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哥窟遊記---洞里薩湖的孩子們
2009/11/26 23:12:02瀏覽483|回應0|推薦5
之前去埃及時常常被孩子討糖吃,但因為沒有吃零食的習慣所以總只能給個抱歉的微笑。這次要去柬埔寨就想好要準備一些東西帶身上來換小孩子的笑容,才不會有小小遺憾。

但是糖果畢竟不是什麼很好的東西,給小孩吃糖常常為人所詬病。我想了想買了快三百支的三角形扁扁鉛筆,心想這種東西總沒壞處吧?但是姑娘我畢竟不是什麼好學生,看著鉛筆覺得真沒意思!所以又去寶雅買了一大袋的各種形狀的髮束,豆格格在綁的有兩顆小草莓或小球球的那種,要送給可愛的小女生。

我想像著小女生拿到漂亮髮飾的欣喜面容,自己先高興了起來。


***


到了柬埔寨,第一站是去看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那是柬埔寨最落後的地方。

水上人家分兩種,一種是住在水邊的高腳茅屋,一種是建在浮筒或小船上面的茅屋。因為洞里薩湖的面積會因季節而變化,所以依水而居的房子要跟著湖水搬搬遷遷,而水上的船屋因為在水量多的時候會過度搖晃所以也要移至比較靠近岸邊的地方。據說一年要搬個十次左右,幸好這些房子看起來都很輕,反正是茅草蓋的,裡面也沒有家具。

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所以才要依水而居)。沒有家具。有的甚至沒有門。空空蕩蕩的茅草下什麼也沒有,終於了解大野狼可以吹走茅屋還真不是童話。我們看到的洞里薩湖的湖水跟黃河差不多的混濁,但是居民從排泄到飲用都是這些湖水。我眼睜睜的看到一個孩子在湖中玩到一半捧水起來喝,那根本跟喝泥漿沒什兩樣啊。

洞里薩湖的小孩是我遇過最恐怖的。當我看到孩子準備要送鉛筆的時候,一大群就過來搶。大的永遠搶贏,我連堅持要給我前面一個小小孩都做不到,因為還是會在一團混亂中被搶了去。後來還有人直接抓我的手要把鉛筆整把搶走。

發鉛筆的第一站,結局是我嚇得逃之夭夭。

不是小孩的錯,是大人沒教。也許也不是大人的錯,是環境讓他們變成這個樣子。


***


除了洞里薩湖之外的孩子們就比較有禮貌了,拿了會合掌表示感謝。有的小孩比較奸詐,拿了藏到口袋裡又來跟妳說他沒有拿到。有的會講一點英文,說要幫他三歲的弟弟討一支再要幫他朋友討一支,後來還跟我要髮束說要給媽媽,也不知真的假的。有很老實的在我拿筆給他的時候從口袋掏出一支說我已經給過了。有光頭小弟也來討髮束,我比著他的光頭,大家都笑了起來,他拿起來套在手腕也高高興興飛奔而去。

因為我實在買太多了,卻沒有遇到那麼多的小孩,就一直背著,原以為又要把它們帶回台灣了,結果就在我們參觀的最後一個寺廟,很湊巧的旁邊就是一個小學,很多的孩子正好放學,所以我就站在路上發給每一個經過的孩子,發光光了,自己跟孩子們都好高興。

我站在路上等著孩子經過,覺得自己很像以前站在校門口發衛生棉試用品的小姐。


***


柬埔寨的很多小小孩都是裸體的。反正很熱應該是無所謂吧。孩子們個子很小,眼睛很漂亮。很多小孩子在賣明信片還是玩具,問導遊當地有沒有義務教育,說是有,也是九年,但是家長不送孩子去上學政府也不管,所以有些家長就推孩子出來賣東西或討錢。

看到賣東西的還好,反正要就買不買就送鉛筆還是髮束,他們的穿著都還算乾淨,神情看來也愉快。看到難過的是討錢的小孩,不能蔽體的髒兮兮破衣服,亂七八糟打結的頭髮,頂著烈日蹲在路邊一臉萎靡的神情,這時就會有一股衝動想要給錢,因為對我們來說的零頭對他們就是一筆財富了。

不過又會想到如果很多小孩出來討錢結果收入可觀,一定會有更多的家長逼迫原本要上學的孩子加入討錢的行列。這種要做與不做之間的矛盾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理智叫我不要做,但心理上卻無法忘記那些小小的身影。

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明明是去參觀吳哥窟,回來後整天回想的都不是寺廟的雄偉,而是殘留在心中那一點淡淡的酸。


什麼時候,他們那樣漂亮的眼睛,可以看到希望呢?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rkfairy&aid=35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