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 表現主義 (Expressionnism)
2007/09/11 18:09:06瀏覽6814|回應0|推薦0
表現主義 (Expressionnism)


背景 :
發展於1900至1925年間,尤其在德國及德語區。這股潮流有兩個重要團體 : 一為創於1905年的 「橋派」(Die Brücke),另一為1911年命名於慕尼黑的「藍騎士」 (Blaue Reiter)。關於「表現主義」一詞被大量使用於1910年間的一些雜誌及伯林的畫廊圈裏。
畫家們對於造型上的純粹關注並不感興趣,且揚棄一些與真實生活面無關痛養的主題 (例如印象派)。
對於「藍騎士」的成員而言,「創新並非僅限於造型上,而是在於思維上的再生力。」
自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後,「表現主義」的藝術正好充分表現出當時社會之政經體制病態下,人們的個別神經官能及意識形態對之的強力反抗。
在此之前,挪威畫家孟克,其繪畫呈現出的焦慮不安,以及梵谷的激情筆觸,對「表現主義」皆有深刻的啟示和淵源關係。
納粹掌權後,斷然中止德國「表現主義」,並斥之為頹廢墮落,大多的畫家因此前往美國發展。
在二次大戰後,美國的藝評家及收藏家尊稱之為「表現主義」。

相關淵源的藝術家 :
梵谷 ― 承襲自印象派畫家的傳統,而且採用了他們明亮色調的上色手法,但他作品中情緒化和象徵性的本質,已具有明確的目標,而並非只是呈現光線而已。例如他刻意地誇張「表現人類極端的激情」之本質,表現主義便是將之充分發揮在線條和色彩方面,以造成強烈的衝擊及感應。梵谷的激情表現與秀拉的知性、理性,企圖以科學化的形式之表現體系大不同。
孟克 (E. Munch) ― 在看過梵谷和高更的作品後,也開始探索激烈色彩和扭曲線條的可能性,用以表達焦慮、恐懼、愛和恨,這些最基本的情緒。 他為其歇斯底里的妄想尋求適切畫面的過程中,認識了簡潔率直之平面技法的潛力。孟克在德國造成特別廣泛的影響。
恩索爾 (J. Ensor) ― 歸入早期的表現主義畫家之中。他藉由怪誕和懾人的嘉年華會面具,來刻畫人類卑劣和陰暗面的本性。

特色 :
* 畫家們常將素材的原質顯現出來 (如透過「留白」),作品帶有濃厚的壓迫
感,令人心情沉重,透不過氣來的感覺。風格上具有強烈的侵略性。常描
寫社會中卑微或悲愴性的人物。
* 他們研究原始藝術,如非洲、大西洋部落的藝術,取其純粹的衝動和奔放
性 。他們偏好選擇木材的橫切面來雕刻,取其特殊效果及樸實之古風。
* 畫家們並不忌諱,如涉及道德、風化、死亡之類的題材,他們是帶著純粹的直
覺來表現的。

* 他們的畫面常具有衝擊性的節奏。
* 總體而言,他們表現的人物畫,非但並不遵循傳統的解剖學原理,甚至經過變形 或在人體的某些比例給與誇大,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要傳達更強烈的情感,而犧牲了平衡的構圖及美的傳統觀念,因此,「扭曲變形」成為一項強調的重要手段。
繪畫在色彩方面,常呈現黑、紅色為主導,激昂性的色彩與混濁的色調,取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
* 線條方面,分散又破碎性的特徵,更激化情感的力度。
* 狂暴的筆觸,留下具強烈性的肌理及粗獷的厚度。

代表人物 :
德國 ─
橋派(Die Brücke):
諾爾德 (Emil Nolde, 1867-1956)
繆勒 (Otto Mueller, 1874-1930)
克爾赫納 (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1938)
培克史坦 (Max Pechstein, 1881-1955)
海克爾 (Erich Heckel, 1883-1970)
舒密特-羅特盧夫 (Karl Schmidt-Rottluff, 1884-1976)
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
賈朗斯基 (Alexeï Von Jawlensky, 1864-1941)
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慕特 (Gabriele Münter, 1877-1962)
馬克 (Franz Marc, 1880-1916)
馬可 (August Macke, 1887-1914)
奧地利 ─
柯克希卡 (Oskar Kokoschka, 1886-1980)
席勒 (Egon Schiele, 1890-1918)
法國 ─
蘇丁(Chaïm Soutine, 1893-1943)
費拉 (Emil Filla, 1882-1953)
索貝爾 (Béla Czobel, 1883-1976)
波蘭 ─
衛特凱西 (Witkacy, 1885-1939)

馬克 (1880-1916) : 利用動物來表現他對宇宙及萬物連鎖關係的感傷信念。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動物和自然形體已完全和諧地交織在一起。他又從法國立體主義者那兒學到許多結構和分割畫面的概念。

康丁斯基 : 運用心理學對感知的研究成果,以期在具體的物像之外,為感情找到對等的圖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921&aid=122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