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DAY6.1吃薯條沾美乃滋與萊比錫車站的最貴廁所收費
2009/06/27 23:44:48瀏覽2008|回應0|推薦32

東歐青春行的第六天,告別了文化古城德勒斯登,往世界聞名的圖書城__萊比錫 Leipzig前進!

(該地印刷業與圖書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則是德國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

萊比錫兼有工商大城與書香大城兩大並行不悖的稱號!

萊比錫位於Leipzig盆地的中心,是德國薩克森州最大的城市,拉丁文名稱“Lipsia”意思是“長菩提樹之處”。的確,萊比錫的菩提樹枝繁葉茂,堪稱這座城市的一個標誌。

不管你是不是學音樂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哈的大名吧?

來到萊比錫,若不知道這裡曾經是巴哈譜成無數樂章的地方,當地人可能會對你搖頭喔!

跟著領隊屁股後頭去和巴哈合影表示到此一遊吧!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哈的雕像矗立在教堂的一側!

據說,BACH曾在此擔任要職,除了編寫聖歌之外,還要指導教堂內的小男孩合唱團員練唱聖歌。

雖說萊比錫並非BACH的故鄉,但他將一生最精華的時期與創作都獻給這城市 ,巴哈在萊比錫與家人一同住在聖托馬士學校宿舍裡,自1729年還接下了萊比錫大學業餘音樂社團的音樂總監(Collegium Musicum) 。

觀光客齊聚的市集兩旁,有許多街頭藝人吹奏著好聽的音樂,瓶子會忍不住佇足傾聽美妙樂音,當然不忘投下幾枚硬幣來鼓勵未來的音樂家!

到訪萊比錫一定要記得停下腳步欣賞街頭藝人的音樂演奏喔!

與其他的城市相較,萊比錫交通、人文、藝術各方面的建設都十分出色。

萊比錫位在多條貿易路線的交會點自12世紀起每年都固定會有許多的商展在此舉辦。

Leipzig同時擁有工商大城與書香大城兩大稱號!

瓶子旅遊時常用食物來記憶城市,對萊比錫的美食聯結就是市集排隊商家的現炸薯條__熱呼呼的薯條沾的不是蕃茄醬而是美乃滋,每一根酥脆的薯條沾上濃郁香醇的特調美乃滋,那滋味啊,至今想起,沒用的瓶子還會忍不住吞口水......

當時沒寫部落格,沒有隨時隨地照相的機靈,排隊熱當然沒拍!

一根接一根吃薯條的時間都來不及了根本沒想到要拍照!

so,拍寫,有真相但沒圖!

萊比錫市集上的建築仍保有濃厚的中古世紀風!

接著,我们一行人去參觀萊比錫火車站!

瓶子查的資料:在2006年柏林新火車站落成之前,26個月台的萊比錫曾是全歐最大的火車站。(意思就是曾為歐洲最大火車站的萊比錫已被柏林取代了!)

這故事給瓶子的啟示就是:沒有永遠的第一名啦!

忍不住舉一反三,據新聞報導:趕工中的杜拜塔目前已蓋超過140層樓,超越台北101大樓(508公尺),杜拜塔完工後將取代台北101成為世界最高大樓。

see,萊比錫曾是歐洲最大的火車站!

瓶子記憶最深刻的是萊比錫火車站的廁所!

why?

收費超貴,若記憶無誤應是1.2歐元,大家遊歐一定要作好心裡準備(隨身攜帶零錢),上廁所要付費!(費用折合台幣約二十到五十元不等.....)

萊比錫火車站的內部設計採用了對稱原則;古老外觀的車站大樓裡面蘊藏著現代化的車站設計理念。

萊比錫火車站之大,除了月台數驚人外,購物商店也讓人印象深刻,換言之,萊比錫火車站同時也是一個時髦的購物商場喔!

插播:

對巴哈有興趣的再往下看囉!

感謝yahoo奇摩知識解惑

巴哈的故事:

被後人尊稱為『音樂之父』的巴哈,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音樂世家。兩百多年來巴哈家裡出現過許多位傑出的音樂家,不過其中最為後人所熟悉的就是這一位了。父親從小教導巴哈學小提琴與中提琴,不過十歲那一年父母親相繼去世後,巴哈就由大哥扶養,並由大哥教他古典鋼琴。

據說喜愛音樂的巴哈常在半夜時,等到大家都熄燈睡覺後,偷爬起來,然後把大哥精心保存的樂譜叢書櫥裡取下來,在昏暗的燭光下,一首一首地抄錄下名曲;後來被哥哥發現了,便很生氣的將他視如命根的抄譜簿給沒收了。從這裡我們知道巴哈是多麼喜愛音樂了!

代表作

布蘭登堡協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布蘭登堡協奏曲共有六首,是為布蘭登堡的魯道夫爵爺所寫的,被譽為協奏曲的最高傑作。布蘭登堡協奏曲每一闕的樂器分配、樂章的安排都不同,而獨奏的部分又需要許多不同種類的樂器,演奏起來可是很不容易的喔!

平均律鋼琴曲集 (Well-Tempered Klavier 1 & 2)
 

平均律曲集是巴哈為了讓孩子練習鋼琴而寫的,共有兩部,每一部各有24首,一首前奏曲(Prelude)與一首賦格(Fugue)為一組,最特別的是,平均律每一組依次為C大調、升C大調、升C小調..... 運用大小全調所創作,因而稱為平均律。

清唱劇 (Cantatas) 
 

巴哈有很多聖樂作品,包括清唱劇、合唱曲、受難曲、神劇、彌撒曲、奉獻樂等等。清唱劇原本是沒有伴奏的獨唱歌曲,後來演變成由序曲開始、合唱結束的,其中有重唱等的曲子。

馬太受難曲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BWV244
 

受難曲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受難的宗教音樂,馬太受難曲則是以聖經「馬太福音」第26,27章為歌詞的大型作品,共有「最後的晚餐」、「耶穌之死」等78首曲子所組成,總共寫了三年之久。而演出時須有二個管弦樂團、數位演唱者與一個少年合唱團,加上管風琴伴奏,演奏起來要四小時呢!

鋼琴名曲
 對學鋼琴的人而言,巴哈的創意曲集, 法國組曲, 英國組曲等等應該都是很熟悉的曲目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huiping999&aid=291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