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17 21:22:18瀏覽1216|回應1|推薦41 | |
萬繩楠 著 忠貞救國 文天祥 摘錄
p.023 宋理宗以倡導理學為己任,對祖宗「守內虛外」的 專制之法,在他看來,無外憂不如有外憂,改革不 如亡國,理宗如此,宋朝皇帝大多數也是如此。 宋理宗在位40年。(是宋朝亡國主因) p.024 蒙古行省長官想投降宋朝,宋朝皇帝不允許,因此有 南宋的第二次民族危機。 p.026 忽必烈(元世祖)即位,行漢法。 p.027 文天祥誕生之年正值蒙軍入川、漢、兩淮。是第一次 民族危機。在蒙哥大遠征,帶給南宋第二次民族危機 之時,他中狀元(1256)。 P.039 宋理宗保祐三年「大比」,文天祥舉郡貢士、弟文壁同 舉。羨慕兩蘇,有詩:兩蘇清節乃真榮 為證。 p.044 文天祥中狀元四天後,因父親病逝與弟弟文碧奉柩南歸 三年,正值蒙古大汗欲亡南宋。蒙哥戰死,忽必烈北歸。 賈似道當權。 p.049 宋朝為強化君主專制制度,死守「守內虛外」方針,成 了宋朝內外危機的源頭,文天祥提出: 「今日之事,惟有略仿方鎮遺歸,分地立守,為可以舒禍!」 p.055 要求理宗除董宋臣等,再揆亥上皇帝書表現了他對壞人壞 事絕不妥協的精神。在上書要求政治改革,除去佞臣。 p.056 文天祥出任地方官自知瑞周開始。時年28歲,一年就有 成績。 p.058 景定五年十月,理宗死,度宗立,文天祥被召赴臨安。再 出任江西提刑,平反冤獄---- ,被罷官排擠出官場兩年。 p.061 罷官的兩年在家門外發現文山,經營數年後,再被度宗 啟用為「尚書左郎宮」赴臨安就職,不滿一個月,第二次 被排出官場,咸淳五年,江萬里任左丞相時被起用維寧國府 的知府。時年34歲。 p.064 寧國府極凋敝,名府壞到如此是君主專制制度的內在本質, 文天祥上奏度宗「別取郡計以補課額」,度宗批准,受到人 民感恩,因為他抱有「讀書臨民,正位今日行志。」 p.067 度宗咸淳六年受任軍器監、「以文天祥兼崇政殿說書」讓 文天祥得到一個伸張正義的機會。 p.070 賈似道的姐姐為理宗的貴妃,被擢為太常丞、軍器監,擅長 「守內虛外」之法,度宗登位,使盡花招奪權,文天祥被罷官。 p.074 咸淳六年七月文天祥罷官歸家,寫了: 「當年只為青山誤,直草君王一詔歸。」 p.075 咸淳六年八月蒙攻圍襄、樊。咸淳七年蒙古劍國號為「大元」。 p.076 樊城失守,襄陽降元。 被罷官回文山的文天祥寫詩:「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 p.079 文天祥老師、白鷺洲書院山長--歐陽守道--病逝。 p.079 咸淳九年正月再被任命-- 湖南提刑。夏天,文天祥到了長沙, 見到湖南安撫大史--江萬里,是最了解--文天祥的人。 湖南提刑任期八個月得:「惟使者使民不冤」的好評。 p. 083 咸淳九年冬調任贛州、知州,十個月後,起兵勤王。 p.085 文天祥用「不可以刑威懼,而可以義理動」治贛,以祖母生日 招待城中內外老人1390人。 p.090 南宋國策是「守內虛外」,忠勇如岳飛是要被處死刑的,投降才 合乎宋朝的要求。如果採納文天祥主張,發動百姓抗元,但宋朝 堅持祖宗之法,文天祥有志難伸。 p.113 文天祥與元軍在臨安血戰,陳宜中以「白太后降詔,以王師務宜 持重」為理由,不許背城一戰,持重就是想乞和、乞降。左丞相 留孟炎偷跑,右城相陳宜中請太皇太后「敕呂文煥,令通好罷兵」, 向元軍統帥伯顏稱臣求降。 p.115 杜滸「糾合四千人,欲救王室」,求見文天祥。 p.116 伯顏打來,文天祥、張世傑決定背水一戰,但右丞相陳宜中力主求 和不成而逃走,右丞相加到文天祥身上,人稱文丞相。 p.118 南宋有70萬大軍及賢才文天祥,不敢對抗20萬蒙古兵。宋朝亡國 全因三百年的「內在精神」與國策造成文天祥的失敗。 P.120 文天祥出使元營,見伯顏,與伯顏說是來商量,不是來投降。伯顏 扣住文天祥,同去的賈慶瑜回朝成右丞相。獻給伯顏宋朝太皇太后 稱臣的降書。各就車歸,伯顏留文天祥不遣。 p.142 文天祥計畫逃走,杜滸裝醉找船,共十二人,過七里江到達真州, 所見是「城外荒涼鬼也仇」,文天祥回到尚未淪陷的國土上。寫脫京 口十五難詩組一部英雄史詩。 P.152 與真州苗在成計畫北伐。受南朝李庭芝阻擋,文天祥十二人被詐出真 州,奔赴揚州西門,四人背叛逃走,剩八人同行,往高砂,被北騎發現 ,歷經萬難,只帶出五人與文天祥回到通州,活著回到南方,延長了南宋 的歷史。 p.173 文天祥的心就像指南針,永遠指著南方,誰也撥不轉,「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名句。 p.175 文天祥到永嘉,主戰派、妥協派互鬥,張世傑、陳宜中反對文天祥去廣 州去建同督府,只同意文天祥到南劍聚兵。 p.181 朝廷下令文天祥廣州同督府南移汀州。 p.182 文天祥在汀州遇到劉沐,作詩:「於自劍進汀,小村過清流來迎,不 圖此生復相見。」 p.184 與宋軍會師贛州,奪取吉州永豐縣。 p.184 張世傑擁兵自重挾持瑞宗與軍隊,往海上逃跑,棄守福安。江西失守 ,福建門戶大開,元軍得以長驅直入。 p.187 景炎元年11月14日端宗入海,南宋東南只靠文天祥支撐。 p.187 元將招降文天祥,回信宣布絕不投降,在沒州與母親及家人相聚。 整頓愛國新軍,「自梅初嶺」,直指江西,震驚坐在大都的元世祖。 是南宋以來從沒有的勝利形勢。 p.201 蒙古北元帥李恆(蒙古滅西夏德國主禮橫甘心為蒙古賣死)追趕文天祥 到空坑(盧陵縣境),空坑難後,文天祥身邊只剩一子二女。 p.207 文天祥收拾部隊,進入汀州,繼續戰鬥。景炎二年冬天屯兵於循州 的南嶺。 p.209 景炎三年四月端宗病死於碙川。五月文天祥才知道端宗死於碙川。 多次求見張世傑不得。 p.212 元世祖用金將後人張弘範並"見李恆同行",圖消滅文天祥余潮陽, 李恆由梅嶺襲廣州,當文天祥近江西時在"五坡嶺"被捕。因中途為 海盜陳懿出賣。文天祥轉戰萬里,獨撐東南達兩年六個月。 p.218 文天祥被捕時吞食毒藥--冰片,未死。張弘範挾持文天祥到崖山。 崖山在廣東南八十里大海中,在海中回想二十三年來的山河破碎、 身世飄搖寫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皇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皇恐攤在贛江上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p.221 元軍夾持文天祥於祥興二年,崖山海戰,張世傑墜水溺死,擁有 大船千艘的行朝徹底失敗,洋面上流屍漂血。 p.229 不以存亡而易愛國之心。這是文天祥愛國情操最高尚的地方。 P.231 文天祥離開廣州北去,開始七人,後剩劉榮一人,途中絕食八天, 中秋節經過健康,到燕京(元京大都)三年兩個月零九天的監獄生活 ,靠的是:「法天地之不息」的信念。 p.266 咸淳十年,趙顯四歲當皇帝,德祐二年降元,被元軍押送燕京。 封為瀛國公,三年後,元朝利用九歲兒童來說文天祥,文天祥一 見趙顯,便「北面拜號」,下文「乞回聖駕」。對勸降的元朝宰相 說:「亡國之人,要殺便殺,道甚由你不由你!」,十月初入牢獄, p.274 杜宗二子益、廣二王在浙東,可以擁之以與元軍周旋。 德祐嗣君(恭帝趙顯)非爾君耶?答曰:「德祐吾君也,不幸而失國 ,當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吾別立君,為宗廟社稷計,所以 為忠也。」 p.282 文天祥在監獄中三年,著作有正氣歌、指南後路、集杜詩、紀年錄。 當時文天祥是「翰墨滿燕市」。他的詩、字、聲音已流入燕人家庭, 深入燕人的心靈。期中,元世祖忽必烈用盡一切方法誘使文天祥降 元不得。 p.305 元朝「群臣」向元世祖推薦文天祥,文天祥回覆: 「諸君義同鮑叔,而天祥事異管仲。管仲不死,而功名顯於天下; 天祥不死,而盡棄其平生,遺臭於萬年,將焉用之?」拒絕當 元朝宰相,也拒食官廪。 p.308 元世祖親自招降 ------文天祥說「死則死耳,尚何言。」, p.310 文天祥就義前問何方為南方,他南向再拜說道:「臣報國至此矣!」 刑場寫完贊,擲筆欣然引頸受刑,得年四十有七。
文天祥 詩句 p.217 壯心欲填海, 苦膽為憂天 p.230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歸 p.282 南來冠不改,吾且任吾囚 p.287 但願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作者 萬繩楠 為大陸教育體制下成長的學者,在共產主義的 教條下長大,所以文章用語常有鬥爭一詞,以鬥爭來觀察人性。 異於台灣長大的民情。 台灣的學校教育,對文天祥一生只一句「正氣歌」帶過,閱讀本 書才知 文天祥一生忠於國家,主張法天不息,改革不息、社稷第一 的政治家,但是學校的歷史缺少詳盡、完善介紹,何以如此?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