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鍾曉陽 著 停車暫借問—趙寧靜的傳奇 ---讀後摘要
2016/11/21 21:52:37瀏覽1173|回應3|推薦55
 

       鍾曉陽     停車暫借問趙寧靜的傳奇

 

趙寧靜傳奇是鍾曉陽于民國69(1980)17歲時隨母親回故鄉東北瀋陽探親後寫下的一位東北姑娘戀愛與婚姻的故事

  趙寧靜是東北一有錢人家的高中畢業女生,遇警報,躲防空洞認識了日本人

千重1945815日抗戰勝利,當時,雖然消息被扣下,但仍然起了動亂,見一個日本人殺一個日本人,千重必得回去日本。

  1946年初夏,母親表哥林宏烈帶兒子林爽然來,準備在撫順開綢緞莊,邀經營中藥行的熊柏年參股,姪兒熊應生,印尼華僑,瀋陽南滿醫院醫師,認識寧靜後,都追求寧靜,互不相讓。爽然的綢緞莊火災,寧靜答應與應生訂婚,爽然去了上海,寧靜隨應生及家人也去了上海,知道火燒綢緞莊與熊家有關,寧靜離開上海再回北平,八路軍開始鬧,官員逃走,地主避難,應生寫信求婚,寧靜回到上海,再去香港,五年後在香港遇到爽然,落難的兩人,還是分離。

鍾曉陽十七歲就寫了這樣的故事小說,不能不讓我對她有少年出英雄的感慨!

盛世之痕

2008停車暫借問新版後記,作者鍾曉陽應該是寫她的家世。

 *母親的母親---外婆是--旗人,女真族後裔,正黃旗燕囍堂劉氏(清朝三百年是滿  人漢化的歷程),世居瀋陽小東街,生於光緒21年屬馬,外婆從不過生日,大半輩子是典型的舊式婦女,燒一手好菜不輸御膳房,母親過著盛世豐年的好日子(平日吃食,過年禮俗寫得明白,值得參考)

*外公瀋陽小東門天佑堂郭家,中學上西洋學堂,有復旦大學政治系學位,是

張學良玩伴。不滿妻子纏腳,婚後離家12年才回家鄉,家道已中落,為子祠再娶小妾。以為抗日光復後有安樂日子過,卻又來了蘇聯大兵,蘇聯大兵走了,又來了國民軍,國民軍走了,八路軍又來了。為求自保,開始燒東西,書、照片、帳冊-----,感受到公審地主---捱打再槍斃的悲涼。

*外公、外婆對老佃戶好,又存一些金錠逐點花用,母親在撫順女中唸初二,上政治學習課,日子越來越苦,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等我畢業養他們,外公撿煤渣,解放小老婆,外婆生了怪病,吵著要和肉湯,是得了肺結核病。母親20歲考上瀋陽中國醫科大學,五年後畢業與同學父親一起分發到湖南衡陽醫學院工作,接外公、外婆奉養。經歷1959年初,大耀進開始,大煉鋼鐵、人民公社----

*父親來自印尼昆甸,在印尼華僑學校學國語,考上瀋陽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十四期,畢業那年與作者母親結婚並相階南行,帶兩個女兒到了香港。

*八路軍(共產黨、又稱解放軍)進撫順,老百姓躲在家中、學校停課,外公想過逃去北平或台灣,194810月長春解放,外公不果斷,一家人來不及逃,外公主動獻出東條街的房子給共產黨。

*本書講訴中國人的苦難,筆者以為其中要以東北人為最,像作者母親幾乎整個童年都在日本人統治下度過,在滿州國的大環境中長大,抗日勝利後,日本人回日本去,但有很多孤兒由東北人收養長大。母親生於1932年,溥儀登基建立大滿州帝國康德元年,父母親從不提偽滿之事,直到上小學,老師才告知是滿州國人。當時,有錢人去日本留學,但一般人日子越來越窮。

到十二歲八月十五日,鄉間小學班主任在黑板上寫:「中華民國萬歲!」老師鄭重道出:「我們是中國人。」母親始知有中國。

讀書感想:

  大中國真是地大物博,讀本書可以知道東北在民國時期的風土人情。我也覺得國家土地太大、人民太多,沒有強而有力的政府照顧、保護,是無法讓人民過好日子的,統一成大國一定好嗎?誰願意獨立誰獨立,只要是真獨立,不依附他國就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iajo&aid=82543042

 回應文章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連載
2016/12/13 00:55
記得這小說以前聯副有連載

李家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2 18:03

是的,人一生經歷過的事是無法忘記的,尤其是人為暴力的苦難!

現在年輕世代過著沒有經歷苦難記憶的幸福,讓人羨慕!

希望他們能不再經歷任何人類暴力的苦難!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苦難
2016/12/12 12:56

戰亂時代苦難故事說不盡,

只求享受的年輕世代很難體會苦難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