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3/19 16:01:58瀏覽1450|回應1|推薦39 | |
總說聖托里尼是葡萄酒產地,雖然在Megalochori村落中見識過老酒窖,還住在老酒窖改成的Vedema渡假村裡,更在渡假村的酒窖裡見識了當地葡萄酒。但總像只是浮雲飄過一樣的不紮實。 離開聖托里尼的前一天在Megalochori村落裡遊走了一個下午,傍晚又坐上車,這一回真的要去一家酒莊餐廳吃晚餐了。 Artemis Karamolegos Winery餐廳坐落在Pyrgos山腳下,接近飛機場的路上。是一家有庭院、鮮花和草藥香味的酒窖餐廳。可以欣賞Monolithos和AVIS海灘全景,還能遠眺愛琴海中的Anafi島!
這家釀酒廠於1952年由祖父Artemis以傳統的釀酒技術建立。2004年,孫子Artemis Karamolegos投資新的生產設備,生產受保護的原產地(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PDO)葡萄酒,經過15年努力,已經成為聖托里尼第三大酒廠。
這天適逢滿月,隨著日頭西沈,邊用餐邊看著機場飛機起落,Anafi島逐漸鑽進愛琴海霧氣當中。天空清明,東方天際一輪圓月緩步上升,越來越圓,也越來越亮。前兩天看過落日餘暉,今天卻是明月相照。我們何其有幸。
回到Vedema渡假村睡了一覺,該是離開聖托里尼的日子。備妥行裝,來到新港附近山上的一座酒莊。不錯,又是酒莊,這回是Venetsanos酒莊。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在這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一覽Oia、Fira、大火山口和新港。在這裡也才能發現,原來從新港上來是多麼陡峭的懸崖,一彎之字形山路從山下蜿蜒而上,那就是我初來時曾走過的路。
酒莊是Venetsanos家族在1947年建立的傳統酒莊,也從那時候開始成為聖托里尼第一家企業化經營的酒莊。我們在這裡「品酒」。說「品酒」,其實有些慚愧,因為都不是善飲之人。品酒,也不過就是喝喝酒莊裡不同口味的葡萄酒,嚐嚐味道罷了。不過「品」過之後,還真有夥伴買了回去當伴手呢!
要離開聖托里尼了,想要再次留下身影,當然又是Fira。只是這回不從中心廣場進入,而是搭車到Fira的北緣,也就是來此必到的藍頂教堂。其實這兒,就是筆者昨天獨自走上來的地方。 來到這裡,一個視野甚佳的平台。有位街頭藝人正在拉著小提琴,聽那旋律還真熟悉,竟然裡面有幾首國語老歌。意外又意外,在這遠的地方,如此旋律進入耳際,雪娥和月秀兩人忍不住跟著旋律舞將起來。
在平台上,除了藍頂教堂之外,往北方望去,突出於岩壁上的Skaros城堡就在不算太遠的遠方,雖然沒能步行前往,在這兒看看也算勉強安慰一下了。不過看看它所在的位置就不難發現,在那兒應該才是完整瀏覽整個聖托里尼大火山口的最佳所在。
從這裡往市區走,就是聖約翰洗者教堂(St. John the Baptist Cathedral),再往前走到纜車站。一邊走,一邊看著海灣裡船來船往,一艘不算大的郵輪就停泊在火山口島之間的海面上。仔細瞧瞧,不正是那艘遊世界的郵輪和平號嗎?這艘在1983年由日本非政府組織及非營利組織成立的郵輪噸位不大,卻是以規劃環遊世界的行程聞名。去年一位朋友才搭這艘郵輪在海上航行了108天,繞行了地球一圈。也是巧合,竟然和我們在這兒隔海相逢。
在纜車站附近用過午餐,我們的聖托里尼之行就到了尾聲。不管你再怎麼想多看看、多走走,也都是下一回再見了。團體旅行泰半如此,受限於既定行程,按部就班的走景點,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彈性。 到機場,報到、登機,搭上往雅典的班機。聖托里尼,再會啦!
在機場看到告示頗為有趣。一般我們看到機場的班機告示,多半會是幾點幾分,往那裡的班機的第幾號班機,在第幾號登機門登機。可這兒的告示牌卻在班機號碼和目的地之下,寫著大大的「NON STOP」,難不成飛機也能像公車一樣設招呼站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