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隧道圈谷到峽灣
2012/02/16 08:33:29瀏覽847|回應1|推薦41

離開了The Chasm,米佛公路即將進入雪崩頻繁的地區,將一路直達Milford Sound,中途不會再有休息處所。這時候天氣越變越差,雨不斷的下著,車窗外一片迷迷濛濛,想看清楚風景都不容易,遑論拍照了。這段大約21公里的路程是受雪崩威脅的區域,車輛必須快速通過,不能停留。

但是,走著、走著的,車子忽然停了下來,天上不斷落著雨。透過迷濛的車窗外望,前面像是有些施工用的黃色警告標誌,有些工人及工具機來來回回的走著。原來我們已經來到往Milford Sound必經的Homer Tunnel了。這座隧道只容一車通行,所以往來都得遵守號誌。(註:為了顯示隧道兩頭的險和峻,只好從網路上找了幾張照片放在這兒,抱歉囉!)

Homer Tunnel這一由94號公路通往Milford Sound必經的公路隧道,從1954年開通到現在已經將近60年了。它穿過陡峭的分水嶺鞍部,由東邊的Eglinton Hollyford Rivers峽谷,貫通到西邊的Cleddau河流域,因此得以連接Milford Sound Te AnauQueenstown。隧道東端入口的高度大約是945公尺,經過1,207公尺長、坡度達10%一路下行到西端入口,隧道兩端的落差竟超過100多公尺。隧道除了在兩端入口處用混凝土保護之外,隧道內的壁面是原來的花崗石岩層,完全未經過修飾,因為能保有的原始的隧道態樣,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礫石隧道。

1889127日,William H. HomerGeorge Barber發現了這座陡峭分水嶺的鞍部,於是William H. Homer建議在這裡建一座可以方便進出Milford Sound的隧道。1935年時,由於各方需求,希望至少能有一條前往山脈東邊的通路,在經過Southland Progress LeagueJ. Cockburn游說之後,雖當時經濟大蕭條,但仍然開始了這條通路的建造工程。剛開始動工的時候,只能以肩挑和手推車方式動工。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他們必須在有半年沒有陽光照射到的山區生活,施工困難可想而知。在最初的十年裡,就有數名工人因雪崩致死。

由於環境的惡劣,包括岩石的結構,以及雪水溶化,經由岩石流入隧道(每個小時就可以抽出大約40,000公升的水),使得工程進行極為緩慢。1940年時,此一隧道基本上已經初步貫通,但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工程曾經停頓。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和延誤,隧道一直到1954年才算完全打通。到1996年,又在隧道內建了避車道。

由於此一隧道路況不佳,曾造成遊覽車被卡在隧道中,司機及遊客靠著車頭燈的指引,在充滿煙霧的隧道中摸索脫困,並造成幾位遊客吸入過多煙塵住院的不幸。為了改善隧道路況,2004年開始在隧道內裝設照明設備,並有拓寬為雙線車道的構想。或許未來至此交通會順暢許多。

過了Homer Tunnel,公路向下進入幾乎是三面環山的U型谷地Cleddan,溶解的雪水從山上流下,形成許許多多小小的瀑布。透過車窗,迷濛的雨霧中隱約可見黑色岩壁上一絲絲、一縷縷的水流,這也難怪這裡會被稱之為千瀑之谷了。不用多說,看了這一段山路的周遭環境就不難判斷這又是一段多雪崩路段。看看時間,現在還應該是正午時分,但一過隧道,天就好像被什麼遮住似的忽然暗了下來。既使當下是在陰雨天候,仍能感受到高而黑的陡峭山壁真的會遮住午後的陽光呢!這樣的地形,也難怪當初修築這座隧道的工人們要在缺少陽光直射的陰暗山谷工作的無奈。

Homer Tunnel一路下行,公路在極度彎曲的山谷中一步一步的接近峽灣。大約在1250左右,峽灣遊客中心前下了車。在大廳裡稍事休息,取了船票,登上峽灣之旅的觀光船。我們要在船上一邊用午餐,一邊欣賞峽灣風光。只是天氣實在不幫忙,這兒的天氣比一路行來時要差得多了,又是雨、又是風的,讓人只覺得一個「冷」字在心頭。

總聽人說,被紐西蘭一種小小的黑蚊子叮咬是可的經驗。但這黑蚊子是什麼模樣卻難得看清,因為它體型只有2~3mm這麼大。來到峽灣遊客中心算是稍稍解了點惑。因為一進大廳,牆面上就掛了幾張南島有名的Blackfly(或叫Sandfly)Bat-winged cannibal fly的照片和解說。

Bat-winged cannibal fly不僅在紐西蘭不常見,在全世界也是少見的品種,它常出現在山中的岩石上,藉由像蝙蝠一樣大的翅膀曬太陽取暖,一旦暖和了它會沿著溪流藉由吸取其他的昆蟲的體液維生。雖然米佛峽灣有它出沒的蹤跡,但它的生命循環是如何進行的卻仍是個謎。

另外一種惡名昭彰的Blackfly(或叫Sandfly)可就不太一樣了,這種小昆蟲只有雌性的會在交配後吸食哺乳類和蝙蝠的血液,以提供卵生長的養分。但由於這種蚊蟲在夜裡看不見,所以它們一般多在戶外,叮咬的高峰期則多發生在清晨光線開始增強或黃昏天色轉暗之前。清晨時活躍的多是剛從蛹裡孵化的年青蚊蟲,傍晚時分則是交配後要產卵的成蟲。

關於這種Sandfly 還有一則毛利傳說。就是當天父和地母的兒子Tuterakiwhanoa雕出了壯麗的米坲峽灣,生活在地底的死亡之神Hinenuitepo也被吸引。她為了避免人類看到這一片像天堂般的美景而不願離開,所以釋放了沙蠅Namu (Sandfly),希望人們不會因沉迷於美景而忘了離開。這也可能是為什麼被這種黑蠅叮咬之後會其癢無比的原因吧!

這種Sandfly最早出現於17735月庫克船長的日記。他在日記中如此寫道:

The most mischievous animal here is the small black sandfly which are exceeding numerous … wherever they light they cause a swelling and such intolerable itching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refrain from scratching and at last ends in ulcers like the small Pox.

了解這種昆蟲的厲害之後,我們該上船了,期望在往後的行程裡不要被這種黑蚊叮咬才好。



米佛峽灣賞鯨豚-->>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li l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同的感受
2012/02/17 14:23
在這種大自然的環境下
又有不同的感受!!
謝謝分享!!
讓我又去了一次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2-03-15 21:05 回覆:
繼續蒞臨觀賞哦!一定努力讓您多溫習一些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