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20深山貧道躑躅行
2018/07/22 10:22:31瀏覽241|回應0|推薦0

山澗蛙鳴水潺潺

畫眉清脆聲悅耳

驀然鴉群聒噪揚

深山貧道躑躅行

廟宇風鈴伴木魚

殿中大佛靜聆聽

怎奈心耳已失聰

萬籟俱寂空幻覺

 

  這首偈好似拈花微笑,透過畫面來體會所要傳達的深層意義。修行不只是為己,更要為眾生服務。如佛國淨土是諸佛所願。《維摩詰所說經》佛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法華經》提及「開、示、悟、入佛知見」其目的在使世上眾生得清淨。所以三世諸佛的願望,是希望「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因為生命本為一體,世界無法分割。

  然而這個願望的達成,無法由佛單獨承擔,必須藉由菩薩們 (覺有情;學佛行者) 一起來努力。如《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學佛行者若能與三世諸佛的心願相共鳴--「當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方能成就佛國淨土。

 

  山澗蛙鳴水潺潺,畫眉清脆聲悅耳。在深山大自然當中,無有干擾,萬物和諧存在。

 

  驀然鴉群聒噪揚,深山貧道躑躅行。忽然間林間的寧靜和諧被打破了,鴉群受到驚嚇,而發出了聲音,原來是一位深山的修道人慢慢地走著。

 

  廟宇風鈴伴木魚,殿中大佛靜聆聽。這位修行人在深山幽靜之處自修行,無有眾生干擾,因此這個畫面說的是風鈴伴木魚,只有殿中大佛聽著修行人早晚課的誦經聲。

 

  怎奈心耳已失聰,萬籟俱寂空幻覺。對這位在深山自以為追求靈修者,上蒼對這位修行者給了個評語,說他是失聰者,聽不到世間眾生的苦難,他的心裏萬籟俱寂,他無法聞聲救苦,他自以為覺悟了,其實一點悟性都沒有,他的心是死寂,而非生機活潑的涅槃寂靜。這位修行者從外相看,不能說他不精進,然而他修的是強梁禪,如強梁馬但念水草,他依地水火風空識而修。然而佛所讚歎的是真實禪,如真生馬,不念水草,但念駕乘之事,真實禪不依地水火風空識而修。詳看下文。

 

禪的真義以及另一個角度(二)失落的環節 — 真實禪

 

  《雜阿含926》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如強良馬,繫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詵陀! 若真生馬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註:槽櫪:養馬的器具。

 

  學佛者為何多習強良禪 ? 娑婆世界眾生心地剛硬難以調伏,所以釋迦牟尼選擇世人壽命百歲的時機(本生經)、選擇了苦樂參半的娑婆世界,使這些「閻浮眾生,起心動念,莫不是罪,莫不是業」的心地剛硬眾生,能眼見「成住壞空」「緣起聚散」而能得「開、示、悟、入覺知見」,而離輪迴。

 

  強良禪是前行:為讓這些眾生能「見」法,所以须授以「 止觀 」。此即強良禪,包括四禪八定、空三昧禪住等(清淨乞食住經)。而強良禪是前行,為真實禪作準備。 兩者的差異,在於透過強良禪,讓覺知心,出離心不強的,使之成強而有力的生命,然後投入生活,〈耕者婆羅門經〉,在現世生活中展現生命之應所作。

 

  為何失落了真實禪? 因為有些學佛行者,不知在真實生活中「生命的轉變」才是真修行,卻將修行重心落在「義理的辯論」,造成「口說心不行」,名為「戲論」,佛學鼎盛而佛法衰微, 空談誤人法身慧命 。

 

  有些行者則稱應實修實證,卻將時間力氣投入禪定、內觀,持咒、經行、拜懺、朝山。以引發神通為證得。此即是佛陀所說 如強良馬,繫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

 

  若閱讀小部經典【本生經】,佛陀在世時常為有疑難的比丘,舉自己從最遠因緣佛陀為善慧行者,歷十萬劫經六佛而降生於娑婆世間中。曾扮演各種角色:隊商主、賢人、大臣、評價官、王子、採薪女之子、國王、道士、司祭、戒師、地主、財官、商人、賭徒,帝釋天、樹神、大象、牛、鳥、鹿王等等。

 

  而在世間扮演諸角色中,佛陀的累世前身是如何的依據「 生命的法則 -- 我所應作、所不應作 」處理週遭的人事物,以致外顯的行為能適當,稱之為「諸法如義」。而內在真實生命的特性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而聖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1349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