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5 16:58:44瀏覽677|回應1|推薦29 | |
剝皮寮,是剝誰的皮呢? 樹皮?獸皮?或者竟然是....? 剝皮寮這個地名的由來,以目前資料來看,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幾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說清朝時,漢人來台,沿淡水河而上,在此聚居。艋舺當年是淡水河上游的木材集散地,因此木材曾經是艋舺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木材集中於此,將樹皮剝除是木材應用時的重要程序之一,所以就把這塊剝樹皮的地方叫作「剝皮藔」。 也有人說,台灣當年梅花鹿遍野,無論是中外人士對梅花鹿都有偏好,原住民獵鹿交換各重物資,鹿皮又成了重要出口產品。於是這裡就成了剝鹿皮的地方。 《臺北市志》的〈經濟志--工業〉第一章清代,第七項第五目製革篇上記載有關清代臺北的製革工業,文中提到:「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今三水街、廣州街一帶),北皮寮後有一池,稱北皮寮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手皮箱、枕、鼓等。」加上艋舺土治後街旁之泮牛池,主要為殺牛製革所在,因此有「剝皮」是指「剝獸皮」的說法。 以上說法除了台北市志應為後來的記述外,其餘都欠缺更具體的文字記載,因此都止於傳說。 剝皮藔地名有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稱為福皮藔,道光十八年(1838)至清末,這條街道則稱為福地藔街。因此,這裡應該叫作福皮藔似乎比較恰當。那為什麼又叫「剝皮寮」呢? 這就應該算到日據時代了,因為這裡在清代叫作福皮藔或福地藔街,「福皮」在日文中念作「ふくひ」,「福地」則念作「ふくち」,而「福」這個字的閩南語發音又和日文「北」(ほく)的發音相近。於是日本人就把這裡叫作「北皮寮」(ほくひりょう)。更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既然「福皮藔」已經成了「北皮寮」,這「北皮」的閩南語發音又與「剝皮」相近,於是就又成了現在的「剝皮寮」了。 所以,從地名發音的演進,目前剝皮寮地名該是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清代(起源) à福皮藔或福地藔 à日據時代 à北皮寮(ほくひりょう) à台灣光復後 à剝皮寮 至於為什麼這個地方在清代時叫作「福皮藔」或「福地藔」尚無考證可以明確說明。比較糟糕的是,目前許多資料及解說似乎都有意無意的避開或忽略清代的名稱才是此地有文獻記載的開端這一事實,而多偏重在日據時代以後的演變,曰:「因為日據時代叫作『北皮寮』,而『北皮』和閩南語發音『剝皮』相近,於是叫『剝皮寮』云云。」我想這才是我們的悲哀,如果這是去「中國化」造成的結果,就更是可悲了。 其實台灣的地名演化總有些不成文的軌跡可循,我們以下列幾個地名的源起即可看出些端倪: 花蓮:位在溪口入海處,在外海港灣又有黑潮由南向北流過,碰到溪口海岸,河水與黑潮形成的海浪衝擊形成「洄瀾狀」,漢人見此景緻乃將河港叫做「洄瀾港」。因為閩南語的「洄瀾」和「花蓮」發音相近,於是在清代就將之美化為「花蓮港」。 宜蘭:源自居住於宜蘭平原上的平埔族噶瑪蘭族(或稱蛤仔難族),清光緒元年在此設縣,就在『蘭』字上加上『宜』予美化。 淡水:原名「滬尾」。漁民為了捕魚,在河口或是近海處以石堆圈成圍牆狀的「滬」,海水漲潮時魚兒進入,退潮就留在滬內,而當初的淡水就位在這種石「滬」的尾端,於是叫作「滬尾」。此外,由於淡水臨季風的前緣,季風帶來的雨往往過了這裡就停了,所以也有人將「滬尾」視為閩南語的「雨尾」的轉音。 汐止:舊稱為「水返腳」,因為汐位在淡水河支流基隆上游,滿潮時,海水會從淡水河進入基隆河,一直到了這裡才停止,於是這裡就被叫作「水返腳」。民國九年(1920年)日據時代時,才改稱「汐止」。 大甲:以前是平埔族中的道卡斯(TAOKAS)族居往地區,漢人移入後,習慣以「道卡斯」稱呼這些平埔族。「道卡斯」與閩南語的「大甲」發音相近,因而轉成「大甲」。 萬華:舊名艋舺,亦作「蟒甲」、「文甲」、「莽葛」,為凱達喀蘭族語Moungar 之音譯,意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之地。也有人說是因為當年貿易鼎盛,大、小船隻雲集,所以叫作「艋舺」。但無論如何艋舺的名稱都和「船」脫不了關係。 從上面這些台灣地名形成的例子來看,剝皮寮地名的形成應該有其背景,清代為何將此地稱之為「福皮藔」和「福地藔」,從文字上確實看不出所以然來,無法了解地名真正的源頭,前面各種說法及演進或許都是可以揣測的方向。只是期望以後的解說或文字說明不要再只是刻意強化日據時代的名稱,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清代的「福皮藔」和「福地藔」才是有文字記載最早名稱起源吧!畢竟我們才是世代居住於此,日本人只不過是這塊土地上的過客啊! 艋舺有個剝皮寮(2之2)-->>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