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2 22:26:53瀏覽1845|回應6|推薦2 | |
前幾日從電子報新聞中看到「印度稱國產核潛艇媲美中國的094」的標題,我以為寫錯了,於是細讀了內容一下。 印度作者桑德(Hari Sud)為文稱今年7月26日在印度南部港口下水了一艘自建的核潛艇「殲敵者」號,雖然在三年後才有可能正式列裝部隊,但已經彰顯了印度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他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建造了彈道導彈潛艇來制衡蘇聯,以降低戰爭爆發的危險。同樣,印度的「殲敵者」號也是為了制衡中國在印度洋日益強大而存在,故中國應該限制其進入印度洋的野心。 桑德指出,在擁有核潛艇之後加以航母、其他潛艇、與導彈…等,印度海軍的打擊能力將遠遠超過中國,而且穿越麻六甲海峽後,能夠輕易的攻擊南海的中國海軍力量。他認為印度並不需要掩飾其追求遠端力量的雄心,而「殲敵者」號是追求世界力量的另外一個里程碑,印度遲早會扭轉2300年以來一直被征服、被統治的歷史。 由於核潛艇的設計、建造、核動力的使用等方面,比製造核武器的要求都要高出很多,因此一旦擁有核潛艇,無疑這就表明印度在核技術利用方面邁出了一大步。然而對印度發展核潛艇一事,美國反應卻冷淡,它不介意印度的軍力發展,但也不鼓勵印度發展軍事力量,而是更希望印度在世界政治舞臺上扮演更重要作用。 所謂戰略核潛艇就是搭載著戰略彈道導彈的核潛艇,也可以說是彈道導彈核潛艇。印度「殲敵者」核潛艇僅裝備四枚射程僅700公里的彈道導彈,而中國80年代的092級核潛艇即裝備12枚射程3000公里的潛射導彈。 至於印度要比較的094型核潛艦就更優越了,它具有噪音小(95分貝),隱蔽性強(隱身),機動性大(連續巡航12000公里不用浮出水面),航速快(水面25節,水下32節)…等特點,因此094有自由進出第二島鏈進入太平洋中心地帶的能力。每艘核潛艇有18個導彈發射筒,並裝備射程12000公里的巨浪二型(JL-2)即東風31型(DF-31)遠程戰略導彈的海軍潛射型,每枚可攜3到6枚(每枚25萬頓當量)分導式熱核彈頭(氫彈),具有覆蓋整個歐亞大陸,澳洲與北美的核打擊戰力。所以看了世界上頂尖核潛艇,就知道美國甚至國際為何對印度反應冷淡的原因了。 印度的國內主要語言有400多種,其中列入憲法的法定語言有18種,官方語言兩種。然而87%的印度學校用英語授課,高等學府則全部採用英語教學,所以印度人有英語上的優勢與歐美社會容易接軌並不需要跨越語言門檻,而且已經轉化為經濟動力,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軟件產業。不過這優勢大概也僅止於此,否則印度不會50年後基礎工業仍然不發達。然而印度不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而用英語做為行政的官方語言,這種國家怎麼會有自己的靈魂,所以在世人潛意識裡印度仍然一直被征服與統治著,因此它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其實印度境內有很多不同民族如坦米爾人、阿薩姆人、納加人和克什米爾人…等,印度只算是個「印度教國家」,而且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是相當腐朽的,導致印度整個國家在種族與種姓之下被分割了,所以印度要現代化必須破除種姓制度,並且要統一語言與文字把各民族凝結起來,因此可學學中國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政策,但現在對印度政府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印度境內的不同的民族意識其實比中國境內的藏獨、疆獨還要嚴厲,有些為實現民族獨立一直向中國靠攏,故印度是有可能像歐洲那樣,分裂形成20多個民族國家的格局。 自青藏鐵路進了西藏後,中國不只對西藏的統一管理進一步加強,也增強了中國快速軍事部署的能力,乃至對南亞地區在經濟和政治上構成一定的影響。中國控制著西藏高原,其河流系統是亞洲多數重要河流的源頭,只有恆河始於喜馬拉雅山印度一側外,其它都流向中國這一側,因此迫使各國關注中國意圖築壩或改道青藏高原向南的河流,然而印度比任一個國家更受中國在西藏的專案和計畫影響。所以從水資源上中國掐住一些亞洲國家的喉嚨,尤其是印度。 印度資源豐富是人口第二、GDP(依PPP購買力平價)第三多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國際力量,因此有人把印度比作「奔跑的大象」,稱印度要創造印度世紀;然而其基礎薄弱而且種族、貧富差距大,故經濟和軍事實力能否保持長期快速成長不無疑問。 目前它的軍火工藝技術仍然相對落後不少,主要是印度重工業不發達之故,以至「阿瓊」主戰坦克、LCA輕型作戰飛機…等的研發工作一直進行了近20年,最終其零部件中仍有50%左右要依靠進口。這些關鍵在於印度煉鋼技術不行,影響到坦克、戰艦、潛水艇、航空母艦…等建造。印度也迫不急待的發展洲際導彈,然而最先進的「烈火-3」型最遠的射程也只有3500公里,其技術只相當於中國40年前的東風-4的水準。眼看著中國神舟飛船載人計畫的成功,隨著中國公佈的雄壯太空登月計畫,即便印度未曾有過載人上太空經驗,也匆忙宣佈說要在2020年登月,其計畫甚至比中國還提前4年。 桑德的想法也是大部分印度人的想法,他們會如此想這是長久來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造成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一直在以中國為競爭對手和戰略對手,對比中國的一切後都要超過之而後快,無非希望能儘快走出中國的陰影;然而限制印度快速進步的阻礙確實不少,是以印度要擺脫中國影響還真不容易。因此用誇張的文字來鼓舞人民的士氣無可厚非,但是因而卻沉溺於小小的成就則遠離初衷了,到底別人比印度進步得還要快。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