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重讀佛洛伊德》之〈不可思議之事〉(宋文里翻譯評註本)
2021/01/06 05:14:23瀏覽1628|回應0|推薦5
Excerpt:《重讀佛洛伊德》之不可思議之事(宋文里翻譯評註本)

什麼是量力而為?借閱這本書的當下其實是有些遲疑的,這個疑問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源自於個人知識淺薄的一種心虛。

勉強閱讀的結果,極可能就是斷章取義了,以本書收錄的最長的一篇文章不可思議之事〉,我想試著把最後一部分摘要出來,但一開始的破題翻譯以及查找字典之後的定義,是本文相當重要的概念,也就先摘要片段如下:

……
關於「不可思議之事」(the ‘uncanny’) 的題材就落在這樣的領域中。無疑的,這是有關於令人厭到害怕的東西——會激起的情緒就是驚恐;同樣可確定的乃是:此詞的用法並非經常有清晰的定義,因此它會和一般引起恐懼的用字混為一談。」

註:這個德文詞彙,(不加定冠詞時) 在本文中一律翻譯為「不可思議」(uncanny),其原文是 ‘unheimlich’,在字面上應相當於英文的 ‘unhomely’。但這個英文當然不能準確等於德文原文。
譯者補註:英文 ‘unhomely’ 譯成中文該是「不家常」,顯然對原文而言不可達意。至於史柴契選用的英譯名 uncanny,在字面上的中文翻譯也許該作「不可知」或「不妥貼」,但中文本身在本文的脈絡下應做些語意上的調整,由是之故,譯者認為「不可思議」才是更準確的譯法。
……

「在以上長長的摘錄之中,最能引起興趣的就在於 ‘heimlich’ 一詞的種種不同含意竟然展現出和它的相反詞 ‘unheimlich’ 同樣的意思。所謂的 Heimlich 就變成了 unheimlich。」

「於是,heimlich 這個字的意思是朝著模稜兩可的方向發展,直到它終於和它的相反詞 unheimlich巧會在一起。Unheimlich 或多或少就是 Heimlich 的亞種。」

倘若大家對這些書摘有興趣,就請鼓起勇氣來挑戰這本宋文里教授的精心迻譯、評註之作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212
重讀佛洛伊德
Freud is Back: Selected Freud Papers with New Translation
作者佛洛伊德
原文作者Sigmund Freud
譯者宋文里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8/05/17
語言繁體中文


Excerpt
不可思議之事

……
不可思議之事在文學中的描繪即在故事和想像的產品中實在值得我們另闢篇幅來討論。起碼它是比現實生活更豐饒的園地,因為它包含了後者的全部之外,還可包含真實生活中所沒有的東西。在受壓抑者與被超越者之間的對比不可能直接移調成小說中的不可思議之事而不受到刻意的修飾;因為在幻想的領域中,其效應所仰賴的內容並不須經過現實考驗。如此就會出現頗為弔詭的結果:首先,虛構作品有很多不算不可思議之事,即令發生在真實生活中也就不過如此;其次,小說故事中要創造不可思議效應的手段比起真實生活中要多得多。
想像的作家比起其他人來說可謂持有執照來選擇世界再現的方式,或者使用碰巧是我們在現實中熟悉的材料,或則選用離開現實的任何材料,看他的高興。我們接受他在各種狀況下的擺佈。譬如,在童話中,現實世界從一開頭就被拋到腦後,而泛靈信仰體系就會率直登場。願望的實現、秘密的力量、思想的萬能、死物的變活,也就是童話中所共有的全部因素,在此都發揮不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因為我們已經學會:感覺不可能平白冒出來,除非我們的判斷和已被「超越」的事態之間發生衝突,且早先已視為不可信的東西並非不可能發生;然而這個問題在童話世界的開始設定中就已被排除了。因此我們會看見,童話故事雖為我們對於不可思議之事的假設提供了許多矛盾,卻肯認了我們的命題之第一部分——即在虛構領域中的很多不算不可思議的東西,但若發生在真實生活中就會顯得不可思議。在這些故事中還有其他一些會製造不可思議之事的因素,我們在下文中還會再談談。
文學創作者還可選擇一種境遇,雖然比童話世界稍微少點想象,但仍和真實世界顯有差別,因為在其中先承認有超自然的精靈存在,譬如死者的鬼魂、魑魅等。只要這些存有留在詩意現實的設定中,這些角色就會喪失它們原可具有的不可思議性質。在但丁《地獄篇》中的靈魂,或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馬克白》、《凱撒》等劇作中的超自然顯靈,要說是夠灰暗、可怖,那準沒錯,但那都比不上荷馬史詩中生蹦活跳的諸神來得不那麼不可思議。我們在判斷中接受了作家丟給我們的想象現實;並把精靈鬼魂都當作和我們所生存的物質世界一樣具有存在的有效性。在此情況下,我們就避開了所有不可思議的跡象。
當作家假裝進入普通的世界時,狀況會立刻發生變化。在這情境下他也接受了真實生活中產生不可思議感的條件;每一種在現實中能發生的不可思議效應在他的故事裡也可以出現。但就在此狀況中他也可以讓此效應增加,其法就是把現實中的發生效應予以加倍,讓事實上很少發生或從未發生之事一一出現。在他這麼作時,他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把我們導入迷信的歧途,而對這些事態,我們原本應該早已超越過了才對;他的障眼法就是給我們承諾了正經八百的真實,但卻故意跨過此限。我們是以對於真實經驗的反應來反應他的發明;等到我們看穿他的把戲時,那已經太晚了,而作者早已經達成目的。但我必須補加一句:他的成功並非沒有摻水。我們留有一份不滿,一絲怨恨,用來抵制他的欺騙。我會注意及此,特別在我讀過席尼茲勒 (Schnitzler) 的《預言》(Die Weissagung) 以及類似的故事之後;在其中,作者都敢於逗弄超自然物。不過,作者還有另外一招,可用來避免我們的頑抗,同時又可增加他成功的機會。他可讓我們久久停留在黑暗中,不讓我們知道他在寫作時所預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或者他可以狡猾又聰朋的避免透露從此刻到結局的任何消息。但是,總而言之,對於我們的命題第二部分,我們仍獲得了肯認——亦即虛構作品比真實生活呈現出更多製造不可思議感的機會。
……

我們顯然沒能把故事創作者所特享的詩意證照予以吊銷,或竭盡其可能性,讓他們無從挑激或排除任何不可思議感。我們的生活主要仍是以被動接受的態度來面對真實經驗,並且也在物理環境的影響中主隨客便。但是講故事的人會用一種特別具有引導性的力量來使喚我們;他的手法足以把我們放進某種心情,好讓他能支配我們的情緒流動——在某處用堤防堵住,在別處讓水流通過,且他通常可以使用同樣的材料來引發各種效果。所有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且無疑是學美學的人長久以來用之不絕的手法。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5403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