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文化是民族特質寫茶需品才有感悟
2014/06/11 09:49:49瀏覽7|回應0|推薦0

茶文化是民族特質寫茶需品才有感悟

作者:  發佈時間:2014-06-11

  年過七旬的茶人賴政雄老先生,不僅在台灣茶界享有盛譽,也被不少大陸茶人所敬佩。辦過出版社編過雜誌的他,是台灣推動茶文化復興的重要人物。記者拜訪時,他正穩穩噹噹地為賓客泡著一壺老茶,安定地獨立於略顯嘈雜的環境中。


  聊天時,老先生語速不急不緩,語氣溫和謙遜,用貼切的事例分享了他的茶道。時而自嘲,時而玩笑,妙語連珠。自身的沉穩氣質被他笑稱為老人家的遲鈍;對於被不少茶友稱為台灣茶界高人,他更笑道:“我不是大師,大師都埋在土裡了。” 

  在茶香中,他吐露了對茶文化的喜愛,對茶行業的希望以及對媒體參與茶中的想法。

  中華茶文化豐富

  台灣年輕人愛上茶館

  記者:您喝茶數十年,不知您如何理解茶文化?

  賴政雄:茶是我們的國飲,茶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特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在台灣辦國際茶會,日本、韓國的茶人都會來參加。在國際上說茶,人們常常談到日本,我覺得不足,因為日本主要只泡綠茶。我們有多少種茶?綠、白、黃、青、紅、黑裡有大紅袍、鐵觀音、普洱、龍井等等說不完的品種,內涵非常豐富。

  記者:人們多少有這樣的文化自豪感,可是落實到飲茶,似乎依然以中老年人為主,在年輕人中不知它有多大的感染力?

  賴政雄:在台灣,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到茶藝館。大學生寫論文時都喜歡到那去待著。

  記者:為什麼呢?台灣的茶藝館裝修很現代嗎?

  賴政雄:絕對的中式風格,很古樸,就像把老家的門板花窗拆了裝在那一樣。或許是因為茶藝館安靜,可以思考,有了脾氣,就泡個茶,讓自己的心靜一下,這也是茶的好處。另外,這種氣象也不是不太可能:年輕人也趕流行,茶藝館現在是時尚的,那大家也會跟著時尚走。三十多年前,歐美的咖啡啊等時尚在台灣盛行。我們推動台灣的茶藝和品茶風氣,立足點就是,我們東方文化很深奧,要把迷失在西方情調的時尚拉回東方的境界。

  茶葉市場需要理性

  玩茶者不要被茶玩

  記者:在兩岸,當下茶都在逐漸復興,不知您有何觀察?

  賴政雄:大陸的經濟起飛之後,土豪太多,不懂區分茶的貴與便宜,沒有標準,導致一段時間裡,廣告名牌和昂貴的標價等同好茶,時不時就上萬元一斤,這樣容易攪亂市場。舉個例子,2007年整個普洱茶市場炒翻了,反而沒有好茶。因為市場上供不應求,茶商就亂做,甚至到了只要做個茶餅就能賣錢的地步,這是消費的不理性。茶好,貴是應該的,但不能太離譜。

  記者:是的,非理性的市場對茶行業也是傷害。在廈門,現在茶的玩家挺多。不知您有何建議?

  賴政雄:很懂茶的人可以去玩茶,要不然很可能會被茶玩。

  所謂玩茶,一是泡出好茶,就是你買100元一斤,我也買100塊一斤,我泡的更好喝。其次,茶好、佈置好、感受好,同樣的消費,享受的比別人多。反過來,被茶玩就是第一就是你買的比別人貴,第二你買了好茶,沒有泡好,這個就被茶玩了。

  喜愛品飲福建茶

  希望玉茗報導專心深入

  記者:您經常在兩岸的茶會中品茶,不知您對福建茶是否熟悉?

  賴政雄:很熟悉,因為我是愛品茶的人。雖然自己不做茶,但是茶做得好壞,能去區別。其實我祖籍福建,出生在台中,事業在台北,年紀大了,就想著落葉歸根,來廈門。福建有很多好茶,我都很喜歡。

  記者:您曾在出版社工作,還辦過雜誌。對於我們正在做的“玉茗獎”報導,不知您有何建議?

  賴政雄:中華文化有三種很深奧,其中有兩個和你們的工作相關。一是寫文章的,再來就是茶。這兩者都有爭議性,見仁見智,所以比較深奧。

  報社劃分出專業領域很好。因為專業性強,才能深入報導。茶不能用看,看不出來,品才能品出來,就像人生一樣,沒有經歷過,就不會有深的感悟。所以你們可以多出去走走,相信有更多啟發。另外,希望你們能敢想敢說。自己不賣茶,就可以出來結交茶友,大家來聊。當初辦雜誌時,我們在宜興很出名,因為我們的立場公正,客觀的報導能更深入人心。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