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兒童文學與文化產業
2008/07/29 23:02:41瀏覽1661|回應0|推薦5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們分別接到幾個外國駐台商務辦事處的詢問,需不需要協助認識該國的兒童文學作品?他們願意大力協助引進,像紐西蘭,七月初就找國內出版業座談,會後還請大家觀賞由同名少年小說『鯨騎士』改編的電影。

即便是版權銷售王國美國,在台協會商務辦事處也在六月時邀請出版社座談,表明有關美國的任何文化貿易,他們都願意協助。日前我們獲知東方出的一本書『雙鼠記』即將在年底改編成動畫上映,立即與AIT聯繫,請他們試著幫我們打聽相關細節,果然不到幾天,製作公司、台灣代理商等資訊通通出來了,甚至還幫我們安排了與台灣代理商的會面時間。

所以舉這兩個例子,是要印證「文化產業」在世界各國受重視的程度,尤其是自從「哈利波特」狂潮席捲過後、韓國傾全國之力大舉發展文化產業,更讓人不敢小覷這個領域。。「文化產業」完全改變過去生產製造的概念,整個產業鏈可以沒有任何實體,例如創意,既可以是資本、原料,更可以是產品。同時,文化產業也可以提高傳統產業的價值。像劉興欽的漫畫跟內灣地方觀光結合,便是很好的例子。

在台灣,提到出版文化產業最成功的例子,大家應該會想到幾米。除了書籍版權售出多國版權,他的圖像更衍申成為諸多產品,甚至成為一種品牌。這幾天,如果大家留意某家便利商店的活動,會發現這樣的標語:「把幾米的杯子帶回家。」他的書也改編成了多部電影,還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

去年底,東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雨果的秘密』,當初簽約時,這本書還未得美國凱迪特獎,但已經售出電影版權,所以原出版社提出的附帶條件是當電影拍攝完成,並且來台上映,我們得另支付作者一筆「電影權利金」,金額遠比書籍本身的預付款還高。這樣的版權條件設計,應該肇始於哈利波特的賣座延伸而來的行銷方法,建構一種新的交易型態。所以日後我們在看待一本書時,或許著眼的已經不再是書籍本身,而是需要作全方位的考量和評估。不過,這個前提是作品本身要具備發展的水準,然後才有辦法走出去或做多元的應用,因為只依賴台灣的市場,而台灣的出版社都屬中小企業,甚至不乏一人公司,其實是沒有多餘的財力和人力去負擔這一切。前兩天報載,文建會準備重新評估文化產業的價值,方便業者向銀行融資貸款,或許這也是一項利多。

如果就出版文化產業這個層面來看,童書因為文化隔閡少、加上有圖畫當媒介,我認為走出去的機會遠比成人書高,尤其是經過將近二十年的薰陶培養,台灣的圖畫書已經慢慢在世界童書舞台嶄露頭角。接下來接棒的,很可能是這兩年在童書市場發光發熱的橋梁書,因為這類書篇幅短,以童話或生活故事為題材,是國內作家比較容易掌握和發揮的長度,而且也有發表管道,加上依然有大量插圖,可以直接憑圖像打動國外讀者。像去年我們新規劃的一條書系123到台灣,去年底就已經有了售出韓國版權的佳績。

台灣兒童文學市場受限於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始終經營得非常辛苦,如何讓作品走出去,是我們在企劃書系時就得考慮清楚的。昨天林良老師說作品要走出去還有一條艱難的路要走,我在台下就一直在思索可以怎麼做。因為這兩年常有應用外文系的老師利用翻譯課,寄來學生共同完成的國外作家作品詢問我們的出版意願,相對的,他們的中翻英課程,有沒有可能挑選台灣的童書來翻譯,發揮產學合作的功效?如此一來,一本書總比只有簡單的英文簡介強多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全球中文熱,懂得中文的國外人士越來越多,以我們的經驗,現今國外幾家大出版社的版權人員幾乎都聘有說中文的人才。東方銷售韓國的版權書籍,就完全沒有英文說明和翻譯。其次,隨著科技進步,銷售版權已經不用等待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或寄送樣書,編製完成的書可以轉成低階的PDF檔,將新書訊息更迅速送達合作夥伴手中。

文化產業的關鍵在於創意,平心而論,台灣的兒童文學無論在作品深度或編輯手法,距離國際水準還有一段距離,但如果就華文市場做比較,整體的細膩度還是略勝一籌。所以也許我們先不好高騖遠,先把握這樣的優勢,把目標放在華文市場,再慢慢擴大範圍,或許這才是台灣兒童文學面對文化產業的不二法門。

7/26兩岸兒童文學研討會發表全文)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tang&aid=209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