自身的典雅氣質,相較於後者,則不重視上述的繪畫顧慮,而以扭曲形體和狂烈的色彩,「將模糊理解到的創造衝動及對既有秩序的反感,做心理的、象徵的宣洩。」 代表人物 : 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盧奧 (Georges Rouault, 1871-1958) 曼昆恩 (Henri Charles Manguin, 1874-1949) 馬爾克 (Albert Marquet, 1875-1947) 弗拉曼克 (Maurice De Vlaminck, 1876-1958) 杜非 (Raoul Dufy, 1877-1953) 東瓊 (Kees Van Dongen, 1877-1968) 卡慕安 (Charles Camoin, 1879-1964) 德安 (André Derain, 1880-1954) 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1882-1963) 關於野獸派之引言及筆記 : 野獸派試圖透過一種更自由、狂野的色彩,形成視覺上更強的力量。 自然,僅是野獸派描寫的起點,而並非作為對象。最主要的是要透過這個對象接觸所激起的感情,再由它影響至畫家的眼睛及整個心靈。野獸派的主要目標便是要以最尖銳、最強有力又最主觀的立場來傳達這個感情。他們使用純色作為獨特的繪畫語言以激化這種傳達效力,所以野獸派的繪畫已離開了視覺的現實世界之領域。P.150…對象物在野獸派的繪畫裏,已經變成為僅僅是表達感覺印象的工具,它僅僅是繪畫中的一個元素罷了。(彌勒著 李長俊譯 野獸派 台北 大陸書店 民國七一年八月 二版 P.153) 馬蒂斯 : 「我所用的各種不同的符號必須在一種不致於完全互相破壞的情形之下平衡起來。為了達到這點,我必須使我的各個觀念納入秩序之中;因之各個色彩之間的關係必須是在一種互相襯托,互相支援而不是互相破壞的原則下建立起來。」p.150 「色彩之表現力的特質的溝通是完全本能的,」因此畫家的選擇「並不是在於任何科學的理論」而是「在於觀察,在於情緒,在於感情性的經驗。」…馬蒂斯「只是在尋求如何將他的感情轉換成色彩」,「在色彩的構成上有一種必須的平衡是不可免的,…我要繼續工作直到我在整個畫面上達到了這種平衡為止。」p.151 「我的主要目標就是表現我自己…對我來說,所謂表現並不是在於強烈的情緒, ….表現就是指整個畫面的安排;…所謂構圖就是使畫中的各個部份達到一種裝飾性的組合之技術,畫家從這個構圖中,考慮如何表達他的感受。」p.153 在德安的作品中,大多為平塗,並沒有外輪廓線,形象是利用鄰接色襯托出來的。野獸派在否定了「實體表現法」的時候,同時也否定了「明暗對照法」。他們並不要描繪光線;他們希望光線能從色本身放射出來,而形成其本身的渾然一體的調和與明亮。P.153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