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做菜長智慧
2010/10/02 22:42:11瀏覽406|回應0|推薦3

 蓺類雜誌專欄_摘自20107147期 

(蓺類雜誌是由朱宗慶先生所創立「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發行的雜誌)

    學做菜長智慧

文.攝影/林瑋

對食物的興趣與生俱來

    大多數小孩天生對「吃的東西」很有興趣,尤其對於餐桌上能吃的東西是怎樣從食材「變」出來的過程也很想了解,但是廚房畢竟是個危險的地方,規矩必須先建立起來,才能讓他在廚房裡「參一腳」。

    有次參觀一所新開的幼稚園,教室旁邊就有個「觀光廚房」,中間用玻璃窗隔開,孩子們圍在窗前就可以清楚看見廚師如何烹調他們的午餐和點心。這種「設計」對孩子來說很棒,既讓孩子看得見食材的原形和變身的過程,而且又能保護他們遠離爐火。

    許多餐廳也都有這種現場料理的玻璃窗設計,尤其是北平館子的包餃子、桿麵皮的活兒,孩子都愛選靠窗的位置坐,觀看廚師神乎其技的包餡兒速度。

為安全而隔離烹調現場

    在家庭裡當然不可能有這麼好的設計環境,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是為了安全理由而把他趕出廚房,孩子到就學階段又為了課業繁忙而沒空進廚房,「如何料理三餐」這門功課常被忽略,更何況有的父母工作很忙,滿街的餐廳和便利商店順理成章接手家庭廚房的功能。

    因而學校國小階段的假期作業會有「做家事」這門功課,包括協助料理三餐,國中階段更有家政課,例如學做披薩、涼麵,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廚房事。

親子一起下廚好處多

    我的外甥女在美國念大學,假期回臺灣到烹飪補習班學習做菜,一堂課學費一千塊。我好奇的跟去看,大廚房裡一群大孩子拿著筆記本圍著老師,先記錄下老師講的重點,再分組依樣畫葫蘆共同完成幾道菜。

    這件事給了我提醒,「做菜」是不可缺的生活能力,孩子跟在父母身邊學做菜的好處更多,因為把食材處理、下鍋、煮熟的過程還算簡單,更多要學習的事情是:如何採買、配料,以及關於健康的知識。中醫對於食物的溫熱寒涼有許多講究,食物的搭配也應注意到這種觀念,例如煮冬瓜湯要加薑絲、油炸丸子旁邊搭配黃瓜片等,讓溫熱性食物和寒涼性食物互補。

    小時候我獲得允許進廚房跟在母親身邊團團轉,不知不覺也學到不少。現在每天下班從安親班接到孩子後,我就帶著一起去超市選菜,回家後進廚房一起煮菜,輕鬆聊聊想到的料理觀念,也談談學校生活,哪還需要花一千元去外面學習。

    當帶孩子去朋友家作客時,孩子也很習慣幫忙廚房工作,不知不覺和朋友家的阿媽聊天成了好朋友呢。

孩子學做菜體會父母心

    在我擔任編輯工作審稿時,從投稿的作文中可以看到孩子的生活情形和價值觀。許多孩子都會寫關於「晚餐」的作文,從「香味撲鼻、讓人口水直流的好菜」中體會爸媽的愛。

有次接到一位孩子讀私立小學的媽媽的電話,要我從信箱中看看孩子投寄的文章。文中孩子寫「放學回家時,媽媽已經煮好一桌豐盛的菜餚準備安撫我的五臟廟,媽媽看著我吃完一桌美食以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端上削好的水果來給我吃。」其實我看到「迅雷不及掩耳」時,滿心疼的是媽媽的辛勞,也擔心服務太周,孩子不知會不會懂得感恩?

   孩子接觸廚房事,學會做菜,在安全的大原則下,孩子的收穫一定會很多!要讓孩子學習徹頭徹尾做完一件事,那就從學做菜開始吧!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woei007&aid=446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