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MM说,“《梅花檔案》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语焉不详。
额不知道这里所指的小說是什么小說,但额却知道它的最原始出处--手抄本《梅花党》。
先问一句:有看过当年的手抄本的童鞋请举手?
那还是在“7字头”年代,流行一种叫作“手抄本”的东东。
在当时,“手抄本”带给额的震憾是巨大的。在当时那种文艺作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氛围里,“手抄本”像是从地下偷偷冒出来的“毒草”。
现在还记得名字的作品有:《梅花党》,《归来》(后改名为《第二次握手》),《绿色尸体》,。。。
首先作者是很有才的--在那一个文化断层的期间,青年人里面藏龙卧虎,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只不过是还没有机会显露出来。创作“手抄本”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其次,写作手法很大胆。这个大胆并非指在政见方面的,而是指非常规写作。
在《梅花党》里,共军的“匪谍”与国军的美女军统高级人员产生了“可歌可泣”的爱情。在“7字头”的年代,这还了得?
另外,写作手法还有一个可引起异议之处:把一些真人真名,或真实的历史事件都安在小说人物头上。
比如,在《梅花党》里,把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女士都写进来,还把郭德洁写为“梅花党”成员,她跟随李宗仁归国是肩负党国的特殊使命,云云。。。
再比如,在《归来》里,把女主角丁洁琼女士写得“此女只应天上有”,集美貌智慧于一身。这也就算了,更突兀的是,把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衡定律”都拉进来作衬垫。说是当杨、李的理论刚发表时,受到许多大师的质疑,处境艰难。最后,由留美科学家丁洁琼以物理实验的方式为杨、李的理论提供了证明,从而一举获得诺贝尔奖。
这种写法,在额今天看来,是不妥的,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但在当年,却是很能激发额的幻想欲、YY欲。。。
额当年也抄过。不过,不管是抄或是读,都有点“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惊心动魄之感,因为若被公安局查获,是要吃牢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