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馴獸師】 你有「剩男剩女」情結嗎?談「自我價值感」
2016/01/06 15:16:58瀏覽1508|回應0|推薦18

[心結] 天啊!最近老有長輩想幫我相親,我真是太失敗了!

 

09年的偶像劇《敗犬女王》到近期的電影《剩者為王》、《杜拉拉追婚記》。主角都設定為事業有成,就差愛情空窗、婚姻臨門一腳的女性。他們擁有眾人欽羨的外貌、工作和品味,卻掌握不了理當對他們而言不甚困難的愛情。反觀市井小民,愛情與婚姻似乎並非奢侈品。

通過事業成功者的形象,我們比較容易將他們單身的理由歸因,「事業心太重」、「時間不夠用」等等。但找不到好伴侶的,豈只限於那些忙碌於事業的白領。

請讓我們放下電視媒體的單身形象,撇開種種條件,問問你自己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聯誼』、『相親』或其他目的性明確的交友方式?」

 

 

§ 承認失敗?

牛老師是我國中同學,一直對婚姻不上心,直到去年,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參加以公務員和教師為成員的聯誼。但他內心一直對聯誼有一分抗拒,好像那是現實中異性交往的挫敗,而不得不選擇的補救方案。

「參加聯誼,等於承認自己是社會競爭中的失敗者。」和牛老師類似想法的人,男女皆有。

某個角度來看,聯誼、相親等方式就像一個轉運站,幫助要前往人生下一階段的男女,能夠更有效率的抵達目的地。那麼為什麼,有些人一接觸類似的話題,會立即展生反彈呢?

下面我們就從「自我價值感」(Self-Worth的角度來試著剖析這個現象。

 

 

(照片取自電影劇照:Basquiat)

§ 自我價值感:「一個人的自我評價」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個人成就與他人的反饋,不斷建立、推翻與強化我們對自己的評價。

建構自我價值感,最重要的莫過於童年時期,家庭成員給予的正面肯定。當一個孩子做什麼都不對,得依靠揣測父母的心情過日子,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被父母的評價捆綁。到了青春期,當朋友或任何外人給予高度肯定,往往很容易讓孩子為了追求自我價值感的增進,甩開父母的價值觀,引發親子衝突。

然而,即使離開家庭,父母對我們的評價,依舊會在我們的內心形成自我價值感的標準,就像我們的心中住著一位不斷檢視我們、批評我們的教練,使我們活得喘不過氣來。

要了解一個人的自身價值感是否低落,可以通過他對外在活動的評價來判斷,好比前面我們說的聯誼或相親。

 

 

§ 非黑即白、非好即壞

自我價值低落會將程度評價(e.g. 零到十分),簡化為非好即壞(他那樣叫好,我這樣叫糟)。當他用非好即壞的態度看待自己,就會用這樣的態度看待他人。

某些人縱使因為工作等因素,欠缺認識新朋友的管道,他仍不會考慮聯誼,因為他的自我價值感低落,而聯誼被視為承認自己差人一截的象徵,所以他會用負面的態度和語言去看待聯誼,訴說他對聯誼的看法,甚至蔑視那些參加聯誼的人。

尤其當他人因為參加聯誼,真的在感情或婚姻上獲得幸福,這又會增加他的自我貶抑,使他的自我價值感更低。

故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他們很容易被某些活動激起負面情緒,原因不在活動本身,而是在於這些活動牽引了他低落的自我價值感。

 

 

§ 情緒的不定時炸彈

對於特定活動的厭惡、不屑、嘲諷或其他情緒,其實無關活動本身,而是來自個人對自身價值感的認同。

更讓人痛苦的情況是:低落的自我價值感,與缺乏感情的「孤獨感」摻在一起,形成更強烈的內在黑洞。有些人因此在生活中變得更容易激動,更無法接受刺激,因為他心理的壓力需要一個出口。

有的個案就這樣憑藉一件小事,在外頭和人發生衝突。實際上,衝突並非偶然發生,而是個案有意的等待衝突發生,甚至刻意製造衝突,好讓自己得到一個通過暴力等非理性方式宣洩情緒的機會。

另外有些人則是傾向自我疏離,他把內在感情的需求切割開來,盡可能不要與內心脆弱的內在小孩照面。否則每一次照面,都會讓自己因為看見內在小孩的芻弱,深刻的反過頭責備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不夠努力,放大自己過往與當下的種種失敗,導致必須採取「屬於失敗者們」的手段。

 

 

(照片取自電影劇照:Basquiat)

§ 重建自我價值感

偏頗的自我價值感讓我們嘲笑自己是敗犬,讓我們失去對未來的信心。幸好自我價值感能夠重構,以及增長,並非一成不變。對此,UCLA醫學院教授Dan Siegel對於自我價值感的重構,提出 “GOAL” 四步驟:

I.           留意並承認我們生活所遭受的挫折與外在評價。

II.         用寬容與同理心看待這些挫折與外在評價。(不要輕易隨他人給我們的負面評價起舞)

III.      提醒自己「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之處」。

IV.      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義,尤其針對那些你認為很重要的事物。

 

重構自我價值感,通過的方式不是逃避,也不是將其轉化為對他人的嘲弄。相反地,我們得搞清楚到底那些評價的內容是什麼,而人生這條漫長道路,本來就得通過不斷的學習,自我增長,慢慢的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故我們一方面要接受「沒有人是不完美的」事實,還得為自己梳理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Dan Siegel提出的四點之外,我認為還需加入一點值得我們納入重建自我價值感的考量:沒有人是完美的,更沒有人註定是孤獨一人。因此在我們重新掌握自我價值的判準之餘,也要小心別過猶不及,完全忽視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解語]  V. 尋求健康的外部連結,和他人共同增進彼此的價值感。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4225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