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昆卡也有吊腳樓
2016/07/23 13:14:41瀏覽741|回應0|推薦27

辭別了唐吉珂德,離開Consuegra小酒館,轉往東北方向前進。從ConsuegraCuenca大約是三個小時的旅程。
       位於Júcar河和Huécar河會流處的昆卡(Cuenca)是一座峽谷城市。在伊比利半島屬於羅馬帝國時,昆卡這個地方並無人居。西元714年,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佔領伊比利半島之後,發現昆卡這個地方居於兩河峽谷、地勢險要,具有戰略優勢。於是在被JúcarHuécar條河流切割的峽谷上建了堡壘,以及長一公里的城牆,取名Kunka。從那時候起,昆卡開始成為農業和紡織業重要城鎮。
        到了11世紀,北方天主教徒開始南下,逐步收復伊比利半島。1086年,Sagrajas戰役後,昆卡被塞維亞國王Al-Mu'tamid ibn Abbad佔領。1147年,Muhammad ibn Mardanis成為Cuenca, MurciaValencia國王。1177年,Alfonso VIII結束了穆斯林的統治,並為Cuenca贏得「Muy noble y muy leal (Very noble and very loyal)」美名。1183年,昆卡主教區成立。18世紀,紡織業衰退,昆卡沒落。在反拿破崙的獨立戰爭中,昆卡被摧毀。1874年,Third Carlist War戰爭期間,再度被毀。1902年,大教堂鐘塔倒塌,Vicente Lámperez重建了兩座新的塔樓。1996年,昆卡被UNESCO登錄世界遺產名錄。拜觀光之賜,基礎建設增加,昆卡再次繁榮。

 

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Parador de Cuenca,就是我們今天下榻的所在,也是西班牙之旅住的第二所國營飯店。
       昆卡國營飯店的前身是建於16世紀天主教道明會(Dominican Order)的聖保羅修道院(The convent of Saint Paul)19世紀,原屬於道明會的修道院被移交給Pauline Fathers,直到1975年修道院可能崩塌為止。1990年代,修道院整建後,成為Parador Nacional de Turismo所屬在昆卡的飯店。從這裡走過St Paul Bridge就能進入昆卡舊城區。

這所國營飯店雖然就位在峽谷邊上,但可能原來是修道院的緣故吧,房間幾乎沒有什麼視野,只能透過走道上的窗戶看到對岸的山上建築。據說從飯店旁的往返兩個小時的步道可以登上耶穌像所在的最高點,那裡是俯瞰昆卡的最佳位置,可惜我們逛了舊城區之後就沒有足夠時間上去瞧瞧。

Check-in之後,走過St Paul Bridge,我們要進城了。
       建於15331589年間的Bridge of Saint Paul(Puente de San Pablo),跨越Huecar's Gorge河谷,主要是為了連結老城區和St Paul修道院。原來的橋已經損毀,目前這座高40公尺、跨越峽谷、以木材和鋼鐵建造、僅供人行的橋樑,是1902年重建的。就像許許多多橋樑一樣,這座橋的鋼索上掛著串串銅鎖,想必是許願的人們留下的。據說許多橋樑都因為掛了太多的銅鎖,讓橋樑負荷加重,為了安全,每隔一陣子都得清理。只是鑰匙想必都找不到了,清理銅鎖還真得費番工夫呢!

站在橋頭,前方峭壁上矗立著幾棟建築,左手邊峭壁上是有名的懸空之屋(colgadas(Hanging Houses)。回過頭,後面山頂上矗立著一尊耶穌像。橋的左前方,臨著峭壁的建築就是我們下榻的國營飯店。順著河谷往左邊遠處望去,是老城區和遠山上的無線電塔。

過了橋,順著道路往左走,掛在懸崖峭壁上的建築是是昆卡的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標,那就是Casas Colgadas (Hanging Houses)Casas Colgadas在古早年代是昆卡居民常見的住屋型態。高懸在Huecar河谷峭壁上的Casas Colgadas是僅存建於15世紀的樣本。目前是一家飯店和Museum of Abstract Arts。此外,它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應該就是成為世界各地遊客留影的背景吧。
       從懸空屋下方城門進去就是老城區了。

昆卡位在JúcarHuécar兩條河會流的狹長峭壁上,現在的昆卡被這兩條河谷劃成了兩個區塊,目前我們所在的區域就是從8世紀以來就存在的老城區。老城區西南邊那一片比較廣大的區域就是新城區。顧名思義,老城區是歷史遺蹟比較多的區塊,新城區則是車站、聯外通路、公共設施比較齊全的所在。我們是觀光客,當然以老城區為重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