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值得敬佩的澳洲袍澤之情
2009/10/12 08:25:06瀏覽360|回應0|推薦2

值得敬佩的澳洲袍澤之情

澳洲的國家廣播公司 (ABC) 近來經常報導一則不尋常的考古事件,那是澳洲退伍軍人部在法國 Fromelles 地區一次世界大戰的古戰場,進行一項發掘陣亡軍人遺骸的工作。這個發生在 1916 年 7 月的 Fromelles 戰役,是澳洲遠征軍第一次和德軍作戰,澳洲第五師在德軍的機槍下,一天損失 5 千 5 百多人後敗退,雖然他們一度攻入德軍的壕溝陣地令德軍傷亡千餘人,但是戰史上仍將此役列為一次大敗仗。因為德軍的猛烈反攻,澳軍不得不留下大量的遺體撤退,後來的德軍在清掃戰場時將部分遺體集中葬在 Fromelles 村落外圍的一處亂葬崗,從此被人遺忘有 90 多年。一次大戰陣亡的澳洲軍人有 6 萬餘人,如今不知名或列為失蹤者尚有萬餘人。為此過去數十年來,澳洲政府不遺餘力的在各地尋找忠骸。這次在 Fromelles 的事件是由一位中學教師,也是業餘歷史學家, Lambis Engliezos, 經過十多年研究,多次親赴 Fromelles 地區實地考察,終於在 2007 年發現這塊亂葬崗,後來經由澳洲政府委請英國 Glasgow 大學考古系證實地下果然葬有數百具忠骸,其中除澳洲軍人外還有英軍,因此在 2008 年由英澳兩國出資,由澳洲負責挖掘工作取回忠骸,目前己收回忠骸 250 具,其中有的有遺物可辨認姓名,但是大部份均己無跡可循了,因此政府要求一戰失蹤的親屬們提供 DNA 樣品協助驗證工作,並且預備在 2010 年 Fromelles 戰役 94 週年紀念日,以全軍禮將這些忠骸下葬在鄰近新開壁的一處軍人公墓,還給這些陣亡將士們一項遲來的榮譽和感激。

然而,同樣的一件好事,早己發生在抗戰勝利後的中國,但是那個感人的故事,一直無人知曉,直到幾年前,當 「一寸河山一寸血」 影集問世以後,人們才知道,在抗日戰爭中最後的一次大硬仗 -- 衡陽保衛戰後的一年,也就是抗戰勝利的那一年,參加衡陽保衛戰的葛先才師長特別回到片瓦不存的衡陽,在殘骸中收集了第十軍陣亡將士的忠骸 3 千餘具,清洗後合葬在衡陽的一處山崗之上,但是在抗戰勝利後 50 年,製作小組重訪衡陽,卻連地點都找不到,沒有標示,沒有歷史遺跡,只能請問當地遺老略指一二而己。此情此景的確令人傷感不己,同樣的一件好事,卻有兩樣的情。令人心寒。

澳洲人在海外不斷的尋找忠骸,並且運回國內舉行國葬,是他們在越戰後訂下的政策,以前都追隨英國把陣亡將士埋葬在當地的軍人公墓,由國家派人管理公墓,但是這些陣亡將士們卻遠離親人和故鄉,很不合人情。於是在新政策下,最近他們將越戰失蹤 40 多年的最後兩位飛行員的遺體,終於在寮國山區尋獲,運回國內舉行國葬,這件事是他們的老同事們多年的努力,實現對袍澤的諾言,又在政府和商界支助下,經年屢月的不斷在中南半島尋找的結果,又如一年前他們終於在西澳外海 5 千公深的海底找到了二戰失蹤了 70 多年的雪梨號巡洋艦和無一生還的 6 百多名將士的遺骸,這又是數十年來,經過 5 次大規模探測行動的結果,如今他們將探測過程紀錄成電影和書本 (The Hunt for HMAS Sydney ( 光碟 ),The Search for Sydney ( 書 )) ,希望回收部分成本。而所有的這一切的行動都由政府和民間支持,這些行動不僅給了親屬們一個交代也解決歷史上的懸案。所以來自社會上陣亡將士親人和民間的壓力,迫使政府利用財力和政治外交的各種手段,在世界各地的古戰場協助老兵們回家鄉了。

老澳的這份情意非常感人。只是我們葛將軍那份更高超的袍澤情誼在先,而後人卻無情無義, 3 千多將士的忠骸埋身之處,連一牌紀念碑都不願保留,其情何堪,真有如兩個不同的世界。

今天想來,我們虧欠抗日將士們太多了, 2 百多萬將士陣亡, 1 千多萬將士流血流汗,如今知名者尚有有幾人。當時的敵人 -- 日本人,今天還不承認他們犯下了極惡的大罪,今天的中國政府又不承認國軍的戰績。因此每次我走進澳洲聯邦銀行大廈 (Commomwealth Bank) ,面對著整個內牆的榮譽榜,上面刻滿參加一二次大戰陣亡職員的名字,令我不勝唏噓,而每年紐澳軍團日 ( 軍人節 ) 看到追悼往事和遊行,也不禁的眼濕了,不是感激老澳的老兵們為世界和平的貢獻,而是為了我們的老兵們,他們不曾為自己的貢獻感到驕傲而自責了。也為著喪生於戰火中的 2 千多萬同胞,和數千萬同胞承受了流離失所的痛苦,如今連紀念的儀式都沒有而感到喪氣。

今天兩岸的我們都不再憂愁生存和生活了,此時大概是我們在心靈上應該付出的時候,你認為如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zhi12&aid=339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