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8/24 13:31:02瀏覽917|回應0|推薦36 | |
離開維京古船博物館,趨車回到奥斯陸市區祭五臟廟。在一家叫作珍寶飯店的中餐廳享用了還算不錯的中餐。 用過午餐,已是下午兩點多,距離前往下一個旅遊點出發時間大約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空檔,算是一段不算長的自由活動時間。逛街當然是最佳選擇囉。 從餐廳往王宮的這條卡爾約翰斯大道(Karl Johan Avenue)應該是奥斯陸最熱鬧的大街了。 卡爾約翰斯大道(The Karl Johans Avenue)是以1818年到1844年治挪威的瑞典國王Swedish King Karl Johan命的名,也被叫作「Karl Johans Street」或「Karl Johans Gate」,是連結新歌劇院、奥斯陸中央車站到王宮的主要道路。沿著大道有店舖、有飯店、有國會、有音樂廳、公園、還有奥斯陸大學、王宮,轉個彎就可以到市政廳。這條街道想不重要大約也不太容易。也因為它的重要我們在奥斯陸市區內停留時都以它為巡禮場所。不過就像許多歐洲城市一樣,拜「歐盟」之賜,有越來越多所得及工作比較弱勢國家或地區的人民喜歡往高所得國家湧入,於是游民、扒手、讓治安多了些顧慮。於是導遊、領隊總不忘「恐嚇」一下團員,「注意安全」「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等等。或許也是過於謹慎,反而可能錯過了些重要活動,得與失之間總得交換嘛!誰叫我們身在異鄉呢? 走在大道上,人潮總是成為吸引人的所在。大飯店(The Grand Hotel)前接連兩天匯集的人潮確實讓人感到好奇,只是出門的時候,大人有交代「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再加上同行吳兄宣稱他的褲子口袋有被割破的痕跡(我總覺得那是在什麼地方鉤破的),於是大夥更真的極為小心的只在遠處觀看。如此那能滿足好奇寶寶的心呢?趕緊找個人問問吧。哦,原來是有某個歌手入住飯店,吸引了大批粉絲圍觀。第一天或許是剛到,飯店門口粉絲還不太多,到了第二天,門口大道已經是人潮汹湧了。 The Grand Hotel in Oslo除了能吸引粉絲群聚之外,它還是每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的指定下榻飯店。領過獎那天傍晚門前有晚會,得獎人還會從三樓陽台現身亮相和群眾打招呼,接受群眾的歡呼致意。這飯店的重要性就不言可喻的囉! 除此之外,飯店還會專門為諾貝爾頒獎期間的餐飲設計「和平獎菜單」,有趣吧?(特地把2011年的菜單列在本文末,請饕客們瞧瞧囉)。 The Grand Hotel in Oslo是一棟混合傳統和受限甚少的古典式樣的建築。從1874年開幕到現在已經有137年的歷史,飯店自誇的說「我們的訂房簿是一本極有價值的歷史文獻。」多麼豪氣啊。據說世界知名的Henrik Ibsen和Fridtjof Nansen等挪威名人更是將這裡當作第二個家呢!筆者才疏學淺,或許有朋友可以提示一下這二位是何許人也,感激不盡。 位在大飯店對面一棟雄偉建築就是挪威稱之為「Stortinget」的國會大廈了。是由挪威建築師Emil Victor Langlet設計,這一棟容納169位國會議員在這裡審議國政的大樓從1866年開始就成為挪威的政治中心。 從國會大廈往前,穿過一個小小公園,對面一棟建築就是國家戲劇院了。國家戲劇院(National Theatret)是挪威最有名的戲劇表演場所之一。這座戲劇院由建築師Henrik Bull設計,它落成後的首場演出是在西元1899年9月1日。1911年,Vilhelm Krag 接管後,成為劇院的黃金時期。但是私人型態經營的戲劇院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期間,面臨財務危機,挪威政府開始提供有限度的財務支援。 這座國家戲劇院最常上演易卜生(Ibsen)的劇本。不僅僅在劇院門口廣場上立有易卜生的銅像,就連戲劇院正面上層4根圓柱之間的牆面上從左到右依序寫著「Ibsen」「Holberg」「Bjornson」三位大師的大名呢! 沿著卡爾約翰斯大道往上走,右手邊用布幕圍起來的建築是奥斯陸大學的校舍,目前正在整修中。經過整修中的校舍,右邊一片綠意盎然,吸引了我們的腳步。公園裡面有不少人或坐、或臥,或行走其間,甚是愜意。走著、看著的,不遠處有兩位男士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還以為眼花,再仔細一瞧,沒眼花,為了不掃人興致,趕緊走出公園,回歸正道。 行腳至此,少了建築物遮蔽,又有些起風,大樹上的翅果被風一吹,就像是雪花一般的四處飛揚。大道兩旁種植的紫丁香又是那麼不害羞的招展著串串紫花。大道連接著一塊以小石子舖就的廣場,廣場上一座高台,上面立著一座國王騎著馬的銅像,再往後,一棟有著大門、立柱的建築,建築前還有衛兵站崗,挪威王宮到了。 挪威王宮是目前挪威國王真正居住和辦公的宮殿,雖然如此,每年夏天都會對外開放,只是入內必須跟隨著導覽參觀,不能脫隊。今年的開放時間據說是從6月23日到8月15日,我們來得早了,所以只能在外面看看,無法進入參觀。 1814到1818年,Bernadotte王朝的Charles III John成為太子,稍後,正式繼位為國王,成為The King Charles III John。1821年,他選擇了這個位於Christiania西邊、大道一端的地點興建王宮,他同時選了一位沒有經驗的丹麥建築師Linstow設計。Linstow計畫建一棟兩層樓,並有兩翼的建築,但從1825年奠基興建以後就不斷變更設計,於是建成了目前的模樣。 雖說這座王宮建於1824到1848年間,實際是the King Karl Johan於1825年10月奠的基,並於1849年7月26日啟用,第一位使用的國王則是The King Oscar I。 第一天逛過了重要景點,第二天下午再次回到市政廳,想重回海邊新歌劇院一遊。於是和內人沿著卡爾約翰斯大道往東走,Grand Hotel前面聚集的粉絲越來越多,幾乎讓大道車輛行走都有困難。原來全世界的追星一族都是一樣的。 在卡爾約翰斯大道的末端左手邊與大道平行道路的一處花卉市卉商場旁有一座規模不小的教堂,只是被週邊的交通幹線包圍,讓教堂有點不容易接近的感覺。看了一下地圖,原來是奥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 1694到1697年間建的這座Oslo Cathedral是奥斯陸主教區最主要的教堂,曾經在2006年整修,2010年4月18日重新開放。 從Oslo Cathedral繼續往前就是中央車站了。就像大都市的車站一樣,人潮夾著車潮,感覺上有點兒亂,看到這番吵雜的景象,再加上大人有交代「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於是繞道朝著我們的目的地—海邊的新歌劇院前進。到了歌劇院參觀的一段再前文已經敘述過了,就不再贅言。 離開新歌劇院,看看地圖,不走原路,順著與海岸線平行的Radhusgata路走來,想必可以快些回到市政大樓。只是一路行來,行人比起卡爾約翰斯大道要少得多了,感覺比較偏僻。 走這條路有個好處,因為行人較少,降低了「扒手就在你身邊」的顧慮,還會經過奥斯陸舊的市政大樓,可以憑弔和比較一下新舊市政廳的差異。 繼續往前就回到了市政廳大樓靠海港的一端。這裡也是個廣場,許多人在這裡悠哉遊哉的,除了偶爾急馳而過的自行車騎士外,這裡的人們顯得休閒多了。 坐在廣場旁的小冷飲攤前,花了5歐元買了一杯冰淇淋,看著人來人往,前面的諾貝爾和平中心前面一個修自行車攤位的服務人員忙著協助騎士們。夥伴們也打前方陸續回來,集合時間到了,再次進入市政廳大樓,這回不是參觀,而是回應自然的呼喚去也。 方便完畢,來到市政廳正門前馬路旁,發現了別說台北街頭未曾見到,就連世界許多大城市也是少見的物事。路邊停車格裡停放著一輛輛的小汽車,這有啥奇怪的?這當然不奇怪,怪的是這些小車不是從屁股後頭伸出長長的尾巴,就是從車頭探出長長的舌頭,再不就是油箱口連上一根長長的電線。 原來這些停車格是小汽車充電站啦!路旁一塊告示牌寫著大大的「P」字,其他的文字就只能揣摩了。 什麼時候台北街頭也能見到如此景象呢? 附錄: Grand Hotel的「NOBELMENU 2011」: Lightly smoked and cured reindeer Pan fried langoustine on a brandade of stock fish Aquavit sorbet Medallion of Red Deer filet pan fried King Oyster Mushrooms, smoked parsnip and sweet potato Coffee and milk chocolate mousse, coconut sorbet, coffee ganache Wines R de Ruinart Brut, France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