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續: 新觀念談民生主義 (5)
2010/03/17 16:27:08瀏覽324|回應0|推薦1

:  新觀念談民生主義   (5)

 

在孫中山先生1924年的演講,無論是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或是民生主義,他都以經濟問題為例來解釋民族、民權及民生的原理,所以可知經濟這個問題一向是他的思想中心,這點完全和馬列等人的思想不同,他們都是以社會問題為討論中心,來達到他們所謂的社會平等結果,所以孫先生的心中一定認為要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必先要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如今90年後的中國和西方社會都是在經濟繁榮以後,其他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都自然解決了,沒有用一點蠻力氣,代表現在和那時候的當政者的理念的差別了。

 

所以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基本上是主張經濟發展,可惜是民生主義的兩大標題主張,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很容易令人誤解產生想像空間。雖然這兩項主張非常吸引老百姓,但是和資本家的富人和商人的理解有了相當的距離。說明了孫先生是一位革命家,他希望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但是忽略了資本家心態和老百姓不同,老百姓要求社會平等和繁榮,但是資本家的是希望自己的資本增加後才有社會繁榮,他們不會去作具有冒風險而無利潤的事。

 

經過數十年以後,今天的社會上出現許多新觀念,其中影響層面最大的是1960年代美國經濟學者Milton Friedman (富裡曼) 提出極進的自由市場經濟學理論,這個自由市場理論在過去30多年逐漸取代比較保守的凱因斯經濟學,尤其是富裡曼的學說在工商業界受到很大的歡迎,並且直接將它運用到工商業行為上。從此這個基礎於自由市場的理念,令世界的工商業開始發生變化,以往的老觀念例如貿易壁壘,金融管制,法令限制,工會獨專等,都成為工商業界要求改革的對象,於是一個新經濟改革時代來臨,在這個新經濟改革和自由市場的時代有四個新要求,就是貿易自由化也就是去管制化,經營全球化,企業精簡化和公營企業私有化。全球的經濟經過四化運動以後,世界的經濟活動加速前進,各國的經濟情勢都大好。那時候正值1990年代,中國也正在加速改革開放的步調,那時候的國外的電視新聞報導江澤民先生訪問美國時,不斷的在各地用英語說Free Market (自由市場) ,表示中國要走的是一條自由市場路線,所以請大家到中國來投資,那時候中國也積極調整內部結構適應新工商環境和新需求。由1990至現在的20年,中國的經濟情況有超出想像的轉變,不僅造就了中國成為世界一流的經濟強國地位,並且有世界工廠的盛譽,因為那時候全球的一般民生物品,80%都來自中國,因此令一位美國著名女作家覺得不服氣,要以一年時間賭氣不買中國產品,看看是否可以生活下去,她記錄所有的一切事情,並且寫成為一本書,但是最後的結論是沒有中國真是生活不下去,不是中國的產品不但價格高過數倍而且還不容易買到,意思說全球人民的生活,現在都要依賴中國了,可見自由市場的媚力之大,令中國這樣一個標準共產主義國家在20年內發生了如此重大的改變,

但是富裡曼的經濟學理論對世界的影響有利也有弊,所以可在此討論:

富裡曼(Milton Friedman) 1976年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他在1960年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時,完成了有關自由市場經濟學理論,1980年代曾經協助南美洲的智利的軍人獨裁者Pinochet拯救經濟,在Pinochet執政前,智利曾經在共產主思想之下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社會經濟幾近崩潰,於是軍人出面干政,推翻共產政權,當時的Pinochet的政府採用富裡曼的建議,很快令智利經濟復甦,因此他的經濟理論有了一個實踐的成果,所以受到世界名人的支持,例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及美國總統雷根都是他的理論的支持者,他們兩位將自由市場的理念融入他們的執政,將英美兩國衰退的經濟重新帶入繁榮,為雷根和柴契爾夫人嬴得永世美名,因此世界各大企業經理人都追隨傚法。因此自由市場理論名聲大振,如今各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只談這種新的自由市場經濟學理論,而不談傳統古老的經濟學了。所以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僅知富裡曼而不知有凱因斯和以前的古典經濟學思想,可見影響深遠。

 

企業希望所有市場都要自由化,因此第一步就是要求取消一切限制,尤其是法令的限制來減少政府的干預程度,自由化以後的企業,他們的生存和產品成敗都由市場的機制來決定,因此在市場自由化以後,企業的經營範圍再也不受到限制,不再是一個國內企業而應該積極的成為跨國企業,開壁更大的市場接受更多的挑戰,因此另外一個新名詞出現了,就是企業全球化,這樣可以讓企業有根據的去到世界各地作生意,人們也可以自由行動和工作,達到貨暢其流的目的,大家各取所長也各補所短,所以不必限制一定要自產自銷和自用,有競爭性的產品就可到世界市場去一爭高下。因此企業全球化以後,各方神聖都集合在一起互相角力,因為只有最好產品才能在自由市場上生存,為了達到這一要求,企業一定要脫胎換骨,要以最好的團隊到全球的自由市場打拼,所以企業內部要先精簡化,減少層層的架構,令上層意思直接下達基層,上下一體,心思一致,動作一致,因此不浪費人力和時間,作些無謂的消耗,企業可以集中精神在核心事業(core business) 上發展 ,不再浪費精神在一些不謀利的其他事務。當企業在世界市場立足以後,他們就會感到支持他們的許多基本工業例如電力、電訊、交通運輸和金融服務等基本工業的效率都跟不上步調,因為在絕大多數的國家,這些基本工業都是政府經營的公營事業,他們在公家經營數十年以後,這些基本工業不僅設備老舊,人員眾多,生產力低,完全不符合現代企業的標準,因而連帶的影響其他工業的生產力,另外這些基本工業又都是具有獨佔性,是一種保賺不賠的事業。在私人企業能力大增以後,他們的眼光自然會集中在這些保賺不賠又具有獨佔性的生意,而且這些獨佔性的企業也正需要一些改革,因此另一個新名詞,企業私有化出現了。企業私有化的意思是政府應該退出公營事業經營,而交給私人企業去經營,原因是公營企業效率不高,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因此以上所說的自由市場的四化運動,即去管制化也就是自由市場化、全球化、精簡化和私有化以後,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美滿的自由市場,社會經濟會自然繁榮,人民生活會更愉快,而且從此以後不再受限於所謂的 「有土斯有財」 的傳統經濟學範圍。但是在經濟改革20多年以後,我們的社會並不如富裡曼預測的那麼樂觀,尤其是發生在2008年的全球經濟大災難以後,發現許多問題都不如富裡曼所預測,而且2008年的經濟大災難基本上還是起源於富裡曼極進經濟學理論,因為他低估人性的弱點,所以有必要更進一步討論:

 

前面說過,新的自由市場經濟思想要求四化,去管制化、全球化、精簡化和私有化。因此首先要求放鬆政府的管製法令,在過去,各國都在貿易上設下許多限制,例如關稅壁壘,限制海外投資,限制金融轉移,限制人才引用,和產品出品限制等,這些法令都需要重新考慮和打開方便之門,為自由貿易鋪路。在那時各國都有嚴格的關稅貿易屏障,對進出口貨物收取巨額關稅作為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所以這些法令限制都應該減少或取消,於是世界各國在聯合國的主導下進行很多年的馬拉松式談判,終於在1993年大家同意一項國際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 ,並且在聯合國之下另外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 ,作為國際貿易糾紛仲裁機構,中國和台灣在2001年也一起加入這個世界組織,如今中國己成為主要和最有影響力的會員,這個WTO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各國以高關稅壁壘抵制貿易,要求公平貿易,並且給予低度開發國家特別優惠關稅,協助他們的經濟。因此管製法令放寬以後,企業可以自由到各國尋找貿易機會,這樣不僅有利企業發展,被投資國也受惠於外來資金進行建設,替他們的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人民也因為增加許多新企業,而增加許多了就業機會,所以是人民和企業雙贏的局面。在企業擴張成功以後,資金的調度更重要,以前的金融管制限制資金的出入,都不能適應需求,尤其是今天的市場變化迅速,如果資金出入受限,則商機儘失,所以金融界也要去管制化,因此今天的世界資金轉移透過進步的電子通訊,瞬間即至方便無比,同時其他的管製法令放鬆以後,各種產品自由出入,人才為各國所用,替社會打開一道光明之門,將以前局限的區域經濟領域擴大為世界領域,因此企業當然要到世界市場去爭取生意機會,人才也可到世界各地就業,於是世界級的企業和世界級人才都有出頭機會,加以Internet普遍化,跨國公司數目大增,全球的貿易量增長百倍,達到空前地步,全球經濟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時候除了還在堅持實行共產主義的古巴和北韓之外,各國的經濟情勢都大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而且愉快很多,反而在那時的古巴和北韓有大批人民不顧性命危險利用各種管道出走海外,希望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由此可見他們的人民的失望程度,而自由世界的人們不僅有比較富裕的生活水平,而且行動自由,因此一個新名詞又產生了,就是所謂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

但是在企業全球化以後,競爭對像增多,大家在自由市場以最好資源和對手競賽,爭取永久生存的機會,因此如何調整內部結構集中力量才有戰勝對手的機會,於是有必要精簡組織,不將有限資源分散利用浪費實力,所以企業不僅是要擴大范國到全球,而且是要以精簡的組織達到全球化的目的。所以無論是經營目標、資金、產品、人員等都要重新考慮安排,也就是達到強者生存的目標,因此在這項指標之下,產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很多因為經濟改革而引起的社會問題都由此處開始,例如裁員、關廠、遷廠,減薪減工時等,這些引起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及和諧。將在下面更詳細討論。在企業全球化以後,企業對於基本工業要求更多,因此例如電力供應,運輸網路,金融服務和資源生產等,他們的低效率是配合不上新企業要求,因此大企業秸極要控制這些政府手中的公營獨佔事業,改進他們的效率,於是另外一項新名詞產生了,就是公營事業私有化。這時候公營事業的特殊保障,例如終身僱用,工作輕鬆,不急於謀利等都因為私人接管而消失了,於是又引起人際間的互動關係。又因為公營事業內部工會力量龐大,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工會的團結力量展現出來,於是糾紛不斷。但是在此之前,政府也早己知道公營事業的種種弊病,但是無力整治,如今有私人買去一個包袱,何樂不為!於是過去20年來各國都競相將手上的公營事業出清,換來資金進行其他建設,然而在企業精簡化和公營事業私有化的衝擊下,社會也發生變化了。    待續


www.youtube.com/Thejamesyu123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zhi12&aid=386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