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濕地風光
2016/10/20 05:21:27瀏覽282|回應0|推薦6

海邊鋪設了長長一條自行車專用道,我把車停下來和妻一起下車吹吹秋日清涼的海風。


高美濕地上生長著一片綠油油的雲林莞草,生機蓬勃。左邊一排風力發電的風車和右邊一座紅白條紋燈塔遙相呼應,似是這片濕地的守護神一般。海堤上每隔若干公里即有一座木造涼亭,當火毒的驕陽使你頭暈目眩時,涼亭上坐坐,海風把你身上的汗水吹乾,又恢復了元氣。


此時正是退潮時刻,我們沿著木棧道向濕地中心行去。草叢裡棲息著一隻隻的埃及聖鹮,遠遠看去豔碧碧的雲林莞草像是開著一朵朵的白花,我們稍一靠近,乍見那白花驀然騰空,好美呀!我們驚得目瞪口呆。


爛泥地裡有許多千瘡百孔的小洞,我們立正屏息等待片刻,一隻隻招潮蟹小心翼翼從洞口探出,用牠探照燈似的螃蟹眼偵察敵情,確定安全無虞,霎時成千上萬全跑了出來,四處橫行。唯獨體態呈圓球的和尚蟹獨創一格,筆直前行。


野鳥學會的義工,在涼亭架設了好幾架望遠鏡,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埃及聖鹮的英姿。牠全身雪白,惟頭部及尾羽烏黑,烏黑的鳥喙恰似一墨色的鐮刀。此鳥原世居於東非、衣索匹亞一帶,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陪葬品,埃及人視其為國鳥。二十多年前由六福村引進,後有四隻逃脫。由於牠對台灣氣候頗為適應,逐漸定居於西部濱海一帶,鳥會預估已達千隻。由於牠的生活習性與本島的鷺科鳥類一樣,造成生存和繁殖上的競爭,產生排擠效應。


無獨有偶,雲林莞草原本是此生態系的生產者,當秋冬時,草葉落入水中就是消費者〈包括彈塗魚、螃蟹、蛤蜊、河豚等〉的食物。但數年前另一種植物「互花米草」,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西部海岸,短短三年不到,攻占高美溼地潮間帶廣達三公頃,它會造成溼地陸化,所有潮間帶生物死亡,再不解決,預計五年內,雲林莞草的生長地區恐怕也將被它全面取代。這使我不禁憶起數十年前福壽螺入侵台灣,危害農田作物的慘況。


我問解說員,目前找不出解決之道嗎?他指著遠方一群人正在賣力地拔除互花米草的盛況。原來是靜宜大學的學生,通識課的教授正率隊利用假日拔除「野草」搶救濕地。斬草要除根,否則春風吹又生,無奈互花米草的根系分布可達 60公分深的灘土中,根毛旺盛。這些學生得奮力連根拔除,辛苦異常。沒有更好的法子嗎?解說員說,中國大陸為了填海造路而引進,海埔新生地形成後,他們就用挖土機清除,可是我們為了保護濕地,挖土機不能進駐,所以暫時土法煉鋼。


我不禁訝然,如此美景,內裡卻暗藏殺機。我嗅到了一場本土與外來物種明爭暗鬥的肅殺之氣,這氛圍竟有著人類社會的影子。


─中華副刊─ 日期:2014年03月28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7835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