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教與對中國茶道有深刻影響
2014/06/08 09:28:55瀏覽5|回應0|推薦0

 

道教與對中國茶道有深刻影響

作者:  發佈時間:2014-06-08
  茶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與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其中,尤以道教對茶道的影響更為深刻和久遠。

  道教茶道強調“道法自然”,飲茶以自然為美,動靜成宜。動如行雲流水,靜如山岳屹立,笑如春花自信,言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不造作。“道法自然”,就要清靜無為,返璞歸真。在飲茶中,心情得到完全釋放,心境超越塵世,清靜、恬淡、空寂、無為,心靈隨茶香飄逸,情緒隨茶韻寧謐。人與自然融合為一,昇華到“悟道”“無我”的境界。


  道教品茶崇尚貴生、樂生、養生、延生、長生,但已經消泯了任何的功利,自然虛寂,與道合一,這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在茶道中的反映,也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品茶無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茗我合一。高境界的茶道就是物我兩忘,道教茶道是人類自我超越,突破物我境界,自然化人,人化自然,是最高的理想境界。“坐忘”是老莊思想的精髓,道教為使茶道達到“致虛極、安靜篤”的境界,提出“坐忘”的致靜法門。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品茶“四諦”(和、靜、怡、真)之一,正是受道教思想的影響。要使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絲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一念不起的空靈境界,就得修煉“坐忘”法門,忘掉自我與自我有關的一切。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品茶便是靜心的品茶,享受那一份清芳愜意,而非借品茶會客接友而言其他。

  道教不拘於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處事態度正是中國茶道的處事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最高追求,在道教貴生、樂生、養生、延生、長生思想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註重茶的保健養生的功能,以及怡情養生的功能。這在道教詩詞中有明確的表現。如馬鈺的詞《長思仁茶》中寫道“一槍茶,二槍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這裡的品茶已經具有了清潔身心的倫理功能和增加道法的功能。南宋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調歌頭·詠茶》一詞中更為絕妙:“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佔先魁。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台。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這首詞描繪出了茶道的全部過程。一是選茶,茶葉是綠茶,是當年初春雨後早晨剛採摘的新茶芽頭並精心製作。二是烹茶,烹茶須提汲山泉,用明火烹煮,茶具則是精緻的白甌。三是品茶,品茶須慢啜細咂,切忌牛飲。入口後須含咀絞動舌體後徐徐嚥下,在靜中充分釋放嗅覺、觸覺、味覺、感覺器官,悠然品味茶所帶來的美味感覺。四評茶,茶能醒酒,能去倦,能通毛孔,使人有飄然欲仙,身入蓬萊仙境的感覺。詞中將道家練功的過程也巧妙的融入到了品茶的過程中,正所謂“大道無言,品者自得”。由此可見,道教對茶道的深刻影響。

  這裡應該補敘的是文中所提及的南宗和一些重要人物。南宗又叫紫陽派,天台宗,道教內丹學的重要派別。創始於北宋張伯端,字平叔,號紫陽真人。該派以“先命後性”的修煉方式著稱,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張伯端出生浙江天台,故南宗又稱紫陽派或天台宗,與王重陽創立的北派並列為全真教重丹法清修的兩大派。據使,張伯端在四川成都遇劉海蟾授真訣,後在與四川接壤的安康紫陽“仙人洞”修煉,作《悟真篇》(今紫陽縣因此得名,是全國2000多個縣中唯一以道教名號命名的縣),張紫陽傳法於石泰,依次傳於薛道光、陳楠、白玉蟾,這五人被譽為“南宗五祖”。該派自南宗白玉蟾始為道士傳法,且著述最豐,弘法最力。南宗倡導道禪雙修,主張先命後性,由道入禪。即從傳統內丹入手修煉,循序漸進,以人身中的上藥三品即精氣神三寶為藥物,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結“金丹”, 《悟真篇》就是其練功所得。而茶——這一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植物因其具備的特有品性即修身養性練功的最佳飲品,自然受到南宗道人的青睞、推崇和弘揚。


  安康紫陽有千年的種茶興茶歷史,且其品質上乘,茶中富含硒元素具養生保健之功,又因南宗始祖張伯端於此修煉悟道而得名,這既成的歷史文化積澱,毫無質疑賦予了紫陽特有的資源優勢,因而打造紫陽道教茶道,使茶文化和道教文化有機融合,便成了紫陽發展旅遊業的最佳差異化選擇。對此紫陽正在為之努力,並取得了相當成就,近期落成的紫陽縣真人誠信文化園(由靈官殿、紫陽殿、斗姆殿組成)必將成為紫陽人文旅遊的一道靚麗風景,對推動人們的品茶養生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