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22皓首遍尋道,置枕應未覺
2018/07/27 13:19:44瀏覽354|回應0|推薦0

舔缽殘留汁,粥味攙香息

稻穗翻浪滾,經文浸四溢

皓首遍尋道,置枕應未覺

夜半角鴟鳴,窗紙竹影搖

 

  此偈甚深,《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何以故?關鍵在於:要能見道。如何能見道?就在「稻穗翻浪滾,經文浸四溢」這句,引用了《佛說大乘稻芊經》如何是「見道」的理念。

 

  舔缽殘留汁,粥味攙香息。這句是隱喻,現在多數的學佛者,都在經典文字中耙梳,透過大覺悟者過去所流傳下來的理念,藉此來尋找生命法則,這樣的途徑與方法,好比是舔著大覺者法缽所留下的殘汁。雖說是殘汁,但餘香猶存。所以讀經不能說不好,只不過還差一大截而已。請詳讀《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

 

  稻穗翻浪滾,經文浸四溢。佛所見的生命準則,都在四周的萬事萬物中,佛能見,有為者亦若是。因為佛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佛說大乘稻芊經》「世尊觀見稻芉。告諸比丘。作如是說。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作是語已。默然無言。」舍利弗非常精進,即刻問於彌勒菩薩。

  彌勒解析言因緣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提及十二因緣,又細分外因(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莖。從莖生節。從節生穗。從穗生花。從花生實。)外緣(地水火風空時界等和合)、內因(無明緣行等十二)內緣(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

  從彌勒菩薩對舍利弗回答的內容,他從稻米的成長過程一一分析,擴及稻米成長的周遭條件;我們同樣可以推理個人一生歷程,以及所需的內外在條件。從個人、家庭、社會百工、自然萬物、環境生態等,我們會找到緣起法的「生命一體」。在世間亦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論。因此知緣起的互相關聯是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若能分別因素中的輕重、遠近、虛實、大小、多少,則能於關鍵處施力是為「舉重若輕」。

  從上所述,佛在稻田邊,傳達的是:「生命的法則,就在周遭的萬事萬物中,能對萬事萬物有所『感受、領悟、覺醒』者,就能見法。見法者透過這樣的過程,體認了原來這就是覺醒(佛)」。世尊將這些「見」表達出來,弟子將所聽得的集結,就成了文字上的經典。因此,偈文方說:稻穗翻浪滾,經文浸四溢。這裡要反思,我們怎會淪落至此,站在滿穗的稻田邊,卻只能舔缽中的殘汁呢?我們怎會缺乏收割的能力呢?

 

  皓首遍尋道,置枕應未覺。若不把握對萬事萬物「感受、領悟、覺醒」,以慧眼、法眼見人生,而專從經典文字中尋道,道必難會。因為此等行者未具「見道」之能。因此雖對經典焚膏繼晷的努力鑽研,甚至將經典置於枕邊,亦是不覺。

 

  夜半角鴟鳴,窗紙竹影搖。這個畫面承續著上一句,這位落於文字相,又依語不依義,看不到字裡行間的了義,依識不依智,見不到法只好依人的行者,夜半還在鑽研著,聽到了角鴟(貓頭鷹)的叫聲,但聞聲不見影。何以故?窗戶未開也。月光照著竹子,風吹竹搖,影子投在窗紙上。吾等是否一樣,有肉眼只見文字,卻心門不開,慧眼、法眼不生,明明道在眼前,卻與道難會。怎麼辦呢?去觀察吧,去感受吧,從中領悟,覺醒吧!道從生活中得。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1365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