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正月初九日 ◆歲時釋義 每年正月初九,也是高雄美濃地區一年一度聖蹟會之期,所謂的「聖蹟會」,乃是指早期民間為了表示「敬惜字紙」,必須將字紙送到惜(敬)字亭中焚燒,所燒化的紙灰也不能隨意丟棄,必須於特定的時間,向神明禱祝後再一起清運,送至河中讓所有的紙灰隨水漂流,回歸自然之中。 清季時,各地都有僱請專人收集字紙的風俗,林豪修《澎湖廳志》謂:「士民最敬聖蹟,鳩貲合僱數人,每月赴各鄉拾取字紙,積貯書院中,每歲送之清流,沿為成例……同治十一年,紳士許樹基、陳維新、蔡玉成、陳雁標、林瓊樹等議,於送字紙時,士子衣冠,齊集書院,以鼓吹儀仗,奉製倉聖牌位,迎至媽宮;及送畢,乃返駕於書院。各澳輪年董理,於是四標弁丁及郊商民亦各備鼓吹,共襄盛舉焉。」 此外,《安平縣雜記》也有類似的記載:「迎送聖蹟,名曰『送字紙』。十二年一次,郡城內外紳士商民,演樂迎送,將積年所拾之字紙燒灰,一概箱貯,護送出海,付水漂流,甚為敬意。」 ◆歲時緣由 傳統舊習中的「敬惜字紙」,源於先民們對「字」的敬重,只要是寫上文字的紙,便不能任意丟棄踐踏,即使是廢紙也必須集中起來,送到專門焚燒字紙的「惜字亭」焚燬,讓那些文字「過化成神」,飛回到天上。 也因此,在封建社會時代,紙和文字不僅是文明的象徵,更是聖哲遺教的傳承者,加上「造字不易」的印象以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造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觀念的影響,官方乃透過「敬惜字紙」觀念的建立,不只建立了一般人對於「文明」的景仰,更因而強化了讀書人的崇高地位,借以區分出士與民的不同位階,這些讀書人為了擁有這些特殊的待遇,就唯有乖乖聽話一途,可見得早期的「敬惜文明」舊習,根本就是官方用來分化民間、控制人民的手段之一。 早期的台灣社會,收字紙一直都是相當普遍且為人們所重視的風俗,因此專為焚燒字紙而建的惜字亭也相當多,這些惜字亭除出現在街頭坊里外,各地的書院,文朝或較重要的廟宇中也經常可見它的蹤跡,但型式、大小及名稱卻不盡相同,有的高及數丈,有的高不及五尺,有的名叫聖蹟亭,也有的叫敬聖亭或文筆亭……這些專為焚燒字紙而建的亭子,不少都祀有倉頡先師或制字先師的神位,主因傳說中的倉頡,是中國字的創造者,惜字之餘自然要敬聖。 ◆歲時特色 生活在現代聲光視聽領域的現代人而言,不管是「送字紙」或者「惜字會」也許會認為是前朝舊事了,事實上,台灣不只有人拾字紙,也還有「聖蹟會」的存在運作者,至於惜字亭或聖蹟亭,全國至少還有十餘座,雖然它們無法和這個時代扣上比較直接的關係,但至少也為台灣人過去敬聖蹟、重文明的文化,留下最後的見證。 高雄的美濃地區,居住的大都是客家人,向來都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更自認為是個文風鼎盛的地方,傳統敬聖惜字的風俗,彷彿也就這樣一直留傳下來,不只鎮上還有一個聖蹟會,永安路與中山路上的美濃敬字亭,更被列為國定古蹟。 ◆歲時活動 美濃的聖蹟會,隸屬於廣善堂,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九,是一年一度迎聖蹟的日子。約在清早五、六點鐘,許多穿著藍衫的老人們就忙著準備各項事宜,稍稍就緒以後,在司儀的指揮下,眾人各就各位,接著鐘鼓齊鳴,「恭迎聖蹟」牌所率領的隊伍,隆重地從廣善堂出發,後有二、三十位隨行人員,跟在最後面的是小貨車,上面載運的,則是年前從敬字亭中收集來的字紙灰,這個隊伍要一路走到美濃河畔,祭祀過河伯水官以及海龍王之後,再把紙灰灑在河中,表示請海龍王把文明帶返上天,便算結束任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