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4 14:52:26瀏覽426|回應0|推薦3 | |
颱風災難過後看到李鴻源教授又到處鼓吹:消防署應升格成防災總署,政院也成立災防辦,並提高其位階進行跨部會協調指揮之建議。我心只能說有戚戚焉! 其實平心而論:防災不只是要靠硬體的組織與制度授權,更是要靠全民從上(政客)到下(百姓)的危機意識覺醒,防災層級再高,所有決策者(包括百姓你我)沒有危機意識也是白搭。除了危機意識外,更需要靠各層級決策者的協調組織能力,不僅是地方縣市政府與鄉鎮里民間協調,更要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救災,台灣一直作不好協調工作,主要原因在於兩黨的民主政治使然,政黨惡鬥無是無非,兩黨從不(也無法)坐下來好好檢討救災體系與緊急救災計畫的完備性,每次出了事就是兩黨惡鬥噴口水卸責,中央主政者也常搞不清狀況到處亂走到處概括承受攬責任上身!不檢討地方與中央的執行責任歸屬,也不檢討災變計畫的妥適與修正,也就無法改進未來的防災與救災工作。人民也不自省防災很大一部份其實是自己的責任,為了降低民怨,中央與地方政府有意無意的都認為事後的補償金是解決民怨的最好對策。在這種金錢誘因錯亂的治理下,反正災後人民可拿救濟金,縣府與中央可撥預算大發救濟金,隔年又可大幅上修救災與防災預算,如此惡性循環,災難只會年年發生。為何不將防災與氣候保險掛勾導正防災的誘因機制呢? 一個氣候災難的發生其規模大小取決於三個要素,一是氣候的潛在風險(如雨量溫度海水等參數),一是受衝擊體系的脆弱度高低,這包括了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體系,最後一個便是這個體系的被統管的能力(governess)與制度(institutions)。氣候型態與自然及社經環境體系對一個 特定地區而言,短期內是無法改變,要靠長期的努力來降低風險與脆弱度,但統管與治理的能力絕對是短期可以因應的防災調適對策,我們現在缺乏的就是這個要素。看看梅姬颱風的過境,我們知道極端雨量的警戒值已到達,也知道蘇花高與宜蘭平原是高脆弱度的地區,但我們缺少的是地方政府的防災與應變災難的緊急計畫,不但沒有A計畫也沒有B計畫與C計畫,中央政府也同樣缺少應變計畫,更缺少監管協調地方政府的統管能力。 預防勝於治療,氣候災難的治理更是如此,事前的警戒體系(warning system)與防災應變計畫的規劃和徹底執行,演練過嗎?這次梅姬的災難顯示警戒資訊是有的,可惜地方與中央都沒有防災應變的計畫,或許有可能也沒有執行吧,是不是其中協調失當呢!當雨量接近或超過自然環境體系的最大承載量時就應啟動防災計畫,為何當時蘇花高沒有管制封閉任令車輛與人員仍然自由行動?為何地方政府沒有作為或延遲許久才宣布停班停課?中央有發現地方無作為時,有任何的督促與監管嗎?最令人害怕的,是不論地方與中央如果都沒有防災的應變計畫與危機意識,那恐怕才是災害規模層級上升的原因。事後的救災作的再好也只是盡人事聽天命在成本效益上是根本無法與事前的預防來相比的。從88水災到現在,救災與災後重建方面,我們的政府已不斷增進統管能力,績效有目共睹,但在制度上是有檢討的地方,例如每次救災或復健靠的都是國軍,國軍的任務主要是國防而非救災,這種以國軍為主要救災力量的方式是需要檢討的。除了國軍外我們要如何規劃成立與加強救災能力,是救災總署成立後需要考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未來的氣候變遷衝擊已勢不可免,而氣候變遷衝擊所需的調適因應層面廣闊,從自然生態、環境、人文到社經體系幾乎全部受到影響,從個人、社區、地方政府到國家社會以致於全球的層級,調適的各項範圍與縱深都會交互影響,成功的調適可降地氣候變遷衝擊的風險,因此需要進行跨領域的整合性評估與政府各部門各層級間的密切互動與協調合作。這種多元科技整合以及多層級多部門的人力物力的協調合作是一項負挑戰性的艱鉅任務,要能成功就必須要有一個強而有能力的中央領導者,他能獲得全力的支持與授權來熱忱地督導跨部會、跨層級與跨領域共同聯合規劃與執行調適政策,所以我同意李教授的看法應成立救災總署作為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者。 地區性與地方性的調適亦需要協調整合,但更需要居民、社區、社會團體、產業以及各級政府以真實伙伴的關係(partnership)一同合作,如此方能有效整合資源與技術達成最佳的調適效果,有效的伙伴關係與跨部會的協調合作都需要能創造一個能令人積極參與的環境氛圍,同時也需要對調適能力構建的重大資源投入,這些需求都是各級政府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刻不容緩的當前要務。如何創造一個能令人積極參與的環境,讓利害相關者都能積極快樂參與(不論是反對黨還是執政黨,官方還是民間,企業還是社團),這是氣候調適因應對策成功的必要條件。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