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礦坑的今與昔
2016/11/02 10:32:21瀏覽130|回應0|推薦8
我們一行人沿著沁涼濡濕的坑道向裡走,闃黑的坑道兩旁每隔數尺就閃著一座大燈,所以儘管愈走愈幽閉,慢慢地還需佝僂著身子前行,還好有一個宏亮的聲音一一解說著,使我們不至於對昔日埋葬於此的冤魂有所懼怕。

開採煤礦,最怕碰到坑道塌陷或爆炸,因此礦工可說是在刀口下討生活。由於待遇高,大約是當時一般公務員薪資的二至三倍,加上不需學歷,只要有粗壯的身體和耐操的個性,即可勝任,所以仍吸引中下階層的青年前來應徵工作。但是高風險的工作,在有了今天不知有沒有明天的情況下,礦工們大多及時行樂,吃喝嫖賭之風很盛,礦坑附近也出現了不少酒家、賭場。有些僥倖不死的礦工,晚年卻罹患了一種礦工職業病--塵肺症,因此礦工的一生,似是一首人生悲歌,他唱出了人們為討生活的無奈與辛酸。吳念真曾編導的一部礦工電影--〈多桑〉,血淋淋的描繪出他自己父親坎坷的一生。

我們從陰森的坑道出來,解說員--這座礦場老闆的兒子,帶領我們進入典雅幽靜的餐廳喝飲料、吃鬆餅。這座礦坑在民國七十六年即停止開採,雖然此地仍蘊藏有煤(黑金),並未開採完畢,但當時由外國進口的煤礦,其價格是我們台灣煤礦價格的一半不到,逼使我們台灣所有的礦場全部歇業。中部山區這家礦場在業主兒子的巧思之下,將污濁不堪的廢坑重新打造成一座休閒餐廳,並保留部分坑道供觀光客緬懷過往,真正是起死回生,轉業成功,令人激賞。我們不是常說絕處也可以逢生的嗎?

更生日報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8024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