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7 13:21:33瀏覽401|回應1|推薦9 | |
最近談到教育問題, 都會羨慕芬蘭的學校教育辦得成功, 芬蘭教育在世界的評比中,排名最佳, 很多國家派人前去取經,舉辦一場接一場的國際教育研討會, 芬蘭因為教育辦得好,世界各國前來辦研討會取經而"賺錢", 芬蘭人民因學校教育辦得好, 家長覺得住在芬蘭讓孩子得到最公平的教育,放心又幸福, 反觀,台灣自三十八年(1949)國民政府遷台以來, 就全力發展教育,普及教育, 台灣教育的普及可以說是世界之最, 大學生之多也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但為何台灣人一談到台灣的學校教育就搖頭嘆息? 很多人即使冒著妻離子散的危險, 也要把孩子送到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讀高中,讀大學, 這到底是是為什麼?為什麼台灣政府全力發展教育卻換來全民抱怨, 家長的怨尤,不信任,孩子不快樂, 雖然台灣近年來算是人才倍出, 但那功勞並沒有人把它算在台灣教育辦的好的功勞上, 為什麼台灣主管教育的官員, 學校校長,老師可以說是為教育辛苦的做到流涎, 但也被家長,學生嫌棄到不行, 原因是什麼? 原因是我們的中,小學教育與芬蘭學校教育的特色背道而馳! 在陳之華著作之”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一書中介紹的 芬蘭學校教育的特色是: 1,芬蘭在教育中確切的落實"平等", 落實"平等"是芬蘭社會共識中的共識,理念中的理念, 每一學生都有的"平等"的求知權力與教育機會, 大家確定"平等"是基本的價值, 芬蘭長期以來也確實履行了教育的真正平等, 2,各地學校都一樣,連北極圈內的學校都一樣, 芬蘭人認為基礎教育水準愈均等, 往後社會整體政策執行,與公民行為如選舉,議會等才會行之久遠, 3, 獨立授課的啟聰學校與一般中,小學合併, 心智緩慢學生與一般孩子在同一班級學習, 與"正常"孩子學習相同的課程進度與科目內容, 讓學生,老師,社會提早共同接受照料他們, 是一種身為人被視為平等的人所享有的福氣, 4, 芬蘭教育最大的弱點是無法為資質優異的學生 提供特別教學內容或特別製作的課程, 教育體系提供的是全體適用的資源分配, 但弱勢者優先, 資質好的學生靠自己自動學習與自我提升的能力, 5,學生上學的目的除了學習與功課之外, 主要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和實在的享有和建立教育所帶來的群己關, 6,學生到學校的目的就是上課,不會去搞一些有的,沒的活動和計劃, 7,非常具有個人主義,卻又互相瞭解認同, 8,多數老師會平實的盡力去帶好大多數的同學, 而不會逼少數學生去衝高單一科目的成績, 不需要創造出一個無法融入社會的天才, 要的是能與大家相處的人才, 9,教育應該是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優勢, 而不是要他們全部往一個模子裡去套,套不好就被迫放棄, 結語:為何芬蘭能?台灣不能? 台灣教育之所以沒有這些讓芬蘭教育好到獨冠全球的特色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沒有什麼大不同,只有簡單的一項, 就是比”高分”的高中,職聯合升學考試法, 也就是教改以前的”聯考”及教改以後的”學測”, 芬蘭沒有升學聯考,因為他們國土大,是台灣十倍, 學校不像台灣學校密集,家長不會選學校, 讓孩子越區就讀,造成現在台灣學校的城鄉差距, 學校之間沒有升學壓力,沒有學校與學校,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升學競爭, 所以學校,老師全心為學生的全人教育而教育, 不像台灣老師為學生的“升學”全力以赴, 所以,要讓台灣的老師回歸正規教育,尤其國中老師, 必先卸除國中校長,老師對學生升學所負的重擔, 就是實施筆者提出的“班級常態升學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