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禪茶的形成過程
2014/06/11 10:30:31瀏覽5|回應0|推薦0

日本禪茶的形成過程

作者:  發佈時間:2014-06-11
  中國人以“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形容生活常事,無獨有偶,日本人也喜歡將常見的事兒稱為“日常茶飯事”。看來,茶,是最平凡普通不過的了。但就在這簡單、質樸的茶事之間,卻蘊藏著高妙、玄遠的大道。這與中國文化崇尚“不二”、“大道至簡、不離日常”的精神內涵密不可分:日用倫常,皆可為道,以茶為道,則成“茶道”。茶肆雲集的成都,擁有極為深厚的禪茶、道茶傳統,是中國茶道文化的重要源頭,並對日本茶道產生過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日本,茶即禪,禪即茶。於“一期一會”之中,領悟“茶禪一味”,方是最高境界。眾所周知,茶道與禪宗都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考證日本禪宗與茶道的傳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兩者的軌跡竟是同一法脈,訴諸其源頭,都是成都昭覺寺住持圓悟克勤禪師。

  北宋年間,德高望重的大禪師圓悟克勤在成都昭覺寺擔任住持。作為臨濟宗一代大師,他所著的《碧巖錄》《圓悟心要》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中流砥柱式的著作,也對日本、韓國乃至整個東南亞佛教產生了重大影響。圓悟克勤一生中有長達20餘年的時間在成都昭覺寺度過,影響深廣。所以,至今日本的眾多寺廟,仍然奉成都昭覺寺為祖庭,每年成都昭覺寺圓悟克勤的墓前,都有來自日本的參拜者。

  享譽世界的日本茶道,也正是圓悟克勤法脈之下開出的一朵禪之花。在日本,不知圓悟克勤,就等於不懂茶道。至今,被整個日本茶道界奉為圭臬的至高寶物,就是圓悟克勤親筆書寫的一紙《印可狀》。

  所謂《印可狀》,是古代禪師收徒傳法結束後,書寫贈與得法弟子以表明其傳承身份的“正式文件”,相當於禪宗“衣缽”。圓悟克勤的這份《印可狀》本是寫給其弟子紹隆禪師的,後傳入紹隆日本弟子手下,弟子將墨寶攜帶回日本的途中,遭遇船毀,但放在桐木中的《印可狀》卻未受損壞,漂流至日本海岸被人發現,後又有幸被京都大德寺一休禪師收藏,成為日本保留下來最早的高僧墨寶。

  一休禪師有個弟子叫村田珠光,起初打坐犯困,就飲茶保持清明。一日,一休命人上茶,村田珠光剛要接過茶杯那一瞬間,一休忽然將茶杯打翻,珠光由此開悟。一休禪師遂將圓悟克勤的《印可狀》傳給村田珠光。“原來,佛法存於茶湯之中啊!”日用平常,無不是道——村田珠光從此悟得“茶禪一味”之真諦(語出圓悟克勤《碧巖錄》),成為日本茶道開山鼻祖。“茶禪一味”也成為日本茶道精神的寫真。

  無相禪茶大慈寺與日韓茶道

  東亞文化,尤其是中日韓佛教文化,可謂水乳交融、一脈相承。禪茶文化在中日韓之間不斷傳播擴散,既相互影響,又各有風采。從成都大慈寺中飄出的“無相禪茶”,正是這相互激蕩的波浪之上來回往返的一葉輕舟,將最初的茶道禮儀種子播撒在中國、韓國、日本的土壤之中。

  “無相禪茶”是由唐代大慈寺高僧無相禪師創立的一套飲茶規範。喜愛飲茶的無相禪師,將禪機真趣融入茶藝之中,以茶入道。據《歷代法寶記》中載,無相禪師的禪法可歸結為“無憶、無念、莫妄”的“三句法門”,無憶是戒,無念是定,莫妄是慧。無相禪茶與無相禪法,亦是一味。

  無相禪師本人並非中國人,而是一位姓金的新羅國(即今韓國)王子。他於公元728年“浮海西渡”來到唐朝,其後入蜀資州德純寺拜處寂為師習禪,法號無相。後來唐玄宗入蜀,感於大慈寺僧人施粥濟貧,遂賜田千畝,並請無相禪師重建大聖慈寺。無相禪茶從此在大慈寺落地生根。千年以降,大慈寺師徒之間代代傳承“無相禪茶”,開出了有別於世間茶藝的“禪茶之花”。

  這朵禪茶之花不僅深遠影響了中國茶道,也對世界茶文化作出了貢獻。由於無相禪師本是新羅國王子,在故土社會地位崇高,他的信徒便將茶道帶回了韓國,並結合當地的禮儀習俗,形成了“無相禪茶茶藝”。唐代無相禪茶是站著泡的,而今天的韓國無相禪茶茶藝喜歡坐著泡茶,就是特點之一。幾百年後,另一位名叫蘭溪道隆的僧人,則將無相禪茶傳播到了日本。這位生於南宋年間、13歲就在成都大慈寺出家的禪師,是第一位到日本傳播禪法的中國僧人,在日本的地位可與唐代高僧鑑真相媲美。無相禪茶隨著道隆在日本弘法的過程,一點一滴滲透進日本禪宗文化之中,終於開出了最為絢麗的花朵。如今,日本“無相茶道”的茶禮規範就來源於大慈寺的無相禪茶,而且日本茶道所奉行的“和敬清寂”四字訣,也與蘭溪道隆所宣揚的茶禮密切相關——這四個字取自中國劉元甫《茶道清規》,而劉元甫正是在聽聞蘭溪道隆講述大慈寺茶禮之後方成此書。

  一千二百年後的今天,無相禪茶已在東亞土壤之中各自開花,形成了中國的“大慈禪茶”、韓國的“無相禪茶茶藝”和日本的“無相茶道”。如今的成都大慈寺,也自然成了中日韓切磋交流“無相禪茶”的聚會之地,年年禪茶會上,高朋滿座、淡香遠逸。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