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2/17 00:05:03瀏覽2918|回應0|推薦16 | |
這兩天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女主角就像生活中大多數的人,她們是背景帝、分攤聚餐費用的分母,很少真正被人重視,他們並非想要當個獨行俠,卻在人們的視線中,活出獨行俠的樣子。
於是,有些人就把他們的愛恨嗔痴,推到這些幽靈般的活人身上,使他們成為揹鍋俠,人們茶餘飯後八卦的話題之一。但沒有人真正會向他們求證,因為他們並沒有受到人們真正的重視。
然而,有些人是真正想要成為背景,不希望受到太多的重視,但有許多人並非如此,他們只是沒有能力做到(不知道該怎麼做,某個角度來說也是沒有能力的一種)。 因為一般而言,人都有被關注的天生欲望。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去觀察幼童,我們會發現幼童希望自己被關注。兩歲開始,他們會通過各種表現,希望得到周圍人們的注目和稱讚。
那時的我們,對於希望別人關注,進而採取的連貫行動,是那麼直率而自然。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糾結在「被看見」,和「不想被看見」兩者間擺蕩呢?
我想起在寫作的歷程中認識的一些人,他們一方面擺出很謙遜的樣子,另一方面卻非常希望自己被看見。但因為能力搭配不上他們的欲望,他們又沒有足夠的自信,所以更多時候他們只能八卦其他人,他們無法真正談論自己,因為他們可能覺得他人不會真正感興趣。
好吧,這可能也是事實,確實多數人都不感興趣。
但「不被他人感興趣」,和「希望別人對自己感興趣,卻裝作不在乎的樣子」,兩者有天壤之別。
可是要去應證自己到底是否令人感興趣,實在是太殘忍了。所以假裝自己不在意,或者推遲驗證自己是否讓人感興趣的答案,就成了一種保護自己心靈不受傷的方式。
就像只要一直單戀著,不要告白,基本就不會面臨被拒絕的危險。
確實有時被關注是危險的,因為並非所有關注都來自他人的善意。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片中的女主角,她並不是不想被人關注,但她在人生的過程中見證那些被不當關注的危害。
但即使她十分低調,惡意依然找上她,從口語叢生的辦公室,通過網路社群發酵,一度讓她成為命案「理所應當」的殺人疑犯。
有些人因為美貌、才能或善良,被他人妒忌,於是遭受關注的同時,也遭到傷害。
就像白雪公主,她受到繼母王后的忌妒。
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人顯現害羞,或推卻被關注的熱度。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喜歡或不喜歡,害羞或自信心不足。
並非問題的核心都在個人身上,環境造成的壓力,也是使人面對活出自己的衝動,裹足不前的原因。
因為有些人真心可怕,他們的關注帶著複雜的情緒,甚至是傷害他人的動機,好比前面提到的忌妒,以及其它動機不善的想法。
這時,讓自己成為背景,淡出在他人的視線之外,就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尤其處在這麼一個危機四伏的網路時代,避免留下生活的痕跡,有時是為自保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這個時代,恐怕不利白雪公主生存,除非她願意負起被王后下毒的代價。
更讓人驚恐的是,即使你不是白雪公主,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人,還是有可能被某些人用言語毒害。可是往往被毒害的人,他們的名聲受損了,毒害他人的人卻不見得受到譴責,甚至只消一句道歉就能消除他們的罪。
可是在他人內心留下的傷痛難以抹滅,事後的道歉與其說是彌補,不如說是給了那些傷害他人的人,一個給他們後路的機會。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無論做了多大或多少錯事,好像只要說句對不起,他就覺得應該得到原諒。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給他人帶來多大的麻煩。好像對他們而言,說句對不起還是對受害者的恩惠。
而現代的毒蘋果,不是別的,可能就是幾乎無法監管的網路言論。那些言論能夠輕易湮滅真相,用流言蜚語毀滅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換個角度,會不會這也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熱度日益降低的原因呢?
更多人相信過他人的謊言,吞食了有毒的蘋果,然後他們一個接著一個顯出畏縮的樣子,因為你真的不知道,在他人貌似熱情的視線背後,他在手上準備給你吃的是什麼。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