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0 04:32:53瀏覽336|回應13|推薦0 | |
我不懂得經濟,但是事實擺在眼前從父母那個年代開始,不買房地產就是錯誤的決定.那是1955年左右我曾提到母親的友人住家隔壁的一間日式小木屋出售地點就在當年的中山北路國賓飯店的對面,屋主要急於出售回國賣價台幣三萬左右.當時父親做餐飲業生意在那個時候人們的婚禮都喜歡租用中山堂,主要原因那裡可以容納上百桌的宴席.父親那時候專為幾家大飯店做外燴所以收入不錯,同時那時候他的許多同行朋友一個個都被應聘到國外(大多數到日本美國還有菲律賓和德國,當時父親有考慮想去美國打拼個幾年不過那時候台北人手稀少也就讓他打消那個想法等孩子大些再作打算) 沒想到才過了一兩年不到,母親因為生病動手術接著又中風.不得不找個地方靜養,我們之前一直住在淡水河旁的小木屋子,裡面有二三十戶都是從大陸來台的眷屬,那時候想到鄉下地方同時又要靠近台北市方便父親上下班,所以選擇了三重-德林寺旁邊.那時候除了一所三重國小之外其餘大多數是公廠.所以到了傍晚人們下了班就靜悄悄的只聽到青蛙鳴聲,同時站在土堆上還能夠一眼望見淡水河邊的河堤以及河堤之後的建築物(那裡應該是士林) 父親看中三重主要是那裡人少也就感覺很安靜再加上價格也算便宜,只有七八千他還抱持回大陸的想法不願意把錢扎在房地產上怕將來不好脫手.我也因此在新莊附近上中學,沒想到八七水災來臨,當時逃都沒地方可逃水就像是倒灌似的從淡水河沖過來.之前將電冰箱放在飯桌上一點也不管用,人就往閣樓上爬若是水再多些我們也就只有死路一條.母親就在這時心臟病忽發(驚嚇)我們不得不再作搬遷的打算. 那時候的房價已經明顯的上升,以前在松山商職附近的房價都從十幾萬上升到我們買不下手只有往裡面去找.那時國泰建設剛剛在松山路上建了一批兩批到後面三批的公寓,心想原先可以買下台灣電視台後面的房屋如今再不買這裡以後就沒有一處可以買下的,也只有咬緊牙關訂下一戶是四樓的,因為考慮到手上還要保留一些現金照顧母親之用,再次也真的沒有多餘的錢買底層又考慮到萬一樓上住戶不自愛傢俱或是走動聲音都會影響到母親.那時候那間屋子我們也花了二十多萬包括七年的貸款,等到1987年弟弟移民須要錢時那間屋子也只賣出150萬不到.隔沒有一兩年聽朋友同事說那裡房價漲到上千萬. 不要說台灣房價上漲,單是澳洲也是如此.記得我們剛移民到雪梨移民中心告訴我們以市中心為中心然後用圓規來探討您手上能力購買的區域,當時我們用34:1 的價格對換澳幣.所以近市中心的房屋不作考慮花了14萬買了四房離學校和火車站都能夠走到的房屋.事後幾年也就是孩子們一個個上大學(老二上NSW的建築系是七年的課程老三上UTS工程製造業三年)再加上先生轉旅遊業工作幾乎天天要跑機場旅館和唐人街的餐廳不得不往市中心搬遷那是96年的時候房屋上漲到28萬.直到2010年又上漲到七十萬最近這一年聽說上漲到八九十萬. 大女兒現在正在找房屋,也感覺到沒有百萬根本買不到像樣的房屋而且地點還離市中心非常遠.如今只有希望她們原有的兩房的小樓房能夠賣個好價錢(五年前她們花了45萬買下貸款一半好在這幾年也還清了),這樣才能夠再貸款換個大一些的老房屋(在北區越離市中心的房屋都已經上升到150萬左右,買不起的只有往上離開市中心去尋找).所以現代年輕人不管是東方人或是西方人都是考慮到先買房屋這樣再考慮工作關係再換房).若是沒有固定職業的年輕人也是和台灣年輕人一樣永遠買不起房屋,他們還不像我們華人有父母親可以依靠,在早期西方人士大多數沒有存款買房的想法,他們認為錢放銀行的利率付租金還要划算,但是如今這個觀念都改變了所以房屋出租的價格上升房屋的須求力也就上揚,銀行利率上升房價下跌銀行利率下降房價也就跟隨上升.原則上房地產永遠跟隨目前的物價這點是不變的. 下面是女兒正在出售的房屋,她們隔壁的在這個月13號拍賣到67.5千. 下面這兩張色筆是上個星期勞工節放假時畫的,我總想在這段時間內(至少兩個孫子目前還須要我來照顧個幾天,她們計畫小的到兩歲時才送Child care一兩天讓他適應新環境)將人畫像畫到得心應手之時再畫其他水彩繪或是風景畫.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