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觀念談老問题 (3)
2010/03/02 12:46:50瀏覽192|回應0|推薦3

續前:

新觀念談老問题:   民生主義  (3)

 

孫中山先生認為解決民生問題有兩個重點,一是平均地權,二是節制資本,在平均地權的主張之下又主張要耕者有其田,又要漲價歸公,在節制資本的主張之下又主張節制私人資本和發達國家資本,因此這四項主張初看之下都會令資本家心寒,因為這四項主張都是要將資本家的生財資本加以限制,當資本家認為無利可圖自然沒有投資意願,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去做吧,省了麻煩,現在回想過去的蘇聯和中國不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生活了數十年,直到1970年代以後對西方才比較為開放一點,那時候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蘇和訪華以後嘆曰,實行共產主義的結果是令大家均貧,而不是西方國家的均富,怪不得那時候赴蘇聯鄉村訪問的人們歸來說,那時候的蘇聯仍然和帝俄時代一樣的貧窮,數十年未變,為什麼這樣的信息以前不知道呢?因為前蘇聯政府限制外國人的行動,不得自由走出大城市10公里範圍,連外交官都不例外,而外人所見都是經過篩選的樣版,換句話說就是報喜不報憂,維持共產政府的顏面而己。因為沒有批評所以沒有改進的動力,所以停滯不前進,要不是前蘇聯出現一位比較開明的領導人---哥巴喬夫,蘇聯至今也不會有很大的改進,今天的北韓和古巴就是一個實例。如今回想在蘇聯政府瓦解以後,各國人民可以自由赴莫斯科等大城市觀光,但是帶回來的信息都說他們為什麼那樣窮苦,生活非常艱難,不像是一個超級強國具有毀滅世界能力的大國,同樣的情形在中國也相差不多。如今改革開放20多年以後,現在到處欣欣向榮,可見一個錯誤想法,如何的影響政策又聯帶的影響民生了。

 

我們再談孫中山先生希望如何達到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的目的。在他的民生主義第二講提到自興中會以來就主張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兩項方法。他主張的平均地權有兩項手段,第一是實行耕者有其田,將地主控制的土地轉移給沒有土地產權的農民,這項措施大概都己表現在台灣實行的耕者有其田政策上,不再重覆,但是孫先生主張溫和及有補償和具有建設性的土地產權轉移,所以他選擇在民生主義的第一講,以人類演化理論首先批評馬克斯思想的錯誤,誤認社會的進步是因為爭鬥的結果,而孫先生認為社會的進步是因為互助的關係,今天的生態學己經証明孫先生對人類演化的看法是正確的,以後將特別討論這一觀點。因此主張用溫和手段進行平均地權的結果,在台灣的表現是地主和佃農雙方互利,原來沒有土地產權的佃農因為取得土地後而收入大增,又可自由選擇作物種類成為專業農戶,例如水果和花卉,他們在農業研究機構協助下發展迅速,很快令台灣成為農業大國,農業的產值和外銷值替國家的經濟發展奠下基礎,也使得當時的台灣政府以農養工政策生效,不到20年台灣的工業起飛成為東亞四小龍之首,南韓、新加坡和香港都在後跟進。此時的台灣農民不僅農產品賺錢,土地價值也高漲,因此在1990年代開放觀光以後,海外盛傳來自台灣的老太太們,在瑞士買鑽石錶以打論計,嚇壞瑞士人不知是何方神聖,有這麼多的現金和財富,這項傳聞代表人民的裕超出人們的想像。同一時期失去了部分土地的地主們雖然少了部分土地產權和收入,換來的是台灣四大公司的股票,在這一時期這些公司的股票價值也同樣飛漲,又因為經濟繁榮,陸續上市的公司股票更多造成股市繁榮,因此貝有現代經濟觀念的人們都成為今天台灣的名流世家,自然的也有一些人們不識手中的寶貝,將手中的股票早早轉讓,平白損失一次發財的機會。

另外孫中山先生演講平均權時也提到土地價值會因為都市發達而高漲的問題,他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漲價歸公,意思是說漲價的部分應該納稅以示公平。

 

都市發達以後,都市的地產價格上升是畢然現象,如今我們都很有經驗,按照孫先生的解釋,地產價格上升是因為都市的經濟發達所致,而都市發展也是全民努力的結果,意思是人人都有功勞和貢獻,因此房地產價格上升的利益不是一人努力的結果,所以應該納稅,利用納稅的功能平均分配給人民。他的這項漲價歸公的建議並非世界首創,因為早他十幾年(1913) 世界己有資產稅(Capital Gain Tax)的法律,規定資產獲利部分要納稅,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包括美歐和中國都有資產稅的規定,尤其是澳洲的資產稅和個人所得稅掛鉤,因此一般中等收入的人們的資產稅率己是50%左右,因為資產獲利的部分一半要納稅回歸政府,但是同樣的情形在中國卻只要繳納10%的資產稅是不成比例,而中國是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國家講求是公平,但是納稅則少了許多,真不知如何解釋了。此外除資產稅以外,所有的房地產買賣時,地方政府都要另外抽稅供地方發展,每年另有地價評估作為地價稅的依據,所以在國外而言例如澳洲,房地產的獲利部分己有比較公平的分配機能,所以孫先生提議的漲價歸公原則,以西方社會的標準並無不妥,而且他們行之有年,因為納稅而獲得的利益使用在各項社會建設,所以他們才有先進的社會建設,人民生活水準提高而享福。那些當初那些害怕孫先生的漲價歸公的人們,有很多移居海外,他們在國外擁有的房地產同樣的受到漲價歸公的結果,豈不好笑。所以今天的看法是孫先生講漲價歸公的時候,沒有更透徹一點說明他的想法,結果留下一句漲價歸公的口號,留給人們很大的想像空間,徒增許多困撓引起不必要的反對。台灣和其他的西方國家一樣,在都市地區都實施漲價歸公的政策,但是美其名為都市平均地權,也就是Capital Gain Tax (資產稅) ,各國稅率不同,有的僅7%,也有高如澳洲的50%以上,例如澳洲雪梨的房地產價格不斷升高,老年人將自己的古老房產換現後,再搬到遍遠地區,剩下的錢足夠養老之用,他們並沒有受到漲價歸公的影響,這樣的趨勢還會繼續,新一代的地產主人同樣也會因地產獲利,因此人們懂得這樣的經濟原則以後,就不會去支持使用強迫手法去達到平均分配土地產權的結果。所以領導人的智慧高低,能不能看得遠,看得透,完全在一念之間。

遺憾的是在孫中山先生之後的兩位中國偉大領袖﹐一位是軍事家﹐凡事由軍事觀點衡量﹐而認為軍事第一﹐另一位是政治專家﹐對原來社會的一切都看不慣﹐而要求大力改革。然而在這兩位偉大領袖的四周﹐沒有一位企業家的好朋友﹐沒有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來獻策﹐這樣如何可將國家的經濟做好?

因此二戰以後的德日的經濟發展成功﹐很快的由廢墟中復興及復國﹐帶給世界上其他國家一項啟示﹐為什麼不向經濟領域發展﹐為什麼一定要在政治及軍事上與人比高低。因此台灣在尹仲容﹐李國鼎及陶聲洋等先生的主導下﹐與蔣老先生的觀念分開﹐也就是:軍事問題由蔣先生主導﹐經濟發展則由這一班懂經濟問題的科技人才來籌劃﹐跟隨日本的方法與步調發展經濟。所以台灣在二十至三十年內﹐同樣的有很大的成就。相對的﹐在1980年以前的中國大陸﹐還沉迷於社會改革及鬥爭﹐人民的生活環境仍然與過去千年來一般沒有改進﹐一貧如洗的情況依舊。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過去的蘇聯﹐當自由世界經濟膨渤之際﹐蘇聯集團人民的生活水準﹐落後西方有四十年之久﹐有許多地方的生活水平﹐實際上是停頓在帝俄時代。為什麼社會沒有進步?就是因為經濟沒有發揮力量﹐是因為執政的人們不懂經濟為何物﹐商業是何物﹗

因此孫先生主張以漲價歸公的方法來達到平均地權的目的,他的境界遠超過所有現代的偉人,當時的中國人若有醒覺,也不會陷入60年的大苦難,終究達到平均和平等的方法很多,強力和暴力是最無壞和無知的選擇.   待續



www.youtube.com/Thejamesyu123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zhi12&aid=38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